首页 理论教育 一带一路推动文化融合:产业特征探析

一带一路推动文化融合:产业特征探析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综合性高、关联性强的产业,文化产业的融合性特征更为突出,引起了学术界众多学者的关注和探讨。可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逐年增长,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整体呈现出高质、跨界、多元、融合、加速增长的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产业参与主体的融合性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增长。这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参与主体的融合性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带一路推动文化融合:产业特征探析

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融合”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词。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16],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一种常态。作为综合性高、关联性强的产业,文化产业的融合性特征更为突出,引起了学术界众多学者的关注和探讨。2014年4月,由光明日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办的“‘融合’的动力与路径——学习文化产业系列文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学术界专家和企业家共同研判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形势,把脉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并为未来融合发展建言献策[17]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文化产业的融合性发展对推进“一带一路”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据2017年9月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产业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0785 亿元[18],同比增加13.0%,占GDP 的4.14%,同比增加0.17 个百分比[19]。可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逐年增长,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整体呈现出高质、跨界、多元、融合、加速增长的态势。随着互联网数字文化产业兴起,顺应移动化、便捷化消费趋势日益凸显,2017年上半年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3397 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2.7%[20]。从传统到现代,从产品到服务,从指尖到心间,需求端文化消费的多样化个性化,为供给端的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21]。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5.4 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3874 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提高了3.8 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表明中国文化产业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发展逆势而上(见图6-1)。尽管文化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并不高,但发展速度快,文化产业正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22]

图6-1 2017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分类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鲁元珍)。

学术界有关文化产业融合研究也方兴未艾,但针对文化产业在“一带一路”对外传播中的融合性特征研究还较少,本文主要从对外传播角度分析当前文化产业的融合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产业参与主体的融合性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增长。据统计,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0785 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比同期GDP 名义增速高4.4 个百分点;占GDP 的比重为4.14%,比2015年提高0.17 个百分点(见图6-2)。文化产品生产创造的增加值为19655 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63.8%;文化相关产品生产创造的增加值为11130 亿元,比上年增长9.5%,占36.2%(见图6-3)。[23]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比重稳步上升。这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参与主体的融合性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奠定了重要基础。

图6-2 2012—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GDP 比重[24](www.xing528.com)

图6-3 2016年文化产品生产创造增加值占比[25]

在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和对外传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政府、企业、团体、个人和社会的多元融合传播格局。在政府的政策保障和宏观调控下,文化产业类国有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对促进文化产品的创新生产、文化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以及文化市场的开拓和传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26],是“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对外传播的重要担当者。根据文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底,上市文化企业数量达215 家,其中2016年新增15 家,占比6.98%[27]。从文化产品的创新生产层面看,除了国有大型企业的稳步发展,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正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和生力军。一些民营文化创意企业,如华谊兄弟、天舟文化、小马奔腾、华策影视万达院线等民营企业已开始做大做强,并成功进入资本市场。从文化产品科技创新层面看,需要企业与科研院所、智库机构等加强合作;从市场开拓和传播角度看,需要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组织、社会人士、专家学者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推进产学研用相互结合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和社会各界共享共赢的对外传播体系。

2.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的融合性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不再局限于以往固定的发展空间[28],呈现出跨平台、多领域的融合发展趋势。以往传统搭建的平台主要包括:一是政府方面搭建的各级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和公共技术平台,通过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展示、流通和消费交易,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二是建设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平台,发布信息、业务咨询、信贷服务、上市推荐、产权交易、补贴申报[29];还有加强人才交流和培训的文化创意人才交流平台,以及为文化创作和文化营销提供服务的文化创意产业中介服务平台等[30]。这些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多方面资源,特别是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休闲、对外贸易、工业制造等特色领域的融合,推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发展。

随着互联网信息通信水平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打破了以往相关产业和行业之间的固有界限,使文化产业在基于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基础上“跨界”融合发展趋势不断深入[31]。据统计,2017年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发展迅猛。2017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7%,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增速最快,2017年同比增长32.7%,较2016年增长4 个百分比,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7.7%[32]。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渗透和发展,文化产业领域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软件游戏、广播广告、旅游开发等方面都实现了与互联网技术和数字产业、通信信息的产业融合[33],使新兴的以数字为共同特征的数字产业成为新的发展态势,像移动消费、数字游戏、数字影视、数字绘画、数字教学等数字技术,对人们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掀起了一场融合媒介发展趋势。2016年12月19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5 个产值规模10 万亿元级的新支柱,并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100 万人以上”的发展目标。规划指出,以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文化创意与创新设计等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相关产业相互渗透。到2020年,形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格局,相关行业产值规模达到8 万亿元[34]。使文化创业的融合发展摆在战略性发展位置,并推动了数字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

3.文化产业内容的融合性

文化产业对外传播中既注重内部的融合,也关注外界的互通。从内部融合来看,主要包括文化产业的各要素之间,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旅游、休闲娱乐、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及其他辅助服务等[35]要素相互融合并加快转型升级;同时通过文化与创意、科技、市场、人才、信息、品牌等要素的集聚创新,催生了像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影视、移动消费、数字音乐、移动多媒体等众多新兴产业发展业态。

从外部互通来看,则是通过产业之间链条延伸和功能互补,推动文化产业与工业、农业、旅游业、制造业、信息、物流、房地产等产业的融合发展[36]。2016年12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以工信部联产业〔2016〕446 号印发《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凝聚发展工业文化的社会共识,整合工业文化各类资源,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培育和发展工业文化产业,建设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工业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发展工业文化产业,促进工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让工业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37]。“一带一路”作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黄金旅游之路,在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上具有重大潜力,它汇聚了世界上最精华的旅游资源,沿线分布着80%的世界文化遗产;涉及60 多个国家、44 亿多人口[38]。依据国家旅游局预计,“十三五”时期,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 亿人次中国游客、2000 亿美元中国游客旅游消费,同时将吸引沿线国家8500 万人次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 亿美元[39]。《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也指出,以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数字文化为重点领域,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根据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实施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中的合作,积极利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推介文化创意产品,推动动漫游戏产业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40],通过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丝路精神和文化价值、文化理念与文化产业的渗透[41],从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心相通、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