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幸福的港湾、亲情的摇篮,社会的细胞,文化的源泉,家园心相连、手相牵,快乐满人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幼儿园必须建立有效的家园沟通,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调动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积极性,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
案例:《家园携手,开展劳动教育正当时》
幼儿劳动教育是指教师创设的一种支持环境,使幼儿能够在亲历实践和动手操作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体力和智力改造外部世界,从而获得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和劳动情感多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劳动教育与幼儿体力、智力、道德和美感的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从本质上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因而,教师应努力为幼儿创造有利于多途径培养幼儿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的学习环境。
事实上,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大包大揽无处不在,幼儿劳动机会被家长剥夺,幼儿的独立发展被变相抑制。为了将自主性、独立性“还给”幼儿,幼儿劳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们从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独立做事的意识入手,创设幼儿劳动教育的家园共育环境。从一日活动中挖掘劳动教育的价值,提供幼儿进行自我服务的机会。抓住幼儿一日活动契机,让幼儿在自我服务的自由探索中释放小手的能量,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
我们结合主题活动“能干的我”,开展了诸如“厉害的小手”“我长大了,我可以的”等谈话活动,引导幼儿关注日常中自己能做的事情。开展“我会叠衣服”“把玩具送回家”等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生活技能的趣味性和独立完成的成就感。我们还把生活技能的学习延伸到区角活动中,比如在生活区投放小衣服、鞋刷、抹布、鸡蛋壳和捣碎器等材料,供幼儿自主练习;户外活动结束后,我们鼓励和支持幼儿自己穿脱衣服,在教师合理安排时间的情况下,幼儿被允许在足够的时间内试错、练习巩固,必要时教师及时加以辅助;吃完午饭后,教师鼓励幼儿拿打扫工具独立清扫台面饭粒,保持干净整洁的习惯;午睡整理环节中指导幼儿整理衣鞋、收拾被子等;在如厕活动中指导幼儿自己脱裤子、使用厕纸和厕具等。
我们坚持及时反馈和学习奖励机制结合的原则,鼓励幼儿形成积极的社会行为。教师将幼儿在班级里的自我服务与参与劳动的情况,用图片、视频、小总结等形式分享给家长,不少家长显得意外又惊喜。“哟!这小子居然还会洗鞋子,一直没发现他会洗东西。”“在家很懒的,还能这么认真地收拾饭桌?”在鲜活的事实面前,家长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包办代替的行为减少了。
我们制订了“我长大了,我可以的”好习惯奖励单提供给幼儿家庭,用来鼓励幼儿进行自我监督。幼儿对自己每天“自己做到”的事情采用一个“胡萝卜”的奖励,坚持一周可累积奖励,学期末对不同坚持程度的幼儿进行区别奖励。以学习单的奖励形式,从延迟满足的效果促使幼儿自我管理、养成自我服务的好习惯。学习单的坚持完成自然离不开家长的监督、陪伴,对幼儿的奖励机制背后,更是家园分时空教育连续性的保证。(www.xing528.com)
在节假日渗透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关爱父母的积极情感。每逢周末、节日,我们都会去引导、鼓励幼儿不忘自己的劳动本领,在家独立完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把节假日变成幼儿劳动的机会,幼儿在家自己洗鞋、洗汗巾、洗帽子,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家长得意地在朋友圈分享——“孩子主动要求自己刷鞋子了”“我们家的小朋友把自己的帽子刷了好几遍”……每个节日都成为幼儿的“劳动节”,每一双能干的小手都在辛勤劳动,都在展示自己的本领。因为孩子们记得老师说过:“我的小手很能干,还可以找到更多能帮爸爸妈妈做的事!”
相对于班级环境中学习空间有限性,家庭则是一个巨型“生活区”,饱含丰富的生活教育素材,家庭生活中资源的有效开发,得益于家园共育合作。通过家园间的有效沟通,亲师默契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流动起来,整合家庭中的生活素材,幼儿的学习真正实现了“家园”时空交互的共育效果。
幼儿收获的不只是劳动技能的增多,更多的是在社会性发展中,自理生活能力增强、劳动意识得到了强化,劳动背后潜藏的能量得到迸发——幼儿在劳动中发现、试错、操作、体验、创造,用小小的身体丈量着内心和外界,感受自己的成长,体验劳动创造本身的乐趣。幼儿在家庭中的劳动自然地成为他们的自发行为,而无须从大人处获取额外的奖励,因为劳动本身即自我肯定。幼儿在劳动中学会照顾自己、爱自己,教师和家长的积极的情感表达也能鼓励幼儿更加独立,为自己、为家人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儿在获得劳动成果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步建立自信,进一步激发学习和探索的愿望以及独立自主的精神。这些品格对幼儿的入学准备是非常关键的,也将奠基幼儿一生的个性品质。
家长被幼儿的成长带动着,从开始思考幼儿在园的进步,到放手让幼儿尝试,这个过程是家庭教养观念的深刻转变。经过家庭间劳动教育积累的互动影响后,一名幼儿的爷爷向教师反馈道:“我们这孩子太听老师话了,现在很多事都不让我们做,说要自己来,不然还耍脾气。”爷爷一边“无奈”地看着孙子在一旁独立整理书包,一边却在脸上流露出满意的笑容。同样是“乐在其中”,如今这位爷爷不再是包办代劳了,而是在“放手”孙子独立成长过程中收获身为大人能富养孩子的“爱与自由”。家长通过班级网络互动群日常分享劳动教育的相关心得,教育反思、反馈意识也明显增强。
教师是幼儿发展的引导者、支持者和观察者,教师提前规划班级学习活动,有效串联劳动教育,贯穿始终,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有更好的持续性,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观察也更有效。另外,通过家庭生活资源的开发,教师从生活素材中提取核心教育价值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正所谓,“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家庭教育在幼儿发展中起着长期作用,只有当教师有效地将家庭的优势和幼儿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在这样的前提基础下,以幼儿社会性发展为落脚点,从小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为幼儿提供一个稳定的、连续性的行为环境,是家园携手、共同成长的必然产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独立自主的、完整的人,相信在有效的家园共育中,幼儿会健康成长,长成独立能干、为自己、为社会负责任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