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型思想的含义
关于模型思想,《标准》的提法是:“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在小学阶段提出模型思想有以下理由:一是模型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二是模型思想与很多课程目标点相关(数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数学的联系、应用意识、学习态度等);三是模型思想本身就渗透于各课程内容领域之中,突出模型思想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四是模型思想的培养可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
(二)模型思想的培养
1.模型思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渗透和引导学生不断感悟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学段的要求,逐步渗透模型思想,让学生不断感悟。在第一学段,可以引导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从简单几何体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和从简单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适当的符号来表示这些现实情境中的简单现象,并提出一些力所能及的数学问题。在第二学段,通过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出更为一般的模式表达,如用字母表示有关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总结出路程、速度、时间,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式。(www.xing528.com)
2.使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模型思想的本质;有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3.通过数学建模改善学习方式
数学建模不同于单纯的数学解题,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这一过程所具有的问题性、活动性、过程性、搜索性等特点给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善带来了很大的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