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乡村宜居与乡村文明延续,推进农村人居人文环境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因地制宜开展人居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厕所革命”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举措,反映了党中央在优化农民生活方式和推进农村内涵发展方面的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统计数据显示,总书记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强调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确保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快编制村庄规划,推行以奖促治政策,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加强村内道路、供排水等公用设施的运行管护,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住户付费、村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相结合的管护经费保障制度。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抓紧把有历史文化等价值的传统村落和民居列入保护名录,切实加大投入和保护力度。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与保护,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以西部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安全管理,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因地制宜发展户用沼气和规模化沼气。在地震高风险区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又对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举措。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规划,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力。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搞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推进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继续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加快推进农村河塘综合整治,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整治,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加快改善村庄卫生状况。加强农村周边工业“三废”排放和城市生活垃圾堆放监管治理。完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扩大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试点范围,重点支持村内公益事业建设与管护。完善传统村落名录和开展传统民居调查,落实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规划。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示范。
有序推进村庄整治,切实防止违背农民意愿大规模撤并村庄、大拆大建。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努力建设农民幸福家园。科学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提升民居设计水平,强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以奖促治政策,扩大连片整治范围。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5年专项行动。采取城镇管网延伸、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等多种方式,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改厕。全面启动村庄绿化工程,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推广绿色建材,建设节能农房。开展农村宜居水环境建设,实施农村清洁河道行动,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发挥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作用,支持改善村内公共设施和人居环境。普遍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逐步把农村环境整治支出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给予差异化奖补,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探索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公司一体化建设运营机制。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选择适宜模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和改厕。开展城乡垃圾乱排乱放集中排查整治行动。实施农村新能源行动,推进光伏发电,逐步扩大农村电力、燃气和清洁型煤供给。加快修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大力推进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建筑设计下乡,开展田园建筑示范。深入开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工作,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完善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提高补助标准,集中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重点对象。开展农村地区枯井、河塘、饮用水、自建房、客运和校车等方面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推进光纤到村建设,加快实现4G网络农村全覆盖。推进建制村直接通邮。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创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实施重点文化惠民项目,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送地方戏活动。支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这都是近几年党中央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每年都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更加微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这个问题的高度关切。
第二,推进农村人文环境治理必须理解和重视乡土文化。社会的进步依赖于文化的传承。农村文化建设和社区治理的基础在于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乡土文化具有显著的乡土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根植于农业、农民、农村,广大农民群众智慧的沉淀与结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始终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社会矛盾的整合、社会建设的促进、社会价值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我国的传统乡村社会,乡土文化可以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村规民约、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从而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历史地看,乡土文化的构建兴衰与乡村治理成效及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基层社会治理面向的是乡土、是基层群众,传统的丧葬、春节、祭祀等乡土文化对于村民特别是离乡在外的民众来说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民俗节庆活动是传统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沟通村民感情、培育集体意识、提高自我治理能力的功能。乡土文化作为农业文化系统、农民文化主体、农村文化场域的整体范畴,对于乡村治理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继承、挖掘和弘扬传统乡土文化,培育社区精神和发展能力,夯实乡村治理丰富的人文环境基础。(www.xing528.com)
第三,推进农村人文环境治理必须解决好“三留守”和“空心村”问题。当前,中国农村的老人、妇女、儿童“三留守”现象和村庄空心化现象还比较突出。在“三留守”问题上,要健全“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如做好农村教学点撤并和老年人养老帮扶等工作。
第四,推进农村人文环境治理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农村文化发展。现阶段,由于我国农村存在“三留守”和“空心化”现象,农村地区传统文化发展显然弱于工业文化、信息文化等现代文化的发展。因此,农村社会治理必须正视农村文化发展的新变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农村文化发展,更好地引领和指导农民生产和生活,更好地满足农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需求。针对农村特点,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律意识,把普法作为农民培训的重点,鼓励农民学法、守法和依法维权,激发农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履行民主监督的热情,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人文环境和治理结构。要加大农村人文社会环境的治理力度,对黑网吧、赌博、迷信等活动要坚决取缔,根治农村精神污染对留守儿童的毒化。倡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富有乡土气息、讴歌农村时代变迁的优秀文艺作品,提供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加强农民诚信教育,倡导契约精神与科学精神。
第五,推进农村人文环境治理必须“呼唤”传统乡土文化回归。古代中国在长期的乡村治理中,形成了以追求社会和谐为目标、以官民共治为格局、以道德教化为手段、以乡土文化为立足点的治理文化。中国传统乡村是“熟人社会”,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以及地缘关系为纽带,世世代代在固定的地域从事相同的农业生产,与外界社会的沟通交往缺乏,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传统而独特的宗族治理模式和乡土文化。在传统社会,国家依赖于儒家道统思想和封建伦理纲常来是实现对社会统摄,并借助于士族大族和乡绅地主等本土化权威作为基层公共文化的组织主体,维护着传统的乡土秩序,实现乡土文化治理。我国开始进行农业社会主义的改造,代表国家意志的基层政权组织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农村社会组织,传统宗族治理的传统乡土文化遭受严重侵蚀。中国农村传统治理是乡土文化的治理。传承乡土文化,塑造法治精神,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既需要传统的乡土文化进行支撑、更需要强化并完善解决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法律机制。在乡村治理的背景下,各种自发的农村民间公益文化组织广泛成立,在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净化乡村风气、传承乡土文化、和谐乡民关系、增加农村服务的供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乡村治理的有生力量。要想促进农村民间公益文化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功能的发挥,就应在农村营造出继承传统文化的氛围,培养一批掌握传统文化资源的人才,将对乡土文化的学习纳入学生的学习课程中,从小培养他们对本村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农村传统文化类组织培养一批后继者。政府应认识到农村民间公益文化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社区凝聚功能、村民的组织化训练功能、活跃乡村文化生活功能、乡民领袖的能力成长功能、乡土文化的传承功能以及乡村的道德教化功能,为农村民间公益文化组织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努力使其成为乡村治理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提高乡村治理成效的关键在于乡土文化的重构,而家训是乡土文化的本色体现。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不断发扬传统家训中优秀的成分,使村民在文化认同中感受到乡土社会的自主性与自我管理的价值所在,充分发挥家训的道德教化功能,进一步构建农村道德共同体,凝聚起向上、崇善、爱美的强大正能量。
第六,推进农村人文环境治理必须实现乡土文化现代化转型。新常态下,纯粹的乡土中国已不复存在。当前,农村治理文化比较复杂,混杂了乡约与礼治的传统乡土文化、科学与法治的现代治理文化与大众媒体与城市文明的通俗文化。提升农村社区治理文化现代化水平,可从村民、社区、国家三层面共同推进。在“撤村并居”式新农村社区建设热潮中,很多乡土文化载体被毁,若新型城镇化以消灭乡土文化载体为代价,“乡土文化重构与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若村落是乡土社会农村社区治理的硬件组织,村落文化即是农村社区治理的软件系统。乡土文化为新农村社区治理文化现代化提供丰富养料。有学者指出,乡村主体结构的“空壳化”、价值伦理的“空心化”、乡土文化的“断裂化”、乡村治理的“灰色化”,意味着当前乡村社会的发展变迁是一种“异态”,要改变这种“异态”,还需要补齐乡村治理“短板”、加大乡村治理资源“输血”、培育乡村“新乡贤”及其文化、促进乡土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对接,进而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现代乡贤的培育和发展实质是重塑乡土文化并推动乡村善治。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我们要正确地对待乡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乡村治理现代化绝不是离开了乡土文化的空中楼阁。基于此,各级政府和一些知识分子发起乡土重建运动,其基本理念就是立足于乡土根基,通过启蒙民智,在农村推行农业生产、社会治理、文化教育的“现代化模式”,以挽救日渐破败的乡村社会。乡土文化中也有与当今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社会治理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适应的地方,在对传统乡土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的同时,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更高层次上的发展与创新,赋予乡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增强其生命力和适应力。从社会治理的角度,乡土文化既是一种农村文化形态,也是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丰富农民群众精神世界、陶冶农民群众情操的载体和途径。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下,我们既需要改变传统乡土文化的习性,又要应对当下的都市消费文化语境,重构“新乡土文化”的基本形态和价值体系,消除文化生态的异质性,真正从二元对立过渡到城乡一体,最终实现新型城镇人的文化蜕变与现代化转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