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即刊刻在石头上的经书,其内容大多为儒家经典。《熹平石经》因于东汉熹平四年(175)刊刻而得名。东汉末年,蔡邕等人为正定六经文字,奉诏以隶书一体写成《熹平石经》。《后汉书·蔡邕传》载:“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 、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石经内容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七种经书,计46石,共20余万字,刻成后立于洛阳太学讲堂之东侧。儒生们对这重新刻好的七块经文顶礼膜拜,奉为圭臬,前来观看、摹书的盛况可谓空前绝后。由此可见,刊刻石经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
《熹平石经》刻成的第二年即中平元年(184)便爆发了黄巾起义,中平六年(189)又发生董卓之乱,刚刚即位的汉献帝和他的朝廷,以及洛阳的百姓被迫西迁长安。洛阳城中,宫庙官府毁于大火,立于太学内的石经也遭到了破坏。晋室东迁后,石经的厄运也开始了。北魏初,相继担任洛州刺史的冯熙、常伯夫竟取太学石经做建筑材料。东魏武定四年(546),石经由洛阳迁往邺城,至河阳逢河岸崩塌,部分石经没入河中,至邺城时剩余石经不到一半多。北周大象元年(579)重修洛阳旧都,余下的石经又被运回洛阳。隋开皇六年(586),又将石经运至长安。待到唐贞观初年魏徵收集石经时,已十不存一了。《熹平石经》就这样在一次次的迁徙和人为破坏后毁失殆尽,仅存残石碎片。宋代以后陆续有残石出土。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熹平石经》残石共有9000余字,分别由上海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及“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收藏。
《熹平石经·周易》残石拓片
《熹平石经·周易》残石拓片 局部(www.xing528.com)
西安碑林珍藏的这件《熹平石经·周易》残石1929 年出土于河南洛阳汉魏太学旧址,后由于右任先生花重金从古董商手中买下,1938年同鸳鸯七志斋藏石一起捐赠给西安碑林。抗战期间该石经曾移藏陕西富平,1952年重新入藏西安碑林。这件残石高33.5 厘米、宽62 厘米。它两面刻字。正面余字28 行,有可识者246字,刻《周易·下经》中“家人”至“小过”二十六卦部分文字;背面余字20行,有可识者191字,刻《周易·系辞》下传及“文言”“说卦”两传部分文字。这块残石共得字437个,在当时出土的《熹平石经》残石中属存字较多者,其珍贵自不待言。
《熹平石经》的书法艺术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书者蔡邕功不可没。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郡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书法在当时最受推崇,他潜心写著的《九势》《笔论》和《篆书势》是我国最早的关于书法的论文。《熹平石经》是蔡邕流传至今的唯一真迹,在我国文字史和书法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