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暴力犯罪主体的行为方式及特点

暴力犯罪主体的行为方式及特点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身暴力犯罪按犯罪主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手段,可分为激情式暴力犯罪和预谋式暴力犯罪两种行为方式。在激情状态下,人身暴力犯罪主体常常出现意识狭窄状况,其犯罪行为非常固执,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与激情式暴力犯罪相比,预谋式暴力犯罪主体往往犯罪心理形成时间较长,犯罪心理结构比较稳固,犯罪恶习较深,多数人具有明显的反社会情感,丧失了一个正常人应该具备的同情心,可谓“冷静的残忍者”。

暴力犯罪主体的行为方式及特点

人身暴力犯罪按犯罪主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手段,可分为激情式暴力犯罪和预谋式暴力犯罪两种行为方式。激情式暴力犯罪是指在强烈的激情状态下实施的暴力犯罪行为,如激情杀人、报复伤害等。预谋式暴力犯罪是指在这种暴力犯罪行为实施前,犯罪主体有明确的犯罪目标,犯罪动机以内在动机为主导,犯罪主体在作案前有预谋阶段,如报复性的凶杀、伤害案件,有预谋的故意抢劫、爆炸、劫持交通工具、妨碍社会安全秩序等案件。

(一)激情式暴力犯罪主体的行为特点

1.突发性。此类犯罪主体从犯罪心理产生到外化为犯罪行为的时间间隔短,犯罪心理的产生多为受到外在刺激的影响,犯罪主体多为一时怒起,瞬间便实施犯罪行为。

2.固执性。在激情状态下,人身暴力犯罪主体常常出现意识狭窄状况,其犯罪行为非常固执,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为达到犯罪目的,犯罪主体在犯罪过程中往往能排除各种干扰,甚至对他人的劝解往往会置若罔闻。

3.简单性。在激情状态下,犯罪主体由于一时兴起、无预谋,所以作案手段一般比较简单。

4.疯狂性。在激情状态下,由于犯罪主体失去理智,意识狭窄,其整个心理都被“激情”这种消极情绪状态所笼罩。因此,其行为疯狂,不顾后果。(www.xing528.com)

(二)预谋式暴力犯罪主体的行为特点

1.预谋性。此类犯罪主体从犯罪心理产生到外化为犯罪行为时间间隔较长,其作案目的明确,在作案前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进行预谋和策划,其可以有计划、有选择地确定犯罪对象、时间和地点。

2.隐蔽性。从司法实践中的实际情况来看,预谋式暴力犯罪主体多为有前科的犯罪人,其在以往的犯罪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作案经验,其犯罪手段狡猾、隐蔽,反侦查能力强。

3.残忍性。与激情式暴力犯罪相比,预谋式暴力犯罪主体往往犯罪心理形成时间较长,犯罪心理结构比较稳固,犯罪恶习较深,多数人具有明显的反社会情感,丧失了一个正常人应该具备的同情心,可谓“冷静的残忍者”。因此,作案手段极为残忍,为了达到犯罪目的甚至牵连无辜,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