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
陕北人民的住房“窑洞”
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向阳的山坡上,背靠着山,面朝开阔地带,少有树木遮挡,十分适宜居住生活。一院窑洞一般修三孔或五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一进三开,从外面看四孔要各开门户,走到里面可以发现它们有隧道式小门互通顶部呈半圆形,这样窑洞就会空间增大。
窑洞一般窑壁用石灰涂抹,显得白晃晃的,干爽亮堂。窑洞内一侧有锅和灶台,在炕的一头都连着灶台,由于灶火的烟道通过炕底,冬天炕上很暖和。炕周围的三面墙上一般贴着一些绘有图案的纸或拼贴的画,陕北人将其称为“炕围子”。
“炕围子”是一种实用性的装饰 ,它们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与粗糙的墙壁直接接触摩擦 ,还可以保持清洁。为了美化居室,不少人家在炕围子上作画。这就是在陕北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炕围画。
陕北窑洞的窗户比较讲究,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都有剪纸装饰。它们根据窗户的格局,把窗花布置得美观而又得体。窗花贴在窗外,从外看颜色鲜艳,内观则明快舒坦,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光、色、调相融合的形式美。窗格疏朗,阳光可以自由地透进来。
窑洞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
靠崖式窑洞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
下沉式窑洞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
独立式窑洞
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能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可为单层,也可建成为楼。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窑上房”。
陕北的窑洞是依山势开凿出来的这样一个拱顶的窑洞。由于黄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而拱顶的承重能力又比平顶要好,所以窑洞一般都是采取拱顶的方式来保证了它的稳固性。
陕北取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作民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窑洞民居可分为地坑式、沿崖式和土坯式三种。地坑式窑洞在地面挖坑,内三面或四面开凿洞穴居住,有斜坡道出入。沿崖式窑洞是沿山边及沟边一层一层开凿窑洞。土坯拱式窑洞以土坯砌拱后覆土保温。此外还有砖石砌的窑洞式民居。地坑式窑洞也见于黄土层厚的豫西平原地区,如河南巩县的地坑式窑洞,常常是整个村庄和街道建在地坪以下,远远望去,只见村庄的树冠和地面的林木。地坑式窑洞顶上的土地,仍然可以种植庄稼。
甘肃东部也有这种地下街道。从西方环境建筑学家的观点看来,这种地坑式窑洞建筑是完美的不破坏自然的文明建筑。地下窑洞的组合,仍然保持北方传统四合院的格局,有厨房和贮存粮食的仓库、饮水井和渗水井,以及饲养牲畜的棚栏,形成一个舒适的地下庭院。在地段的利用、院落的划分、上下层的交通关系、采光通风和排水都有很巧妙的处理方法。(www.xing528.com)
土窑洞修凿容易,但窑内墙壁难以粉刷,易碱化,窑面经风化、经雨蚀后,常整块整块地剥落,如遇洪灾或山体滑坡,其坍塌之危总是毁灭性的。后来,在土窑洞外接一圈砖石拱洞,这样既加固了窑洞,又比过去的土窑美观了许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窑洞由掘土修造逐渐转为用砖、石在平川箍建。砖、石窑洞既秉承了土窑洞的优点,又克服了它的缺陷,成为陕北人较为理想的住宅。直到如今,平房、楼房的大量兴建都无法替代陕北人属于自己的窑洞。
俗谚有“箍窑盖房,一世最忙”,箍窑是家中一件大事,按照传统观念,窑洞箍得怎样,关系到子孙后代吉凶盛衰大事。因此,箍窑必请风水先生看地势、定方向、择日子来选定。现在的选址大都趋向实用,选择向阳、背风、吃水和交通都方便的地方。
石窑洞的修建通常以三孔窑洞或五孔窑洞为一组修建的较多,四孔、六孔较少,意在回避四六不成材的俗语。窑洞一般深八到十二米,宽高为三米左右。
选定窑址后,一般先劈山削坡,开出一片平地,作为工地和未来的庭院,随后依着山壁挖出四条深( 1.5米)的巷道作地基, (注:以三孔窑为例 )俗称窑腿子。一般中腿窄,边腿宽。然后用石头把地基砌起( 1.5米)高的石头墙,也叫起腿子。接着用木椽搭建半圆的拱形架子作窑坯子,在架子上放上麦杆、玉米杆等覆盖物,再抹上泥巴紧固,这道工序称为支穴。
另一种则是在依靠山坡底,生挖出窑洞形状的土坯子,然后在土坯子上插石修建,等到合龙口后,再慢慢挖出土坯子,称倒窑石旋,土挖尽新窑即成。接着在搭建好的坯子上插石头片子,即坂帮。这道工序又分几步,插上一米高这段叫头帮,以上称二帮,二帮、安口(即在窑洞弧顶砌石头)、添叉(即在两个窑洞相接的倒三角地带添砌石头)、套顶(即在三孔窑洞顶以上加盖的第一层石头),同时进行并完成。这时在石头插的窑坯上灌大量泥浆直至渗透不下后再垫上两米厚的土层,边填边夯,用石碾压平。最后搬掉木椽架子,石窑的雏形便显现。
合龙口一般在中窑举行,即在套顶时在中窑窑顶留下一块石头的缺口,谓龙口。要在合龙口石头旁挂一双红筷子,一管毛笔,一锭墨,一本皇历,还有主人准备一个装有五谷(即小麦、谷子、高梁、玉米、糜子)的红布袋,以及五色布条、五彩丝线,这一切都有讲究,也就是祈求文星高照,家庭和睦、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中窑两边贴红对联,旧时多写“合龙又遇黄道日,修建正逢紫微星”,“风抬头三星在户,龙合口五福临门”等,现在写“合龙正遇艳阳日,修建喜逢大有年”,“新窑新居新气象,好山好水好风光”等。
在此之前,主人还要跪在中窑口前进行“祭土”,也有叫“谢土”(即主人端着放有香、黄裱、酒壶、酒盅、米糕奠酒、献食叩头)。待时辰一到,匠人把准备好的物什放入合龙石下抹上水泥砌好。此时,鸣放鞭炮,也有吹奏唢呐助兴,匠人站在中窑顶上一边撒五谷杂粮、硬币、针包、糖、花生、馍等,一边口中唱着合龙口的歌词:
一合龙口再不开,家添人口外添财,窑里窑外喜气生,天神地仙降福来。一撒东方甲乙木,二撒南方丙丁火,三撒西方庚辛金,四撒北方壬癸水,五撒中方戊已土,匠工无忌,主家无忌,天无忌,地无忌,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大吉大利!窑下的人群争着去捡拾,当地人称这为“撒福禄”。
据说,抢到硬币的人将交上好运招财进宝,而捡到针包的人日后一定会成为绣花能手。仪式结束后主人宴请工匠和帮忙的亲戚朋友,酬谢他们的辛劳和庆贺窑洞主体的竣工。饭罢主人给匠工一块被面,给其他小工亲朋一件汗衫、线衣等纪念品。来客或送贺账,或念祝词,或送喜钱。(合龙口仪式陕北基本以此为准,个别地方在一些细小环节上略有不同)
合过龙口,才做窑头(即在窑洞顶部安挑桩、压水檐石板)垫脑畔、倒窑石旋土、裱窑掌、盘炕、做锅台、垫脚地、粉刷、安门窗。安门窗尤为重视,讲究“腰三漫四”,一般讲究当天做好的门窗当天安装可以,而做好的门窗当日不安装,如果再安则要另择良辰吉日。门窗安好后,主人贴红对联鸣炮祝贺,同时相谢工匠一块被面或几十元钱做为心意。入住前,也有安土神的旧俗,在窑前焚香燃纸,叩头致诚。意为祈求窑洞平安人畜太平。
主人乔迁居住新窑,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纷纷前来祝贺,谓暖窑。暖窑多在晚上举行,但是下午二三点开始先吃白面饸络招待陆续前来的亲戚朋友和村里邻居。前来贺喜的人拿一瓶酒两盒烟,也有拿一块肉,称为添财。晚上八九点钟,一阵鞭炮声后,大家在酒席上尽情的畅饮说笑,有的即兴唱起酒曲儿:“进了主人家,把咱眼看花。新门亮窗贴窗花,窑洞四壁白灰刷。亲朋好友乐哈哈,叫老兄,你听话,一年更比一年好,光景日月人人夸”。真可谓酒暖人心,人暖家庭,欢歌笑语,热气腾腾,夜阑方散。
陕北一茬又一茬的窑洞以其废兴记录了陕北人生存发展的历史,更将陕北孕育的特有文化渗透在这无言的物证之中。漫长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华夏祖先最早的文化思维,炎黄部落的文明之光就在这里开启。窑洞保留的原始人类的生存方式延续下来,这是亘古如期的颖悟和灿烂。
窑洞中隐寓着陕北苦焦悲壮的境遇,也体现了欢悦和兴奋的气韵。宽厚深沉的黄土地上,纯朴勤劳的人民,正一如既往地在窑洞里品尝和体验着耕耘、收获、情感、梦想和生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