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碑”,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释为“竖石也”。最初的碑本来只是一块无字的大石板,上端中间穿一个圆孔。古人在办丧事时,把石板直立在墓穴四角上,利用它扣牢粗大的绳索,慢慢把棺材放下去。此外,古代公卿大夫的家门口也常有直立着的用来系马的石头,也就是后世的拴马桩。宗庙祠堂前也常立石用来拴住祭祀用的牲畜。这些石头总名曰“碑”。大约到了西汉晚期,用来办丧事的这些石板直接被放在墓前,上面刻着记述死者姓名、官职、卒葬年月等的文字,不再撤除。到东汉时,这类刻于石板上的文词逐渐多了起来,它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墓主的名讳和生平家世,以及一些赞扬和悼念的颂辞。这样的石板,被称为墓碑。至此,碑的字义发生了改变——凡是刻有文字的石板才可称之为碑,不刻文字的反而不算碑了。此后,在墓前竖立墓碑的风气渐渐蔓延开来,愈演愈烈。
曹魏时期为了遏制东汉以来厚葬的习俗和私家立碑的风气,开始实行严格的禁碑政策,碑刻尤其是墓碑的数量较前骤减。西晋取代曹魏后实行了更为严厉的禁碑政策。晋武帝在咸宁四年(278)下诏重申碑禁。《宋书·礼二》载:“此石兽碑表,既私褒美,兴长虚伪,伤财害人,莫大于此。一禁断之。其犯者,虽会赦令,皆当毁坏。”晋武帝这道碑禁诏令比曹魏时还要严厉,外加西晋帝王一如曹操那样实行薄葬,甚至一度取消谒陵的祭礼,于是民间出现了一种变通的对策——人们把原来立在墓前的墓碑铭刻在小型的石碑上,埋入墓穴,以替代立于墓前的墓碑,这也是后来墓志的起源。只可惜西晋八王之乱后,宗室诸王互相猜忌残杀,拥兵自重的宗室往往擅自立碑,墓前竖碑之风又乘势而起,朝廷所下的碑禁诏令成为一纸空谈。
徐君夫人营洛墓碑(碑阳)
徐君夫人菅洛墓碑(碑阴)
《徐君夫人菅洛墓碑》刻于西晋永平元年(291),高59厘米、宽25厘米。圆首形的碑额内刻“晋待诏中郎将徐君夫人菅氏之墓碑”,隶书。碑阳11行刻正文,记述了徐夫人生卒年月及毕生懿德,碑阴7行刻颂辞,均为隶书。(www.xing528.com)
早期的碑,碑额和碑面是连在一起的整块石板。汉碑比较矮小。魏晋以后,碑的规模愈来愈高大。而到了唐代,碑的制作愈加精细,碑额和碑面用两块石板刻成后再予装配。这件《徐君夫人菅洛墓碑》的造型就是由汉碑蜕变而来的,其碑额和碑面浑然一体。碑额呈螭首半圆形,上有三条弧线碑晕,雕刻略显简括。西晋的碑刻极为罕见,因而这件墓志堪为中国墓葬习俗中地上墓碑向地下墓志过渡的代表性石刻,是一方见证了早期墓志形态的珍贵文物。
《徐君夫人菅洛墓碑》的书体仍系汉隶风格,但点画已不再恪守隶书严谨之风貌,横竖画里间作方笔,大小不一,字形长短不齐,显现出向魏碑楷书转化的趋势。
徐君夫人菅洛墓碑(碑阳)拓片
徐君夫人菅洛墓碑(碑阴)拓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