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由于猴与侯谐音,在许多图画中,猴的形象表示封侯的意思。如一只猴子爬在枫树上挂印,取“封侯挂印”之意;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取“马上封侯”之意;两只猴子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的背上,取“辈辈封侯”之意。民间忌猴年,认为猴年收成不好,是灾年。俗语说“饥猴年,饿狗年,要吃饱饭是猪年”。
请猴
兖州春节风俗“请猴”,是兖州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农耕生活和与“天”、“地”交往的信仰生活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歌舞、祭祀活动为载体,含有历史、神话、艺术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
“请猴”这一民俗,受到吴承恩《西游记》的影响,百姓喜爱崇拜神猴而形成的。人们渴望它降临人间斩妖除魔,扫尽天下不平事,更想他能附体到某人身上,除暴安良,祛邪扶正。于是,请孙大圣下凡的民俗便应运而生了。
“请猴”在鲁西南风行于明末至民国时期,经历了数百年。所谓“请猴”是一项集体祭祀和娱乐为一体的自发民间活动。在济宁、兖州、菏泽等地乡村,每逢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冬闲期间,百姓们常开展“请猴”活动。“请猴”仪式庄重中透着幽默韵味,一群男爷们抬着贡品奔向村西,一路上嗷嗷叫着“请猴喽、请猴喽 ……”。这时候,后面常常跟着一群孩子,一齐嗷嚎。请猴声回荡四野,上达天庭,大概是想唤回去西天取经的孙悟空吧。(www.xing528.com)
约行半里路,请猴队伍便选择一处高坡,摆上贡品,众爷们拈香焚纸,向着西天顶礼膜拜,嘴里念念有词“大圣下凡吧 ……”。被大圣附体的新“猴王”,火眼金睛,直肠直性,常在表演时指桑骂槐,揭露某某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劣迹,再把他的恶事丑事一咕噜都端出来,这脸可丢大了。你还不能有反对的表示,否则便得罪了“神灵”,全村人会群起而攻之。在舆论的重压下,凡“请猴”期间,村里打爹骂娘欺公婆的事基本杜绝。这是“请猴”的教化功能。
猴祭
台湾高山族传统习俗中有猴祭,是高山族卑南人十二三岁少年入会时禳灾纳吉的传统祭仪,又称“第一次入会所仪式”。通常在十一月间早稻收成后举行,为期十天,其中第三天杀猴,旨在崇尚武勇,培养少年胆识,是祭祀的主要仪式,故称“猴祭”。祭前,少年清扫道路及杀猴圣地。黄昏,身缠芭蕉叶,面涂锅灰,持棒挨家逐户捣腾搅扰,以示驱除邪魔。第三天清晨,捉一只山猴囚于木笼,祭司率少年围绕木笼,以竹竿刺死山猴,抛掷猴尸,以示弃旧图新,祛邪纳吉,然后抬猴尸至敌首处举行安葬仪式,齐唱猴祭歌。
猴祭歌内容包括“祭猴”与“葬猴”两部分,前部分在杀猴仪式上吟唱,后部分在葬猴仪式上吟唱,歌词围绕祭奠猴之亡灵,反复阐述禳灾祛邪,赐福安康的主题。猴祭毕,少年们在青年持棒监督下轮番登会竹台挽手歌舞,直至祭祀结束,获准入会受训。祭祀期间,禁上女性进入会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