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hod 115:学会多重复
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后,各大学纷纷请他去做学术报告,爱因斯坦整天奔波于各个大学之间,十分疲劳。
有一次,爱因斯坦的司机说:“教授,你太累了,下次让我代你去做吧!我听了那么多次你的演讲,你讲的那些东西我都能背出来。”
爱因斯坦欣然同意:“好极了!下次就让你去,你扮作我,我扮作你的司机,坐在台下休息。”果然,司机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爱因斯坦暗暗佩服司机的记忆能力。
报告终于结束了。这时,一位教授向台上的“爱因斯坦”提出一个复杂的问题。“爱因斯坦”顿时傻了眼,但是,他灵机一动,对这位教授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的司机就可以回答您的问题。”他把坐在台下的真爱因斯坦叫上台来,代他回答了问题。真爱因斯坦从容地回答了这位教授的问题。这时候,学生们都惊叹地说:“想不到爱因斯坦博士的司机也如此有学问啊!”
重复是学习之母。不重复,记住的知识就会在遗忘率的支配下慢慢遗忘。明末清初有个思想家叫顾炎武,他有很强的记忆力,不仅能够背诵十三经,而且在天文、数学、历史、地理等各方面都有很强的造诣,知识十分渊博。其中,十三经是13种古书,一共有14 700多字,记这么多内容,他是怎么做到的呢?顾炎武的法宝就是重复。据《先生读书诀》这本书上记载:“亭林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三个月温理,余月用以知新。”这里的亭林就是顾炎武,说的就是顾炎武十三经都能背诵,但他每年都会花三个月时间来复习读过的书,其余的时间才是用来学习新的内容。可见,顾炎武之所以记忆很牢固,就是因为重复记忆。
在学习中,总有一些材料和内容是无意义、无联系的,例如数理化公式,对于这些材料就可采用机械重复的记忆方法,强迫自己去记住那些不易记住但是又必须记住的材料。
重复记忆的最大特点就是反复记忆,舍得下功夫。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在80多岁时,仍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的一百多位数。当人们问到他的记忆秘诀,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其实,重复不仅有巩固记忆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很多知识很枯燥,在刚学的时候总是掌握不住内在的联系,但是,每重复一次就可以把前后的内容串联起来,理解也就更透彻了。
重复记忆法需要一些技巧:
(1)要及时复习。(www.xing528.com)
心理学家认为,第一次复习要及时,当天学习的内容要当天复习,第二次复习也不要间隔太长时间。两次复习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30分钟,但应小于16小时。因为30分钟内就开始复习,会对大脑巩固原有记忆内容的生理过程形成干扰,反而不利于记忆效果;16小时以后再复习,则所记内容已经被遗忘得太多了,等于浪费了前面的精力。再往后,复习的时间间隔就可以长一些,每次复习用的时间也可以少一些。
(2)闭上眼睛回忆。
为了加深记忆,在读完一课或一本书以后,可以闭上眼睛,把一个个场景、数字或单词像放电影一样再现出来,以此来强化记忆。因为闭上眼睛可以断绝外界的种种视觉刺激,使思维高度集中。
(3)要多次重复。
“学而时习之”,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但是,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却不多。许多人往往温习过一两次,考完之后就不再过问。这样,时间一长,记忆的东西又忘得一干二净。
一般来说,多次重复最好这样进行:第一次复习,在学习知识后立即整理笔记,记住其要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这是保持记忆的最好方法。第二次复习,重新看一遍笔记,然后将要点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查阅相关的资料。第三次复习,一周后进行,并将新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的东西联系起来记忆。以后每隔一两周再重复一遍,这样,记忆效果必然很好。
(4)注意变化着重复。
多次复习往往容易使大脑疲劳,同样的东西在眼前多次出现,很难保持我们的注意。《天方夜谭》的译者理查·波顿爵士能流利地说27种语言,但他承认,他每次练习或研究某种语言绝不会超过15分钟,“因为,一超过15分钟,头脑就失去了对它的新鲜感”。
因此,首先,我们可以将学习对象变化一下,复习一章数学,可以再次背诵一下公式定律,看一看例题;也可以做些题目;也可以讲给别人听;还可以将这章的内容制成表格或画成图画。其二,我们还可以变换一下复习的方式,如要复习一篇课文,可以朗读、背诵;可以抄写、默写;可以听录音带、看影碟光盘;还可以做老师,将课文的要点讲给同学听。其三,我们还可以变换一下复习的内容。假设你要学英语:晚上学一课,第二天早晨复习一遍,接着第二天晚上在学新课文之前或之后再复习一遍。如果你除了学英语,同时还要学会计、代数、法律和地理,那就把你的学习时间分得短一点,例如半小时,以便换着学,并在学了第一遍之后能够尽早地复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