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标本保存与送检,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危险标签和运输登记表的贴法

标本保存与送检,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危险标签和运输登记表的贴法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标本转运箱外表面应贴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危险标签、运输登记表和放置方向标识。如果需要长途运输标本,应采用干冰等制冷方式进行保存,所有标本应尽可能人工递送,运输期间应保持标本平稳,避免剧烈震荡。打开标本转运箱瞬间喷雾消毒。核对无误的标本置于4℃冰箱内暂存。

标本保存与送检,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危险标签和运输登记表的贴法

患者待测样本采集完成后,需要尽快运送至临床实验室进行预处理和检测,有时还需要将样本运送至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或科研机构,以满足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的需求。为了保证后续检测工作准确可靠,并保护公众、运输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免于接触泄漏的传染性内容物,样本必须采取妥善的包装及运输,才能够将其损坏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的《人类动物医学诊断的实验室安全工作指南》,根据病原体健康人类或动物致病的严重程度将传染性物质分为A类和B类,如SARS-CoV-2的培养物或分离株属于能够导致健康人永久性残疾或致命性疾病的A类传染性物质,COVD-19确诊患者或疑似病例的标本属于B类生物物质,其包装和运输应满足UN3373的标准和要求。

(一)标本包装

所有标本应当放在大小适合的由玻璃、金属塑料等材料制成,要求耐冷冻、无菌、防水,采用可靠的防漏封口,如带螺旋盖内有垫圈(图3-41-a)的标本采集管里,确认拧紧密闭。容器外表面需用75%乙醇或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然后注明标本条码号、种类、姓名及采样日期。将密闭后的标本放入大小合适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标本(图3-41-b)。直立放置于有衬垫材料的辅助容器内,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的《有关COVD-19病毒感染被调查患者临床标本的收集、处理和测试的暂定准则》指出,根据当前版本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危险品规则》,如COVD-19疑似和确诊患者标本应作为UN3373B类生物物质进行包装和运输,30UN3373B类生物物质需要采用三层包装系统,由内到外分别为主容器、辅助容器和外包装(图3-42)。主容器即标本采集管,准备足够的吸收材料包裹装有液体标本的标本采集管,如果标本发生泄漏,可以被完全吸收。辅助容器可以是专用的SARSCoV-2标本转运桶、自封袋、塑料容器(如大体积的离心管、冻存盒)等(图3-41-c),要求结实、防水、防泄漏,采用航空运输时,辅助容器必须能够承受95kPa的压力且无泄漏,其作用是包装及保护主容器。多个主容器放在一个辅助容器内一起运输时,需放置隔离缓冲材料防止它们彼此接触。辅助容器外表面可以贴防水袋,其中应放入标本的相关信息(如标本数量危险性声明、送检者和接收者信息)。将辅助容器固定在外包装中,使用合适的缓冲材料进行固定,以避免运输过程中发生移位、破损。外包装必须是刚性的标本转运箱,在所有运输条件下均不会发生变形(图3-41-d)。标本转运箱外表面应贴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危险标签、运输登记表和放置方向标识。

图3-41 标本包装需要的材料

图3-42 三层包装系统示意图(www.xing528.com)

(二)标本送检

标本采集后室温放置不超过4h,应在2~4h内送到实验室。如果需要长途运输标本,应采用干冰等制冷方式进行保存,所有标本应尽可能人工递送,运输期间应保持标本平稳,避免剧烈震荡。标本运输人员应接受生物安全操作规范泄露消毒处理的培训,并且配备有工作服、防护帽、外科口罩手套。运输人员应携带酒精或含氯消毒液,以便在发生意外或紧急情况时及时处理,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包装运输,保存在标本保存管中的标本需要在2~8℃冷链条件下运输,如果发生了延误,可将标本在20℃或70℃条件下冷冻,并且采用干冰运输,整个运输过程需注意避免标本反复冻融。院内运输时,如果该医疗机构同时接诊一般患者,则转运容器需要有特殊标识。院外运输时,需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标本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计委令第45号)办理准运手续。如使用汽车运输,应有专用车辆,司机佩戴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如采用航空运输,因患者的各类标本具有潜在感染性,需符合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文件《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P1602分类包装要求。

(三)标本接收

实验室标本接收人员的个人防护应穿戴隔离衣、防护帽、N95口罩、乳胶手套。临床实验室应设立独立的区域用于接收标本,每天使用酒精或2000mg/L含氯消毒液对工作台面和地面至少进行1次消毒,同时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配备消毒剂和医疗垃圾桶,接收时首先确认外包装表面是否有特殊标识,若没有则拒收标本,标本运送人员和接收人员对标本进行双签收。打开标本转运箱瞬间喷雾消毒。取出辅助容器后首先确认无泄漏,然后在气流稳定的生物安全柜内打开辅助容器,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取出标本采集管,检查是否有破损、泄漏等现象,确认无误后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对表面进行喷洒和擦拭,然后直立放置于标本架上核对信息。核对无误的标本置于4℃冰箱内暂存。使用消毒液喷洒、擦拭辅助容器内外壁后将其从生物安全柜内取出,放置在移动紫外线灯下等待进一步消毒。标本接收期间任何一个步骤发现泄漏或破损,应立即使用蘸取5000~10000mg/L含氯消毒液的一次性吸水材料(如吸水纸、抹布、纱布等)覆盖并小心清除,不得继续检测操作。

(四)标本保存

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尽快进行检测,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0℃或-70℃以下保存,没有保存条件的,可暂时于-20℃保存;血清可4℃存放3d,-20℃以下可长期保存,应设立专库或专柜单独保存,并由专人管理,准确登记标本来源类型、数量、编号等信息,确保标本安全,严防丢失、泄露、被盗、被抢等事件。所有标本均应避免反复冻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