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太尉祠碑》是前秦冯翊护军郑能进为纪念邓艾所建立的,故全称《冯翊护军郑能进修邓太尉祠铭》,又因邓太尉为三国时期的魏将邓艾,故此碑亦称《邓艾祠碑》。碑呈圭形,尖首,方座,有穿,高170厘米、宽64厘米。此碑刻于前秦建元三年(367),原在陕西省蒲城县西头乡坡底村,即当年邓艾祠的所在地,旁边有邓艾的衣冠冢。1927 年,宋哲元有意将此碑运至西安碑林而未果。1972年终入藏西安碑林。
此碑碑阳文字已剥蚀殆尽,无法释读。幸故宫博物院藏有碑阳的旧拓,碑帖专家马子云先生整理故宫拓片时曾见过。碑阳额题4行,行4 字,尚有10 字可辨,即“魏故太尉邓公祠碑河□□□宜□□□”,还有残存的碑文10字。碑阴是郑能进于前秦建元三年重修邓艾祠时的题记及其属吏题名。题记居右,9行,行29字;属吏题名居左,分3列,第一列9人,第二列7人,第三列11人,共27人。书体均为隶书。这篇题记除了一句“太尉邓公祠张冯翊所造,岁久颓朽”之外,其余文字皆与邓艾无任何关系。这篇重修题记的史料价值在于它记述了当时冯翊护军所统辖的和戎、宁戎、鄜城、洛川和定阳五部,以及白羌、高凉和卢水等夷类十二胡的情况,为研究十六国时期、北朝时期各少数民族部族内迁关中地区的史实和相互关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而属吏题名则提供了这些少数部族内部的汉译姓氏。
邓太尉祠碑(www.xing528.com)
保存至今的前秦石刻甚少,目前仅知此碑与《广武将军碑》两通,因而它们又是十六国时期珍贵的书法资料。因此碑于清代才被发现,故在清代以后才见于金石著录。清代陆增祥在《八琼室金石补正》中评此碑说:“隶法略涉放纵,仍不失汉人矩矱。”其实,与其说它接近汉隶,还不如说它具有更多的魏晋隶书余绪。其笔头锐如折刀、翻挑明确、结体平整,可视为十六国时期正体隶书的典型代表。如“夫”字的第三笔,下端呈双燕尾形,与《东武侯王基碑》等比较接近;“十”字、“三”字之主要横笔,起笔向下呈三角形,收笔上挑成“燕尾”,动势大,带来活泼感;有些字的结体同《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又名《爨宝子碑》)有相近处。这些特点都反映了前秦时期无论南北都有的一些共同的时代特点。于右任先生曾作诗《广武将军碑复出土歌》云:“宇内苻秦碑,邓艾与广武。”
邓太尉祠碑拓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