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万英 一九八五年七月
1935年的夏季,陕北红军在西北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形势一天天在发展,相继打开了延川县城、延长县城以及一些较大的镇子。国民党政府被打跑了,苏维埃政府成立了,这样群众在生活上的交易,既不能用国民党票子,而白洋又不便小额交易。在这种情况下,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就决定在财政部下设立一个苏维埃票子印刷所,印制苏票,以解决群众在集市上和日常生活交易中的困难。
印刷所成立后,材料和工具问题限于当时的条件,只能是用非常简陋的办法。这里主要说两个问题,一是纸,二是印刷工具。
一、纸的问题。一开始使用的是道林纸,纸质较好,又光又滑。当时的货币面额是一分的、二分的、五分的、一角的,印刷工作既好做,印出来的货币也好看,在群众中流通也很方便,当时苏区的交易主要是硬币(白洋)。我们印的这种苏维埃票子,给群众解决小额交易的困难。所以,当时的苏区群众,是十分欢迎我们这种小额货币的。
省苏维埃政府当时住在石油沟一家大地主家院子里。政府下设各部,都住在一个院子里,我们印刷所是在省政府院子下边的一个只有两孔窑洞的小院子住着。一孔窑洞是印刷所的伙房,另一孔窑洞就是我们印刷所的工作室,晚上就是我们十多个人的寝室。我们住的这个村子,离当地最大的集镇永坪五里路,每逢集会我们就有两人(记得是李青萍、崔德权)带上些小额票子去永坪集上兑换白洋,群众是很欢迎的。
大约有四个月的时间,省政府又迁到瓦窑堡,印刷所也迁到瓦窑堡。这时印刷票子的道林纸没有了,也没有办法从敌区购买到,怎么办?决定用漂白市布印票子,这时一分、二分的票子就不印了,主要印的是一角、二角的。用市布印出来的票子,尽管在印刷工作上再想办法,总是比不上道林纸印出来的那样清楚。但是这个很短时间连漂白市布都没有了,只好用普通白布,因为布面上有一层细毛,用一个木头棍上油墨两只手往下压,使最大的劲,也是不清楚的,只能辨别清楚是一角、二角的。因为四个角上有四个阿拉伯数字,如一角的就写“1”,二角的就写“2”,用老白布印票子大约有三个月时间。中央刚到陕北后,也是用老白布印苏票。这样的票子,群众是不太欢迎的,加上票额是一元、二元的,群众也根本不来兑换了,所以在市面上流通时间很短,因为流通短时间就模糊不清,亦分辨不清是一元还是二元。票子颜色全是黑的,流通几次就认不清。但是,尽管群众不欢迎,票子还是要印刷,因为财政上要靠发行来维持生活。
后来搞到一架石印机,又从东北军来了一位会搞石印的叫郭如意的同志,这时在瓦窑堡下川建起了一个造纸厂,专门供给印刷所用。这种纸是用马栏草造的,虽然比不上从外地来的道林纸,但比老白布要好得多,这是苏维埃票子材料的来源等情况。
二、印刷工具的问题。陕北省苏维埃票子刚开始的印刷工具就是一台油印机和一块长方形的硬质木头。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不仅不能去大城市购买,而且连较大的县城也进不去,但票子非印刷不行,就当时的条件,印出了苏维埃票子。油印机是用油墨的,油墨又要用煤油调和的,这些材料当地是有的。在木头上刻出票面图案(用一块长方形的硬质木头,把下面的一面磨成非常光滑的,再把设计好的图案刻在木头上,就成票子的图案)。另外,还有一个四角号码戳子,一个行长之章,一个号码机,这就是全部印刷工具。印刷程序有四道:即印大版是第一道,打四角号码是第二道,盖行长之章是第三道,打号码是第四道,最后第五道就是把每百张清点之后,加上封条。这就是一张票子的全部过程。
1.陕北省苏维埃政府是在1935年成立的。地址在陕北延川县的芦沟村,以后是石油沟村,最后迁到安定县的瓦窑堡。省政府主席是马明方、副主席瞿维德。下设民政部、财政部、教育部、国民经济部、保卫局、粮食部。
2.陕北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和政府是同时产生的,部长是艾楚南,地点和省政府在一起。当时工作人员只有张维培,以后又增加了郭洪绪(已死)、冯绍绪(已死)、李青萍(已死)。(www.xing528.com)
3.财政部下设的苏维埃票子印刷所,是在1935年的6月间在石油沟成立的,当时的名字就叫“印刷所”。开始的负责人是张子贞(已死)。当时印刷所的所长职务名称不明确,谁也不叫所长或其他职务名称。直至中央红军来陕后,印刷所划归财政部管,才明确派贺子珍为所长,张子贞为副所长。
在石油沟时期,印刷所共有十多个人(都是印刷工人),名字记得上来有:张子贞、张定繁、高季余、崔德权、马亚雄、马六孩和我,还有二、三人记不清。到了瓦窑堡之后,又增加了李生忠、李应海、王慈、赵寿山、高光成、刘明成,还有二人记不清。以后又增加了郭金瑞、黄秋胜、朱华民,后来又从东北军转来搞石印的郭如意、李长彬。
4.印刷所一成立,就是出货币的时候。开始印有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以后又增加了二角。中央未来以前,就是这五种;中央来陕后,增加一元、二元,以后增印五元。中央来陕后,票子制版是黄亚光。我们干活不太固定,开始是我打号码,后来是王慈。
5.货币印出后,当天交财政部(开始是张维培收,后来是郭洪绪收)。
6.印刷所一开始就是用的油印机。印刷方法是把裁好的纸放在案上,用油墨辊子在印版上辊,然后对准纸一压,就完成了。
7.黄亚光设计的票面时间是1935年12月和36年的一月之间,谁雕刻的木板,名字不知道,只知道是瓦窑堡街上的人。
8.开始使用石印机的时间,大约在1936年的三月份,票面额是一元、二元、五元三种。
9.印刷所从瓦窑堡迁到吴旗镇下川的杨家湾,停印了二个月。在这里没有印刷生产,因为那里不具备条件(这一点在上次我写的材料中有误,特更正),后来返回保安,才又开始恢复了印刷生产,这时我调到银行工作了,以后印刷所的情况我就不知道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