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寺碑》螭首方座,高292 厘米、宽93 厘米、厚27.5 厘米。碑阳额题“大唐京师道德寺故大禅师大法师之碑”,共16 字,篆书。碑文30 行,满行65字。无撰文者姓名,署吏部文林郎到范书。碑文没有明确的刻立时间。文中出现的最后纪年是唐显庆三年(658),因此一般认定其为唐显庆三年后刻。1950年于西安市西郊梁家庄出土。
隋唐时期是我国佛教发展的高峰期,作为当时国都的长安更是佛教文化传播的中心,是将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重要地点,因此城中寺庙林立,几乎覆盖了大多数的坊里。《道德寺碑》记述了隋唐长安城中一座重要的比丘尼寺院——道德寺的创建、迁移过程,以及该寺院三位曾经服务于皇室的比丘尼大德善惠、玄懿、十善的生平事迹,而此碑亦是迄今为止关于这座寺院的最可信也是最详尽的资料。
据碑文记载,尼善惠和玄懿均来自山东地区,乃当地知名大德。隋开皇十年(590),尼善惠和玄懿应诏来到长安,从此出入宫禁,活跃于后妃之中。开皇十二年(592),隋文帝赴泰山封禅,尼善惠一同前往,隋文帝在齐地下敕为她修建了天华寺。开皇十五年(595),隋文帝返京时,尼善惠又随驾入京,荣宠更甚以前。隋炀帝即位后,在大业元年(605)下诏命尼善惠、玄懿作为元德太子杨昭的戒师,并下敕在长安城的弘德里修建了道德寺。两位比丘尼卒后,丧事也由官方出资料理,可见荣宠之盛。唐贞观二十三年(649),道德寺原址改为崇圣宫,道德寺移往长安休祥坊,与隋元德太子杨昭为尼善惠、玄懿所立的慈和寺合并,仍名道德寺。唐玄宗先天二年(713),为昭成皇后追福,将道德寺改名为“昭成寺”。
道德寺碑(碑阳)拓片
道德寺碑(碑阴)(www.xing528.com)
道德寺碑(碑阴局部)
《道德寺碑》碑阴篆书题“道德阿弥陀像”。碑石上半部分开龛造像,为隋唐石窟造像常见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组合,采用浮雕形式。其构图安排巧妙、造像庄严生动、雕刻技法娴熟,是典型的唐代风格。下半部分为线刻尼善惠、玄懿及二十名弟子的写实线刻图像。每一个比丘尼的形象都恬静而矜持,神貌如生、衣饰写实,加上整齐划一的布局和姿势,使整个画面处在一种肃穆的宗教氛围之中。这些比丘尼就是碑文中所记载的来自齐境,追随尼善惠、玄懿入京的弟子,后以尼善惠、玄懿为首组成了道德寺尼僧教团。
这一方碑刻中包含的比丘尼信息如此丰富,是目前为止所发掘的碑刻资料中仅有的一例,为我们解读比丘尼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了重要的线索。《道德寺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道德寺碑(碑阳)拓片(局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