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及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及重要性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具有一定参与度的活动。这里的“参与”不仅指情感、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更指数学思维;不仅指参与的形式,更指所收到的实际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及重要性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具有一定参与度的活动。这里的“参与”不仅指情感、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更指数学思维;不仅指参与的形式,更指所收到的实际学习效果。数学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向交互关联的活动体,它通过交往获得动力,通过互动得到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表现为抽象的符号传授,更是生动的、富于思维碰撞的心灵沟通。数学教学最终实现的是师生的共同发展。这样,数学教学追求的就是一种和谐的、具有生命力的活动,它形成的实际上是一个数学学习的共同体,参与度、交往性、发展性成为刻画数学学习共同体的典型特征,也应该成为教师教学追求的目标。第二点是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数学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种基本行为中展开的,这两种行为有共同的目的指向——教学目标。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关系,教学活动就是有效的。统一的实质是相互的有效交往。兴趣激发、问题驱动、思维碰撞、质疑反思、探索辨析等所支撑的就是教与学双方的积极参与、沟通对话、交流互动活动,而数学的逻辑序、学生的认知发展序与数学教学流程也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适时的调整而最终趋于协调,教学的有效性就得到了保障。第三点是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样的角色定位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取向之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当具有的关系。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强调不仅必要而且必需。这里需要正确认识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对教师主导性的削弱,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教师从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首先,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成为一名鼓励者和启发者,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启发他们思考;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并鼓励他们开展回顾、反思和总结。其次,教师要鼓励有不同观点的学生提出他们的见解并与大家交流、辩解,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还要进行恰当的、及时的评价,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总之,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心情舒畅、和谐自然、人人平等、交流互动、合作探究、积极思考、好学乐学的学习空间。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充分展示数学的亲和力,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最终达到会学。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行为。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思想,才能真正感悟到数学的本质和价值所在,也才能在创新意识上得到发展。学习习惯指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较稳固的学习行为、倾向和习性。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很强的心理内驱力和学习目标达成的惯性力,它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形成学习的正向迁移,提高学习效率,能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这对学生一生的学习是有益的。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善思好问、合作交流……课后及时复习、认真作业、总结反思……这些学习习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刻意诱导、潜移默化、长期坚持才能形成。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这里的“恰当”是指学习方法要反映数学学习的特征,对学生而言,不仅是适宜的而且是有效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