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我们讨论了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问题,下面我们介绍几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他(她)门都曾经是小学数学教师,而今已是国内,甚至于是国际上有着一定影响的知名人物。了解他(她)门成长的足迹,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马立平
马立平,女,1951年生于上海,现在是美国卡内基教学发展基金会研究员,小学数学独立研究者。她是六七届初中毕业生,离完成初二学业还有几个星期,“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69年她作为“知识青年”到江西山村插队落户。种了几年的田后,被指派到生成大队的民办小学当教师(后来还当了校长)。初任教师,感到困难重重,因此,她趁去上海探亲之际,去母校听优秀教师上课,拜师学艺。另外,到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借书,同时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当时“靠边”在家的刘佛年教授(刘佛年生于1914年,早年大学毕业后,曾经到伦敦大学、剑桥大学和巴黎大学游学,学习哲学和教育学。后来回到祖国,任教于西北联大、暨南大学等多所高校。新中国成立后,他参与筹建华东师范大学,当过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发表了高质量论文20多篇,编写了《教育学》《教育基础原理》等,在教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是博士生导师)。刘佛年教授给了她五条嘱咐:“一,要有主见,认准了正确的目标,便尽量努力去达到,不要怕别人议论讥笑;二,要多看书,多实践;三,为了能看到更好的书籍,是否可自学英语?我们翻译的教育名著不多,连卢梭的《爱弥尔》也译得不好;四,教育学的教科书,可以看,应该看,了解一下范畴,但主要是阅读教育家的名著;五,历史上的教育家,包括杜威、赫尔巴特、蒙台梭利,都有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应该予以重视和肯定。”这五条嘱咐对她影响很大。“文化大革命”后,她考取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1983年她硕士学业结束后去向刘佛年辞行,刘校长又跟她讲了一句至关重要的话:“厚积薄发,要板凳愿坐十年冷,毕业后五年不发表文章,能做到吗?”(马立平在硕士毕业后的六年时间里只发表了一篇文章。)马立平1989年到美国留学,1996年获得斯坦福大学课程设计专业教育学博士。此后,马立平曾做过斯坦福大学亚洲语言系讲师、卡内基教学发展基金会国际事务顾问、柏克莱加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等。2001年至2008年,马立平任卡内基教学发展基金会资深研究员。2006年,马立平接受美国联邦教育部长提名,以数学教育专家身份,进入美国总统的数学决策顾问团“National Mathematics Advisory Panel”。
1999年,马立平博士以她的博士学位论文为蓝本,出版了《小学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教学——中美教师对基础数学的理解》(Knowing and Teaching Elementary Mathematics:Teachers’Understanding of Fundamental Mathematic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一书,使她蜚声美国数学界和教育界。该书从四个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访谈问题出发,比较了中美小学数学教师在接受访谈时的不同表现。书中所列举的大量实例表明,参加研究的两国教师相比较,中国教师对自己所教的数学知识具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中国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从而使得他们的学生得到更为系统的数学训练。该书从一个侧面解释了美国学生在TIMSS中表现差强人意的原因,为美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有人说是拿美国人的钱,批评美国的数学教育,实际上她是冷静观察、认真思考之后,讲出了真话,她是走东西方结合的道路。该书问世以来,再版重印20余次,累计印数达8万余册,成为美国数学教育界难得一见的热门书。该书不仅有英文版,还有韩文版、西班牙文版、葡萄牙文版和中文版等。
(主要参考:程靖,马立平.伴随一位数学教育研究者成功之路的三个故事(马立平博士访谈录)[J].数学教学,2010(2):12-15.)
2.吴正宪
吴正宪,女,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全国小学数学会会长,课程组核心成员,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多年来,她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从“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方法”到“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步曲”,吴正宪创设了孩子们喜爱的数学课堂,她的数学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
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正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时,她踏上了教育的征程,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
20世纪80年代初期,她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始尝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验,提出了“在讨论对话中学习”“在操作活动中学习”等10种学习方法,总结了“假设”“转化”等10余种数学思维培训方法,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她将原来的“笔试”考试转化为“笔试+口试+操作”的形式,将“一次考试定论”转化为“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分数相结合”,对学生的超常思路、独创性的解决问题方法给予加分,一次没考好,还有二次重考的机会。这些改革实验,使她的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爱学、会学、善学的感人场面,学生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而且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实验获得了“北京市首届教育科研成功奖”。
1987年,她有幸聆听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张梅玲教授关于《儿童心理学与数学教育》的报告,使她对教育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先后学习了日本山内光哉教授编著的《学习与教育心理学》、林崇德教授的《智力发展与数学学习》、巴班斯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等,充实了她的理论修养。
在教学实践中,她总结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四步曲:
一是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新。课堂上她常常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在一个个问题串中燃起探究的欲望,营造一个探究问题的磁场,以问题为核心的探究的开始正是创新意识唤起之时。
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新。她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平等、民主的人际环境,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从而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三是使学生学会创新。教学中她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活动的经验积累;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方向思维的材料,搭建一个探究实践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www.xing528.com)
四是使学生爱创新。通过营造一个探究问题的磁场,搭建一个探究实践的平台,使学生在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的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循环。
2002年吴正宪调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入职谈话时,副院长张铁道博士提出了新的问题:“你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如何将这个经验变成可供一线教师借鉴的教学策略?怎样才能引领一线教师将优秀资源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吴正宪又开始由“师带徒”向团队研修转变,成立了“吴正宪小学数学工作站”,开始了教师团队研修。
吴正宪是教育部中小学数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参加了国际数学家大会,与著名数学家、院士同台进行专题论坛,曾赴英国做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与科学整合的主体交流,为韩国百名校长作中国数学课程改革的专题报告,带领北京小学数学教师团队应邀到日本介绍中国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并做观摩课。她作为一名教师,用自己对儿童和数学的热爱,创造了儿童喜爱的课堂,从中自己也收获了从事教师职业的幸福。她作为一名教研员,以自己对同行的热爱,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同时也拓展了自己的学习研究历程。
(主要参考:吴正宪:我就这样一路走来[J].人民教育,2010(19):53-56.)
3.邱学华
邱学华,男,1935年生,当过小学教师,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兼职教研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
他从1959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第一次参编《小学算术教学法讲义》开始,直到现在共计编著和主编了260多部著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约600篇。他的研究范围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尝试教学研究;二是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三是学生读物。
从《尝试教学法》到《尝试教学全书》共200多部专著,先从尝试教学法开始研究,到尝试教学理论研究,再到尝试学习理论研究,对推动尝试教学研究产生重大的作用,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尝试教学方法体系、尝试教学理论体系和尝试教学学习体系。其中《尝试教学法》一书,在1989年获全国首届“教育理论优秀著作奖”,“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在1999年荣获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50多年来,他也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方面的著作颇多,比如《新编小学数学备课指导》《小学数学尝试学习准备与测定》《中国小学数学四十年》《小学数学教学全书》《小学数学教学基本功训练》《小学数学教学法讲座》等。由于他出身小学教师,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写的东西贴近教师实际,教师喜欢看,许多书都是一版再版,多次印刷,总发行量有300多万册。
他的著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读物。因为他知道中国的小学生有两亿多,孩子们需要好书读,一本好书能影响多少孩子?!他了解到小学生对应用题有困难,因而编写了一本《解应用题的钥匙》,这本书受到小朋友的喜爱,十多年来连印了15次,总印量达到200万册。《数学信箱》《六年制小学数学课外读物》《数学大世界》《教你怎样想——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数学大王》等,都受到小朋友的欢迎。
由邱学华倡议,得到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全力支持的小学博物馆于2006年4月8日在万里国际小学建成开馆,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个小学数学博物馆。该馆为国家收集、保留了珍贵的小学数学教育资料,对促进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国际交流具有重大的意义。
以上只介绍了三位专家,还有很多的专家需要您去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