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合理念的历史演变及其对外文化传播研究

和合理念的历史演变及其对外文化传播研究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和合”理念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标准和理论指导。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合”理念贯穿于各个时代的各家各派的思想文化之中,并最终被普遍认同和接受。“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表示两口相接。正是在这种“和合”精神的指导下,中华文化不断创新,“和合”理念在融合中不断发展。

和合理念的历史演变及其对外文化传播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屋建瓴地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4]”这启迪我们,在推动“一带一路”发展中必须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植根于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精神理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不仅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英国哲学罗素曾指出:中国人发现了“能使整个世界幸福的人类生活方式[5]。 当前,我们正处于和谐发展的全球化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创新建设全球新型国家关系和国际秩序做出了重要努力。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和合”理念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标准和理论指导。黑格尔曾说:“民族精神的最高成就就是自知,不仅是直觉,而且是达到思想,即对于它自身明白的概念。这是它必须而且注定要去完成的;但这种完成同时便是它的解体。[6]”当前,“和合”理念已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还需要系统地加强研究、传承和弘扬,这对传播“和合”理念、增强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跨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合”理念贯穿于各个时代的各家各派的思想文化之中,并最终被普遍认同和接受。那么什么是“和合”?“和合”思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经过历史的演变成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黑格尔曾说:“逻辑是什么?逻辑无法预先说出,只有逻辑的全部研究才会把知道逻辑本身是什么这一点,摆出来作为它的结果和完成。[7]”因此,对“和合”理念的准确界定和深入研究,需要我们通过逐步探究“和合”思想的来龙去脉,通过考察和合思想的历史演变,才能对其进行较为客观全面的认识、分析和归纳。

1.争鸣中产生

第一阶段:“神人相合”。大量考古发现证实,虽然“和合”思想最早在《国语》文本中可以发现清晰的表述,但是作为“和合”观念的核心“天人合一”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8000年至距今5500年前后),并且在甲骨文金文中都发现了“和”“合”二字。“和”甲骨文为“龢”,本义为不同人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言论不同但却合拍的意思。《说文解字》解“和”为“和,相应也”,指不同事物之间相互配合,和谐一致。“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表示两口相接。引申为吻合、相合之意。到了殷周时期,“和”与“合”都是作为单一的概念分别使用,还没有连用的考据。《易经》中开始出现“和”字,主要意思是和谐、和善,还没有发现“合”字。在《尚书》中,“和”字与“合”字都开始出现,其中“和”主要是指对社会以及对人际关系中相关矛盾和冲突的处理;“合”字主要意思是指“相合”或“符合”等。有学者指出,在中国传统的哲学范畴中,“和”的运用更为广泛。“和”包含了“合”,“合”只有赋予了“和”的内涵后才能成为与“和”相近的哲学范畴[8]。这个时期的“和”“合”观念主要指原始的“神人相合”,强调天、地、人、神相通相应,意蕴万物有灵、神人以和。

第二阶段:“天人合一”。春秋时期,“和合”二字开始连用并举,正式构成一组词语和范畴。《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9]”这是国内最早的开始出现“和合”连用的文献记录。韦昭注:“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在这里,即是指把“父母兄弟子”五大主体加以商契教义并进行“和合”,这样百姓就可以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群星闪耀的时代,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局面,表现在“和合”思想中,即是不同思想学派的观点争鸣。从总体上来看,这个时期,人类开始把目光转向人自身,开始思考人的存在的问题,开始在天人之间思考人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问题,强调在“天人合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在《国语·郑语》中还记述了史伯关于和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10]”该观点指出阴阳和则万物生,不仅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还特别强调“同中存异”,指出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曾对此做过深刻研究,并指出:“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中国古人认为人生与天命最高贵最伟大之处,便在能把他们两者和合为一。[11]”并指出:“文化中发生冲突,只是一时之变,要求调和,乃是万世之常。[12]”并主张以此和合精神为指导,“使全世界人类文化融合为一,各民族和平并存,人文自然相互调适。[13]

因此,“和合”理念在先秦时期的争鸣中产生,蕴含“天人合一”思想的和合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思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14]。概括而言,“和合”思想,是指将不同的事物融合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各种要素的协调和融合中,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正是在这种“和合”精神的指导下,中华文化不断创新,“和合”理念在融合中不断发展。

2.融合中发展

自先秦至秦汉以来,“和合”概念得以普遍运用,儒家道家法家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论述“和合”的意义,使“和合”文化在融合中不断发展,并成为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重要范畴。(www.xing528.com)

第一,“和而不同”。儒家将“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强调无论是礼仪制度,还是安邦治国,乃至为人处世,都需要坚持以“和合”为基本价值标准。他的弟子有子曾云:“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5]荀子弘扬和合的观点,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和而下治”,“万物各得其和以生”[16]。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孔子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7],强调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协调合作,最终达到和谐与统一。可见,国与国之间、人与自然(天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还有人与人之间都可以用“和而不同”来分析和概括。因此,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鲜明体现了“和合”文化的内涵[18]。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传统和合思想强调“合一”,但“合一并不否认区别,合一是指对立的双方彼此又有密切相连不可分离的关系。[19]

第二,“和合致道”。《中庸》有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20]。提出要使天下之大本就是达道而和谐相处。道家创始人老子非常重视“和合”理念,他认为“和”是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和本质所在。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1]”老子认为道可以化生万物,因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22],阴阳相互作用、相互融合而形成宇宙的万事万物。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庄子也把“和合”作为万物的理想追求境界,他曾指出:“萧萧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23],并提出了“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24]的思想。可见,道家非常重视和合的价值,主张阴阳相合,和合致道,追求万物和谐发展。

第三,“融合发展”。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儒家强调“和而不同”的“仁和”,道家强调“阴阳相合”的“天人之和”,法家主张主从之和,管子重视蓄养之和。尽管先秦时期儒、道、墨、法各家虽对“和合”思想各有不同角度的阐述和分析,但他们对于“和合”融合统一的本质理解却是一致的,并促成了后来对这一理念的融合发展。《吕氏春秋》就是融合百家九流之说的产物。《吕氏春秋·有始览第一》指出:“天地和合,生之大经也;夫物合成,离而生,知合而成,知离知生,则天地平矣。”体现了思想文化的融合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天下统一社会趋势的共同追求[25]。为了适应“大一统”社会发展的需要,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他在《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中指出:“和者,天地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诚择其和者,以为大得天地之奉也。[26]”这也体现了董仲舒崇尚“和”的思想,并主要以儒家思想为本位,兼取道、法、阴阳五行说等各家思想[27],建构了一个融合百家学说的博大精深的儒学系统。也正是在这种“和合”文化精神的相互渗透,逐步促进各家思想的相互融合、变革与发展。

3.渗透中丰富

“和合”理念不仅得到各家学派的普遍认同,也得到道教佛教宗教文化的共同认可。首先体现在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方面。佛教强调因缘和合,认为人是由色、受、想、行、识五众因缘“和合”而产生,“五众和合因缘故名为人”,并建构了具有重要历史影响的重要佛教理论——因缘和合论,“诸法因缘和合生,故无有法;有法无故,名有法空。[28]” 道教《太平经》非常重视阴、阳、和三者合一,并指出:“无阳不生,无和不成,无阴不杀,此三者相须为一家,共成万二千物。[29]”不仅儒释道各自认同并宣讲“和合”思想,并且三者之间也相互吸收“和合”精华,经过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不断促进“和合”思想的持续发展和丰富。

其次,“和合致理”。宋明理学促进了“和合思想”继先秦以来的第二次发展高潮。宋明理学以儒家伦理为本位,吸取佛、道思辨哲学之长,鲜明体现了儒释道三教的“和合”,并建立起完整的理学(新儒学)的思想体系。理学家张载提出“民胞物与”[30]的思想,认为人与人是同胞手足的关系,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和合”理念精髓,并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

第三,人文精髓。明清以来,“和合”思想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通过中西碰撞和融合,逐步成为国家治理、人际交往和思想交流的重要人文精神和价值标准。从提出“大同社会”,到“天下为公”,直到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和理念,都体现了“和合”理念始终贯穿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各个时代中。习总书记曾说:“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31]”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和合”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的努力和奋争,从而使“和合”理念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观念,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精神支柱,体现了“和合”理念融合互动、博大包容、与时俱进的独特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