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湘西、鄂西、贵州地区的吊脚楼也很多。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鄂西土家族修建的吊脚楼
地处秦岭和大巴山脉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方,耕地十分宝贵。这里长年细雨绵绵,阴冷潮湿,为了不占耕地,驱寒防潮,土家人依山而居,创造出独具特色,具有实用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的鄂西吊脚楼。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吊脚楼,是土家人所喜爱的住宅。依山的吊角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四排扇三间屋或六排扇五间屋,中等人家五柱二骑、五柱四骑,大户人家则七柱四骑、四合天井大院。四排扇三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上层的三方大都有栏杆、扶手、阳台,敞亮干净,即可在里面挑花绣朵,读书写字,又可接宾待朋,晾晒衣被,居住舒适,非常好看。它有个来历。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户土家农民,夫妇俩拉扯着两个孩子。每天丈夫劳动归来,总是把蓑衣、斗笠放在阶沿上。不料一天早晨,蓑衣和斗笠却被拉到了墙旮旯里,原来是狗在上面睡觉过夜了哩。为了避免再出这种事,他们就找来了一根大竹篙,用葛藤绑在阶沿外边的柱头上,好挂蓑衣和斗笠。(www.xing528.com)
一次,妻子坐在屋檐底下织麻补衣,两个孩子老缠她,使她做不成活路,她烦不过,找了几节木杠,几块木板,就着挂蓑衣和斗笠的竹篙搭成了一个平台。她坐在上边去,继续织麻补衣,再也不怕孩子吵闹了。人们见这样子好,便进一步把平台发展成住房,这就成了吊脚楼。
鄂西吊脚楼的原料为木材,四梁八柱、框架式结构。多数吊脚楼为上下两层,底层不住人,多用于饲养牲口,晾晒谷物等。上层是主人居住的地方,结构合理,装饰讲究。有的专家学者认为:人类祖先最早并非穴居山洞,而是巢居在树上。鄂西吊脚楼便是人类巢居树上这一形式的发展和变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