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划性和目的性
学前教育活动是在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中,由社会培养和指派的专职幼教人员实施的教育活动,它体现了国家或阶级的意志和要求,是一种依据社会需要来培养人的社会教育活动,因此,具有明确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这一特点,使幼儿园教育活动不仅与家庭教育不同,而且与其他学前社会教育活动也有明显的质的区别。
2.儿童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相统一
强调学前儿童是学前教育活动的主体,并不是否认教师的积极作用。教师是教育环境的主要创设者,在学前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中,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实施,也需要教师去指导、去促进和调控,包括激发和维持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在支持、引导学前儿童学习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通常也被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另一主体。学前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引导的主体,二者之间是平等的、合作的、“互为主体”的关系。但教师在发挥引导作用时,必须尊重学前儿童主体的人格和合法权利,重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还要承认学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注重因人施教,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在不同水平上都得到发展。也就是说,教师的主导性必须建立在学前儿童的学习主体地位之上,否则,就有一种“越俎代庖”“喧宾夺主”的意味。
3.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统一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注重活动的过程”。但同时,它也注重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学前儿童自身的感知和思维水平上的操作、观察、探索,产生感情上的激动、惊讶和各种感受,以及行为上的操作和反复练习,并获得感性知识、学习概念,体验不同感受,形成良好的习惯等。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重视将“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统一在活动之中。(www.xing528.com)
4.情境性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与情境之间动态相互作用的过程,它认为“知识与活动是不可分离的,活动不是学习与认知的辅助手段,它是学习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真正的学习是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发展的,学前儿童正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获得了知识。学习与认知本质上是情境性的,要让学前儿童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获得知识或概念,情境设置是引发和生成这种学习的最基本条件。情境,既可以是发生在一定背景中的真实情境,也可以是模拟的情境。学前儿童通过在一定情境中的亲身感受,充分地运用自身的多种感知通道去接触情境中的事物、材料,进而在感受、刺激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真实的体验。
5.整合性
学前教育活动的整合性是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特点在学前教育活动上的全面反映,学前儿童还不具备分科学习的能力。整合性表现在:第一,学前教育活动应促进学前儿童认知、情感和态度、动作和技能等诸方面的整合发展;第二,学前教育各项活动应相互练习、相互渗透,综合构成一个整体,各类或各个教育活动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它们整合发挥作用,共同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第三,学前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评价以及环境、教材、设备、材料等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综合构成教育活动的整体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