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发展,“一带一路”对外传播水平的不断提高,提升了我国的国家形象,并促进了对外传播事业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根据皮尤中心2017年 4月数据,美国民众对中国持正面看法的比率创五年来新高(47%);其中,千禧一代对中国的好感度(51%)远高于50 岁以上的人群(36%)[87]。2016年全球20个主要国家的受访民众对中国持正面看法的比率平均为43%,其中非洲、亚太地区和希腊、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的民众对中国持正面看法的比率都在均值以上。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带一路”对外传播在文化交流、深度理解、增进互信方面还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当前“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传播能力还存在很大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播内容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
“一带一路”的对外传播,既要传递“一带一路”的文化注解,更要传播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当前我们在对外传播中尚未深入挖掘“一带一路”所内蕴的 “和合”理念和丝路精神内涵。“一带一路”是对古老“丝绸之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需要从国内外的考古学、汉学、历史学、文化学、传播学等跨学科角度,深入挖掘“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的文化内涵。没有对“丝绸之路”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没有对“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的深刻分析[88],没有对五千年来中华文明蕴含的“和合”理念的阐释,就很难引起“一带一路”沿线民众的共情和理解,无法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就不能更好地表达清楚“一带一路”对古老丝绸之路的创新和建构性发展。显然,我们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尚存在很大不足。
另外,在“一带一路”对外传播中,尚未认识到主体创造性在“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一带一路”建设不仅需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而且为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与此同时,还要在人的精神文化领域形成崇尚创造精神的意识。它既构成了人的现代性的内在本质,同时也是构成现代文明深刻内涵的外在表征[89]。没有意识到主体创造性的重要地位,就无法调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参与积极性,无法实现“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实际效果。
2.传播受众的定位不够清晰
“一带一路”对外传播,需要充分了解受众的文化风俗、接受习惯和生活习俗、思想观念等,这是对外传播的基础和根本。只有充分认识到受众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才能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了解和接受中华文化和丝路精神。著名学者郑永年说过,如果一种文化要成为“软力量”, “这种文化必须能够让‘他者’信服、信任。如果‘他者,对这种文化不能信服,不能信任,那么便是没有软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他者’能够自愿接受这种文化。这是软力量的本质。[90]”因此,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目标受众对促进“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当前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联合国际著名调研平台Survey Sampling International(SSI),自2015年以来连续开展《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国调查,从中国文化符号认知与偏好、中国文化接触意愿与渠道、中国文化产品与文化活动偏好三个分主题进行数据调研,分析西方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看法。但是,目前我们还缺少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众的权威的民意调查研究项目[91],缺乏对“一带一路”沿线传播受众的清晰定位。而西方一些国家已经成功建立起传播软实力项目,例如:美国智库皮尤的“全球态度项目”(Pew Global),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对全球性议题的系列民意调查,甚至新兴国家也都开始出现类似的本土研究项目,以掌握各阶层、各年龄段的民众对于国际关系、他国形象意见的第一手数据[92]。在缺乏对传播受众的清晰定位情况下,尽管我们为“一带一路”对外传播投入了不少人力财力,但由于没有认识到传播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没有充分考虑他国受众的具体情况,很难使传播内容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受众的需求,因而无法提升“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质量,甚至造成沿线受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误解或误读。
3.传播方法不够创新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目标是建成和平、开放、创新、繁荣和文明之路,主要是创造一种有助于沿线国家和人民加强交流、沟通和合作的良好的国家和平环境,同时宣传代表人类共同利益的和平发展的先进理念和价值观体系,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互支持和互利共赢[93]。
因此,在“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中,首先要明确传播的目标和方向,然后运用针对性的方法展开传播。需要我们在传播方法上要注重针对性和多样化,在传播模式上更加灵活化和多元化,在传播手段上要注意先进化和差异化。而以往传统的“一带一路”文化传播模式基本上只是单方面的输出性宣传,忽视甚至无视传播受众的差异和特点。表现在传播方式上,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只是采用单方面说教式的传播方法,容易引起沿线传播受众的误解和不满,无法真正传播“一带一路”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理念;在传播内容上,仅仅关注本国化的价值观和思维理念,有关政治术语套话空话连篇,无法获得“一带一路”沿线受众的关注,甚至引起反感,无法实现应有的传播效应。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一带一路”的对外传播,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充满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印记[94];同时,由于“一带一路”沿线文化多样性宗教、语言、社会等纷繁复杂,使“一带一路”对外传播面临着众多困难和挑战。但作为致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循序渐进、开放包容的新时代全球化发展新理念,将紧紧抓住新时代发展新机遇,勇于应对挑战,以融和包容的胸怀和平等真诚的姿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95],促进中国人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注释】
[1]我国与86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百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新华网2017年12月22日.http://m.xinhuanet.com/2017-12/22/c_1122155143.htm.
[2]黄日涵.“‘一带一路’的外界误读与理性反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513.
[3]马冬丽,尚学南.基于语料库的“一带一路”新闻语篇词汇的对比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229.
[4]康庆山.脚踏实地穿越历史时空探寻粟特裔康氏迁徙及其聚落.http://blog.sina.com.
[5]康庆山.脚踏实地穿越历史时空探寻粟特裔康氏迁徙及其聚落.http://blog.sina.com.
[6]周新华.丝绸的前世今生[J].孔子学院.20110315.
[7]“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简介”.认可技术研究中心提供.http://www.ccai.cc/ywzq/rkjsyjzx/kygz/ydyl_jyjcrzfzzlyj/ydyljj/2015/01/847084.shtml.
[8]鲍志成.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概论[J].文化艺术研究.20151117.
[9]张亚光.“一带一路”:从历史到现实的逻辑[J].东南学术.20160501.
[10]冯承钧译:《西突厥史料》[C].中华书局 1958年版.第167 页.
[11]张亚光.‘一带一路’:从历史到现实的逻辑[J].东南学术.20160501.
[12]斯文·赫定:《丝绸之路》[C].江红、李佩娟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14、214 页.
[13]宗白华.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7 页.
[14]佘树声.丝绸之路:外层文化圈的建构——兼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历史特点[J].唐都学刊.19910702.
[15]西班牙舞蹈服装图片 丝绸之路的资料 .网络.http://bzrkz.com/vie .
[16]周阳敏.传统丝绸之路兴衰历史周期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71001.
[17]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参考周亭、王润珏主编.融合与创新:“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研究[C].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第2 页.
[18]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增订本.第29 页.
[19]乐黛云,李比雄.跨文化对话[C]第1 辑.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 页.
[20]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C].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6年1月.第53 页.
[21]周阳敏.传统丝绸之路兴衰历史周期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71001.
[22]高福顺.汉代丝绸之路的兴衰变迁与历史意义[J].人民论坛.2017年第14 期.
[23]王银田.丝绸之路与北魏平城.2012年中国世界古代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南开大学.2014年11月25日.
[24]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第3 页.
[25]鲍志成.跨文化视阈下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历史贡献[J].丝绸.20160120.
[26]叶文,耿占军.论西域乐舞对唐代长安乐舞艺术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905..
[27]罗希.唐代胡乐入华及审美问题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2.
[28]周亭,王润珏主编.融合与创新:“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研究[C].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第3 页.
[29]鲍志成.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概论[J].文化艺术研究.20151117.
[30]鲍志成.跨文化视阈下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历史贡献[J].丝绸.20160120.
[31]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C].北京文化出版公司.2018年.第25 页.
[32]葛剑雄.“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再现,而是一种创新.腾讯大家.20170511.http://dajia.qq.com/original/category/gjx20170511.html.
[33]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C].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6年1月.第82 页.
[34]荣新江.丝绸之路是一条活的道路[N].北京日报.20170508.
[35]荣新江.《兰亭序》在西域[J].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编《国学学刊》.2011年第1 期.第65-71 页.
[36]荣新江.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版.第5 页.
[37]周阳敏.传统丝绸之路兴衰历史周期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7年10月.
[38]周伟洲.丝绸之路大辞典[C].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39]贺茹.唐代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0401.第18 页.
[40]荣新江.丝绸之路是一条活的道路[N].北京日报.20170508.
[41](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1日.第7 页.
[42]季羡林.佛教十五题[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13 页.(www.xing528.com)
[4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8 页.
[44]魏德东.丝绸之路文化带[N].中国民族报.20130917.
[45]马娟.近十余年来国内元代色目人研究综述[J].西域研究.2002(1):96-102.
[46]鲍志成.跨文化视阈下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历史贡献[J].丝绸.20160120.
[47]佘树声.丝绸之路:外层文化圈的建构——兼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历史特点[J].唐都学刊.19910702.第1-8 页.
[48][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81 页.
[49]龙耘,潘晓婷.“新世界主义图景下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回应——2017年中国国际传播研究述评”[J].对外传播.20180115.
[50]欧盟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的原因与表现.网易新闻20170307.http://news.163.com/17/0224/13/CE1TMNP900 0187VE.html.张劲帆.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经贸实践.20180215.
[51]汤林森.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帝国主义[M].周越美译.陆扬、王毅《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6 页.
[52]陈文通.对“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71130.
[53]陈月星.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推动全球化是大势所趋.第一白银网.2017年9月30日.http://www.silver.org.cn/cjyw/20160930-35073.html.
[54]王孝松.特朗普的贸易政策立场及中美贸易发展前景展望[J].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2月.第53—55 页.
[55]苏旭辉.逆全球化中的亚洲经济风险[N].中国贸易报.20170307.
[56]政府工作报告传递2017 中国发展八大信号.来源:新华社新媒体专线(广州).20170305.http://news.163.com/17/0306/00/CEQ7N93U000187V5.html.
[57]“一带一路”是中国对“逆全球化”倾向开出的一剂良方,环球网,20170308.http://opinion.haiwainet.cn/n/2017/0308/c345437-30778140.html.
[58]王丽.“互联网+”时代“一带一路”文化传播模式探析[J].理论月刊.20171010.
[59]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 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7年 1月 17日.瑞士达沃斯.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1/18/c_1120331545.htm.
[60]关秀丽.“一带一路”与“逆全球化”[J].中国经贸导刊.2017年4月.第10—11 页.
[61]薛力.美国再平衡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5月.第56—73 页.
[62]王义桅.中美就“一带一路”开展合作是否可能?[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0415.
[63]王义桅.“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第106 页.
[64]刘光溪,刘弘毅.“一带一路”倡议与绿色发展[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70925.
[65]赵磊,白桦,刘波,齐福全.中国“一带一路”前期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与应用.“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官方网站,www.OBOR100.com.
[66]詹建兴.“一带一路”下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71001.
[67]周亭,王润珏主编.融合与创新:“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研究[C].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第11 页.
[68]辛红.“一带一路”64 国最新风险监测结果发布[N].法制日报.2015-08-24.
[69]董红光,刘勋.“一带一路”战略的挑战及重点应对策略探讨[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802.
[70]詹建兴.“一带一路”下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7.1001.
[71]李永全.丝路列国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9.
[72]刘晓.“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究[D].湘潭大学.2010425.第48 页.
[73]刘光溪,刘弘毅.“一带一路”倡议与绿色发展[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70925.
[74]赵磊,马静舒.如何讲好“一带一路”故事[J].对外传播.20160322.
[75]赵磊.“一带一路”中国的文明型崛起[M].中信出版集团.2015年10月第1 版.第82 页.
[76]李希光.“一带一路”的国家传播战略[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a3cd1b0102vl78.html,2015-04-11/2015-09-15.
[77]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420 页.
[78]李希光.建设“一带一路”上的文化强国——读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的五点思考.人民论坛网.http://news.cnr.cn/native/gd/20151106/t20151106_520417354.shtml.
[79][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第829 页.
[80]董红光,刘勋.“一带一路”战略的挑战及重点应对策略探讨[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802.
[81]祁伟.“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交流的策略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1120.
[82]祁伟.“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交流的策略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年第6 期.
[83]张天伟.非通用语种建设亟须全面布局[N].光明日报.2017年6月4日.第12 版.
[84]陈力丹,陶冉,赵媛媛.跨文化视角看中国对外政治传播实践——APEC 会议期间的习近平用语翻译分析[J].对外传播.2015(7):30-33.
[85]“一带一路”沿线宗教风险受关注,专家建议中方强调多元共生.来源:澎湃新闻网(上海).20161123.http://news.163.com/16/1123/15/C6ILNRJL000187VE.html.
[86]卓新平.“一带一路”上的宗教历史积淀与现实处境[J].中国宗教.20150620.
[87]史安斌,盛阳.“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传播的创新路径[J].新闻与写作.20170805.
[88]王丽.“互联网+”时代“一带一路”文化传播模式探析[J].理论月刊.20171010.
[89]古龙高,古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解析[J].大陆桥视野.20130915.http://www.lyg.gov.cn/ydyl/lygydyl30w/content/E113451CCF8F43CF8F8636A3B079EF1704.html.
[90]郑永年.真正的软实力不需要强行推销[J].领导文萃.20120623.
[91]董红光,刘勋.“一带一路”战略的挑战及重点应对策略探讨[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802.
[92]吴亮,史晨.一带一路:软实力有“巧渠道”[J].重庆与世界.20150907.
[93]王丽.“互联网+”时代“一带一路”文化传播模式探析[J].理论月刊.20171010.
[94]董红光,刘勋.“一带一路”战略的挑战及重点应对策略探讨[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802.
[95]詹建兴.“一带一路”下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71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