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南民居建筑艺术:精巧别致的水乡风情

江南民居建筑艺术:精巧别致的水乡风情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水乡民居以木结构为主,因而墙具有重要的防火功能,一般山墙皆高出屋面,做成梯阶式或平头高墙,称“封火墙”或“女儿墙”。总之,江南民居建筑艺术也因此显得精巧有余,气派不足。江南的建筑特色民居,依水势而建,错落有致,白墙、黑瓦优雅别致。

江南民居建筑艺术:精巧别致的水乡风情

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迎面正房为大厅,后面院内常建二层楼房。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天井,仅作采光和排水用。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俗称“四水归堂”。

江南大宅周庄一景图

四水归堂式住宅的个体建筑以传统的“间”为基本单元,房屋开间多为奇数,一般三间或五间。每间面阔约三四米,进深五檩到九檩,每檩约一二米各单体建筑之间以廊相连,和院墙一起,围成封闭式院落。为了利于通风,多在院墙上开漏窗,房屋也前后开窗。这类适应地形地势,充分利用空间,布置灵活,体型美观、合理使用材料的住宅,表现出清新活泼的面貌。

江南民居的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不用梁,而以柱直接承檩,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或编竹抹灰墙,墙面多粉刷白色。屋顶结构也比北方住宅为薄。墙底部常砌片石,室内地面也铺石板,以起到防潮的作用。厅堂内部随着使用目的的不同,用传统的罩、槅扇、屏门等自由分隔。梁架仅加少量精致的雕刻,涂栗、褐、灰等色,不施彩绘。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色调雅素明净,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形成景色如画的水乡风貌。

根据民居的规模,可分为大宅、中宅、小宅三类:

大宅大都是富商、官宦的宅第,纵向称进,横向称落,大宅多则九进,少则四进,多到七落,少则一落不等。如周庄的沈厅则为七进。有的大宅与园林巧妙结合,既创造了居住建筑的产物——私家园林,又增添了民居本身的吸引力。如同里镇的退思园就是非常精致的园林。

大宅在平面布局上,通常都有严格的轴线,正门朝南或朝东,宅院规矩方正,进落有序。大宅主落一般有五进,依次由门厅 (沿街有的带店或带楼 ),轿厅 (停放轿子 )、正厅 (接待主要宾客,举行婚丧礼仪 )、内厅 (会见亲戚好友、家庭议事 )、女厅 (也称上房,常用为居住用房 )组成,主体建筑以厢房或院墙围合组成院落。边落一般不独立开门,常由花厅 (会见常客,举行宴会等 )、书房 (读书 )、花园、内宅 (居住 )、厨房组成。在大宅中,天井大都做成长方形,通风较好,而且夏季可以减少太阳的照射。宅的入口沿街或沿河,便于人员的出入和物品运送。两落之间,往往设背弄,这样既分开了主仆的交通路线,又大大增强了内宅的私密性,并有利于隔声,防火、防盗。

中宅从形式上看与大宅相仿,不同的是中宅进数较少,一般少于四进,且一般无边落,内部空间的组合没有大宅那么考究,但相比之下较为灵活。中等收入家庭多属此宅。

小宅,是一般平民的住宅,规模较小,多为一到两进,有的沿街,有的沿河,平面布局较为随意,为水乡城镇特有的小巷和水巷景观。(www.xing528.com)

普通小宅占地小,无严格的轴线,一般有两进、面宽多在一到三间,形式自由,因地制宜,空间利用合理但私密性较差。水乡城镇民居在其厅堂组合时,创造了一些富有特征的构件,既丰富了水乡民居的内容,又具有强烈的特征。

水乡民居以木结构为主,因而墙具有重要的防火功能,一般山墙皆高出屋面,做成梯阶式或平头高墙,称“封火墙”或“女儿墙”。墙可分实砌和空斗两种,或下为实上为空的混合式。墙基常用条石,石灰粉刷,当用作装饰性墙面时,就用清水磨砖贴面,既简朴又表现出主人的殷实。

院宅内露天的地面用石板条铺、块铺、裂纹石块或鹅卵石铺砌,也有用砖铺。室内地面都用砖。江南多雨,地下水位浅,室内易潮湿,一般先用石灰夯实,其上铺砂,砂上铺砖,以避潮气,居室的房内则用木地板

砖雕门楼是做在前后进腰门上的,是纯粹装饰性的特征构件,明代的门楼较为简朴,清代雕花较为繁琐,这些门楼上都题有匾额。

轩是室内的天花,实际上是使屋顶增加一个空气保温层。大宅、中宅的轩有的装饰考究,木雕精良,有各种做法如船篷轩、鹤顶轩、花篮轩等。

屋顶铺青瓦,整个坡屋顶成向内微曲的屋面,有利于屋面排水,屋脊的做法花样很多,普通小型民居只用瓦竖砌,两头做简单纹饰。大、中型民居的主要厅堂脊头有做成龙、鸡等花饰。

山墙也是各式各样,普通山墙为硬山式不出屋顶,厅堂等重要建筑的山墙用出屋顶的屏风墙,随着房屋进深的大小,有一山、三山和五山屏风墙的不同。

总之,江南民居建筑艺术也因此显得精巧有余,气派不足。但经过能工巧匠的双手,安置在潺潺流水中的一座座房宅,仍是令人倾倒。江南的建筑特色民居,依水势而建,错落有致,白墙、黑瓦优雅别致。园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将自然和人文完美结合,可谓“一园,尽揽天下之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