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hod 26:精细读书法
读书可分为精读泛读两种,需要“攻”的书一般指必须精读的书。所谓精读,就是精细、精确地去读。不但读懂字面义,还要读出潜台词与画外音。
怎样读书才能读出潜台词、画外音呢?朱熹的“剥笋式”读书法值得我们借鉴。他说:“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如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要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如此,则得书之真髓矣。”
作家金近特别注意读书时的方法。他说:“自己的知识太少了,要看的书很多,但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吸收能力也有限。这三个有限,有时候也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真像一个本领不高的渔夫,划着小船到大海里去捕鱼,不知道该从哪处下网好,也不知道该捕些什么鱼。如果抓得不恰当,就会一无所得。”
读书,是为了获得渊博的学识,但渊博的学识必须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之上。所以,读书人一定要打好基础。美国学者爱默生说:“屋基的阔度,决定尖顶的高度。”法国作家乔治桑也说过:“最巍峨的大厦,需要最深的地基。”这就是说,需要精读、攻读的书,不一定是处于尖端的深奥书籍,有些基础书,也需要攻读、熟读。(www.xing528.com)
精读,一定得认真思考。作家秦牧在《漫谈读书经验》一文中说:“光学习,不思考是不行的,一个缺乏胃液的胃袋难以消化食物,一个缺乏思考的脑袋,也难以消化从四面八方涌进来的知识,使它升华为智慧。”
思考,才能从读的书中获得新知识。德国学者普朗克说:“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常开动脑筋,多思多想,才能完成从已知到未知,从易到难这个学习过程,使自己不断提高。
学习新知识,读一本新书,如果勤于思考,必然会在书中发现疑问,提出一个一个的问题。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