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犯罪心理特征分析:了解盗窃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特征分析:了解盗窃犯罪心理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动机内容来看,盗窃犯的动机相对简单,主要表现为财物占有。盗窃犯往往个人不良需要恶性膨胀,而其自我心理控制能力较差,难以抵制财物的诱惑,为了非法占有财物而实施盗窃行为;也有少部分盗窃犯为了追求刺激和讲哥们义气参与盗窃,这部分人以未成年人居多,也包括偷窃癖求助者。(三)情绪特征盗窃犯的情绪特征主要受犯罪经历的影响。

犯罪心理特征分析:了解盗窃犯罪心理

(一)动机特征

国内研究人员对万名盗窃犯进行的调查表明,盗窃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多种多样,其中满足物欲的犯罪动机占首位,但不只限于维护基本生活需要的目的,还有满足吃喝玩乐、穿着打扮等贪婪的物欲需求;虚荣动机、交往动机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扭曲的嫉妒、报复心态也可成为犯罪的动机。此外,有这样一类人,他们的盗窃行为并不是为了财物本身,DSM-5中将其描述为偷窃癖:个人在不偷窃的时候会有持续增加的压抑感,而偷盗则可以给他们带来愉悦满足感和解脱感。

从动机内容来看,盗窃犯的动机相对简单,主要表现为财物占有。盗窃犯往往个人不良需要恶性膨胀,而其自我心理控制能力较差,难以抵制财物的诱惑,为了非法占有财物而实施盗窃行为;也有少部分盗窃犯为了追求刺激和讲哥们义气参与盗窃,这部分人以未成年人居多,也包括偷窃癖求助者。从动机产生方式来看,多数盗窃犯的犯罪动机源于个人的不良需要,以内在动机为主导,犯罪行为带有明显的预谋性;少数盗窃犯的犯罪动机源于外在刺激,看到疏于看管的财物,临时起意,犯罪行为带有明显的偶发性和情境性。

(二)认知特征

盗窃犯通常具有比较严重的认知偏差,具体表现为:利己主义思想较为严重、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享乐、思维简单等。惯犯、累犯往往具有社会认识,根本不考虑自己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三)情绪特征

盗窃犯的情绪特征主要受犯罪经历的影响。初犯和偶犯在作案过程中往往情绪不稳定,且消极情绪比较突出。盗窃行为是一种隐蔽的行为,初犯和偶犯怕被人发现,在作案过程中恐惧不安、神情紧张、动作不灵活、犯罪现场较为凌乱。对累犯、惯犯而言,其情绪稳定性较强,通常会表现得异常冷静,当盗窃行为被发现时能够从容应对。累犯、惯犯在情感方面往往表现为反社会情感突出,受此驱使,其犯罪行为后果更为严重。(www.xing528.com)

盗窃犯对被害人的“去人性化”的认识过程,一方面帮助他们将自己的犯罪行为合理化,另一方面,被害人的不在场也使得盗窃犯在实施犯罪时不需要考虑自己的行为对被害人带来的伤害,避免来自内心的冲突,从而使其内部情感更容易保持稳定。但是,没有来自被害人方面的情感卷入并不代表罪犯在盗窃过程中没有情绪变化。盗窃作为一种秘密作案的犯罪行为,犯罪分子毕竟做贼心虚,必定会体验到害怕被人发现的恐惧情绪,同时又有东西到手的兴奋情绪,这种状态在盗窃的初犯、偶犯身上表现出来得比较多,但多次盗窃的惯犯、累犯则很少有情绪变化,在这方面后者堪称“演技精湛”。

(四)意志特征

盗窃犯意志比较薄弱,这也是盗窃犯容易再犯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不能克制对盗窃的冲动和难以戒除盗窃的恶习。盗窃犯一般自制能力比较差,有人认为“小偷小摸不算违法”,在这种错误认识的影响下,一旦受到外界物质的诱惑而又无法通过正当途径获得时,很容易就做出顺手牵羊的举动。而对于此类盗窃的惯犯,他们认为“盗窃省力,发财快,能成瘾,像赌博、吸毒一样,一旦染上很难戒掉”,尤其是在屡屡得手都没有被发现之后,更是对其行为的一种强化,久而久之,罪行由轻至重,手段逐步升级,盗窃犯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五)能力特征

盗窃犯往往具备某种作案的能力和技能,其中实施入室盗窃行为的盗窃犯往往具备较强的攀爬能力和撬压锁能力,而扒窃犯往往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盗窃犯的犯罪能力和技术会随着作案次数和作案经验的增加而增长,一旦形成容易固着,形成动力定型,给日后的教育转化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