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条件反射行为模式获得方式S-R(刺激—反应),而操作条件反射首先出现操作反应,然后得到强化,可以用S-R-S(操作反应—刺激)重点在操作反应。操作条件(经典条件反射行为模式获得方式:刺激→反应论S-R联结/反射刺激→个体→反应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现代心理学中具有持续的影响力。行为主义学派的环境决定理论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是个体对外部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就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而言,财物刺激、性刺激、被害人刺激、共同犯罪者的行为特征刺激、实施犯罪时的反馈刺激等构成周围环境,都与犯罪行为的实施以及犯罪动机的转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怎样的刺激就有怎样的反应。犯罪行为来源于个人的反社会的强化刺激,多种反社会的刺激和周围客观环境是引起犯罪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至于外界刺激将诱发何种反应,常常与主体的需求状况、精神状态和思维模式有关,即通过行为人的心理调控作用而作出不同的反应。
20世纪初,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影响下,斯金纳以精细的动物实验为基础,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反复证明了高级动物行为中存在的“刺激—反应”(S-R)的原则,并进而推论人类行为形成与改造的经典性与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这对于人类行为的实证研究具有客观性的指导性作用,而且对于解释犯罪人行为、控制与预防犯罪行为、改造犯罪人更具有实证主义倾向的影响。
环境决定犯罪理论代表人物主义有华生和斯金纳等,在个体犯罪心理发展的观点上,华生否认行为的遗传,强调环境对人犯罪心理发展的作用。华生从“刺激—反应”(S-R)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犯罪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www.xing528.com)
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除了直接由生理因素决定的行为之外,其他都是通过学习、训练、强化而形成的。变态(包括犯罪)行为也是通过学习、训练获得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变态行为形成的一种方式。斯金纳把他的学习公式概括为: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
对于人的本性,斯金纳既没有对源于内驱力的行为作猜想,也不相信诸如敌视、同情、利他、嫉妒和感情等复杂心理与行为确切地出于人的本性。即使遗传的因素可能对这些行为作出一定影响,但它们更多的是受到个体经历和目前存在境遇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人从出生开始就倾向于成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产物。从斯金纳的角度看,人性非善也非恶。人的遗传因素为外界环境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而形成个性、行为之善或恶提供了某种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