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犯罪行为的家庭预防 - 犯罪心理分析与干预成功案例

犯罪行为的家庭预防 - 犯罪心理分析与干预成功案例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预测犯罪心理,家长可以及时采取制止、监督、疏导、管束等方式防止其犯罪行为的发生。中国传统教育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与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已不相适应。通过提高孩子的思想境界、法律意识,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鉴于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失人性化,我们在培养考试机器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而不是把他们完全束缚在考试的知识上。

犯罪行为的家庭预防 - 犯罪心理分析与干预成功案例

(一)通过行为迹象预测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中,总会有些迹象、征兆通过行为表露出来。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通过细心观察、谈心、询问或分析子女接触的、制作的、感兴趣的物品等方法可以发现犯罪征兆,这些征兆包括:物质需求的变化,如消费支出大增,钱物来源不明等;精神状态的变化,如突然变得语言、行为神秘诡异,回避他人等;人际关系的变化,如学生与校外闲散青少年交往,与老师关系恶化、厌烦家长的管教等;性心理方面的变化,如观看淫秽录像、阅读色情文字作品等。通过预测犯罪心理,家长可以及时采取制止、监督、疏导、管束等方式防止其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在家庭中犯罪的预防

一些少年犯罪,特别是盗窃犯罪,最初的犯罪通常发生在家庭中,少年偷取或骗取父母的钱款、将家中的财物变卖。在家中实施财产犯罪行为比较容易,风险小,这样发展下去,少年将犯罪的场所逐渐向亲属范围扩展,最后发展到社会。所以,父母的责任是及时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使其每次受挫、不能得逞,以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

(三)防止孩子加入不良团伙

统计表明,结伙犯罪已占到未成年人犯罪的70%。大量的案例反映出,孩子逃离家庭、逃离学校、沉迷于网吧游戏、在娱乐场所交友等,最容易与不良人员聚集成团伙,被人夹带着犯罪。少年时期的孩子还很稚嫩,还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矫正和自我塑造,出于强烈的欲望,或出于缺乏教育和标准低等原因,较容易模仿干坏事,这些人相互交往的增加,容易导致犯罪。所以,家庭应该很好地照顾未成年人,在青春期前不断地对其加以管束,对青春期的孩子制定规则进行约束,包括规定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晚间外出限制时间、外出方式和去向、交往的人员必须让父母知道等。一旦孩子违反规定,应有公平的惩罚措施,切忌使用暴力体罚。中国传统教育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与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已不相适应。这种家长通过滥用权力来惩处子女的方式,被实践证明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引起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反抗。家庭通过对孩子的约束,使孩子不致脱离家庭、学校等正常的社会组织,适应主流社会的文化

(四)法律意识教育

家庭通过日常活动和有意识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向孩子灌输公民权利、义务等知识。让孩子懂得自己享有权利的同时,还要承担一些义务,如未成年人遵纪守法、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接受教育、学习科学知识的义务。通过提高孩子的思想境界、法律意识,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知识链接

父母培育孩子心理健康的五大标准

一、让孩子了解并珍视自己的身体,强身健体,发现自己的美丽与价值

父母在照料孩子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传达正确的健康理念,而不是吃饱穿暖那样简单,那么,我们首先应该做到以孩子的身体感受为主,而不是不加选择地把曾经的人生经历重新复制到孩子身上,或者受传统经验的影响;其次,在衣食住行方面传达给孩子正确的健康理念,而不是只认为父母亲力亲为照顾好孩子就可以了,最后,我们要培养起孩子独立照顾自己的责任,并且把父母这方面的教诲结合自己的身体感受完美地融合起来。

如果孩子有能力正确地对待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体,并且能够采取措施来保证身体健康,那他就能发现自己的美丽与价值,并且在工作和生活中充满自信和活力。(www.xing528.com)

二、真诚友善地对待自己和他人,内心敏锐,有趣,真诚,富有同情心和爱心

无论孩子的性格如何,他们在对待自己和别人的时候,能够真诚友善,内心敏锐但不会过于敏感,不管外向或内向,保持开朗的心态,有趣但不冒失,富有同情心和爱心。

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转型阶段,很多人的成长受到各种利诱,心理上处于一个被冲击的阶段,从而对自己所持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动摇,这样的因素导致了很多人内心起伏不定,性格暴戾,内心浮躁,稍有不顺就与人为恶,大家翻看一下新闻就能发现这样的例子。这也是父母让孩子拥有善良品质的现实依据。

三、愿意冒风险,喜欢创新,能展示能力,而且能在环境要求的情况下做出改变,有创造性,能干,负责

世事变化,孩子不可能一直在父母的羽翼保护之下,他们慢慢要学会冒险,独立生存和独自面对社会。鉴于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失人性化,我们在培养考试机器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而不是把他们完全束缚在考试的知识上。创新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乐趣,这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会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环境可能不会改变,但人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进行调适,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生活,这同时也要求孩子们将来要能干,负责,而不是只依附于父母。纵观中国现在的青年人,啃老族众多,很多人离开了父母,生存都是问题。

四、找到方法来接纳新的和不同的东西,保留旧的有用的那个部分,丢弃没用的部分

社会在发展,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发生变化,因循守旧,固封自守,排斥新东西,不懂得理解和接纳,就会被抛出社会前进的行列。

孩子将来离开父母会接触到更多新鲜或者没有遇到过的情况,需要孩子们自己找到方法去接纳,包括离开象牙塔的学子们,学校和社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环境,很多人从书中获得大量知识的同时,却发现难以适应到社会中,这就要求孩子们保留旧的有用的东西,丢弃没用的东西,学着去面对新发生的情况,增强应变能力,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而不是陷入郁闷和苦恼之中。

五、脚踏实地,深深地去爱,公平有效地竞争,既温柔又刚强,并且了解温柔与刚强之间的不同

情感上,能脚踏实地,深深地去爱,而不是受不良风气影响,放纵自己,认真地去生活才能让自己觉得更快乐。孩子们将来要既温柔又刚强,而不是处于两个极端,或软弱,或强势,另外,他们也会了解温柔与刚强的不同,能够产生强大的自尊,也能给予别人宽厚的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