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芳碑》又名《司隶校尉京兆尹司马文预碑》,因出土时只存碑身上半截,且断为三块,通常也称《司马芳残碑》。碑为圆首,额上浮雕蟠螭纹,仅存上半段。碑残高98厘米,宽97厘米。碑额题“汉故司隶校尉京兆尹司马君之碑颂”,篆书。两面刻字。阳面碑文16行,行5~15字不等,隶书;碑阴上部有题名14行,下残存叙文18行,亦为隶书。该碑原立于汉长安城故地,1952年于西安市西大街与北广济街口被发掘,遂入藏西安碑林。
司马芳碑
司马芳碑(碑阳)拓片
司马芳,字文豫,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专家据《司马芳碑》碑阳残存的“君讳芳字文豫河内”“显考㑺以资望之重识”等文字,考订碑主司马芳即司马懿的父亲。在汉末至曹魏时,他曾任治书御史、洛阳令、司隶校尉京兆尹等职。(www.xing528.com)
司马芳碑(碑阴)拓片
关于此碑的年代,以往或曰东晋,或言西晋,莫衷一是。此碑的刻立者“宁远将军乐陵侯”系晋汝南王司马亮的六世孙司马准,其事迹附于《魏书·司马景之传》之中。司马准为东晋宗室成员,在刘宋取代东晋后降归北魏。此碑刻立于长安,而直到北魏神䴥三年(430)长安才始归北魏统治,因此司马准只能是在此之后刻的碑石。据《魏书》记载司马准卒于“兴光初”,而“兴光”年号只用了不到一年,所以其卒年应为兴光元年(454)。据此,《司马芳碑》的刻立年代大致在北魏神䴥三年长安归属北魏之后,至兴光元年司马准去世之前,即430年至454 年之间。
这方碑石的书法刚劲恣肆,书体在隶楷之间,即隶书转向楷书的一种过渡字体。其笔画锐头尖尾、结字欹侧灵动,别具一格。自出土以来,《司马芳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当作晋碑,书法被看作晋代的一种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书体。当重新考订其年代后,对其书法也相应地有了新的认识。《司马芳碑》这种楷隶兼具的书体,是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变革的新书风向保守的刻铭书体冲击的一种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