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主义学习论的犯罪行为研究是一种非常通用的心理研究方法。下面将按不同的理论依据来介绍各种行为理论。
总体上,本书把各种行为理论分为基于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及基于模仿学习理论的三类行为疗法。我们知道,基于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一类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可以是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模仿学习理论三种,之所以把它们划分为基于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一类,是因为一方面它们的提出主要是基于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另一方面也由于这能够区分明显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与模仿学习理论的其他理论。
(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伊凡·巴甫洛夫(Ivan P.Pavlov,1849~1936)是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曾因对动物消化腺的研究而获得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巴甫洛夫通过对狗的实验研究,首先报告了条件反射现象。他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图3-1 巴甫洛夫研究狗的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
他与助手在研究中发现,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的分泌,这是一种无条件反射。如果给狗喂食之前出现铃声,如此结合多次后,只要铃声一响,狗就会出现唾液分泌。铃声本来与食物无关,是无关刺激,由于多次与食物结合,铃声已具备引起唾液分泌的作用,即铃声已成为进食的信号了。这时,铃声已转化为信号刺激,即条件刺激,这种反射就是条件反射。可见,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也称作强化。但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这个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巴甫洛夫的研究为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ltson,1878~1958)的行为主义立场提供指导。如上述实验,华生认为除某些基本情绪是通过遗传而得之外,个体的其他各种行为模式都要从与环境相适应的经验中学习而得。而这种行为模式的获得方式就是经典条件反射的“S-R”(刺激—反应)的联结。
1920年,华生用小阿尔伯特与白鼠的实验揭示了环境刺激是如何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机制使个体学会某种行为反应模式的。华生让11个月大的小阿尔伯特与一只小白鼠一起玩。则开始时,小阿尔伯特并不害怕小白鼠,但是以后每一次小白鼠出现时,都同时传入一声巨响。如此几次后,小阿尔伯特一见到小白鼠就出现害怕的反应,甚至于后来他看见白色的毛茸茸的东西都会感到害怕。可见,这种恐怖是可以从特定的环境刺激经由学习而获得的,并不一定是某种本能或焦虑的扭曲的结果。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1.行为的习得方式——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由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提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是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他把一只饥饿的小白鼠或鸽子放于一个叫“斯金纳箱”的装置中,箱内设一杠杆或键,如下图所示。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块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此时动物就能吃到食物。斯金纳发现,一开始动物围着箱子乱转,胡乱地啄,偶尔压到杠杆或啄到按键后获得食物。如果重复多次后,动物学会了压杠杆或啄键获取食物,其行为不再是随意的和无目的。
图3-2 斯金纳研究动物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
斯金纳认为,有机体的反应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反应,另一类是操作性反应。前者是巴甫洛夫发现的经典条件反射,即由条件刺激引起反应的过程,可以用“S-R”(即刺激—反应)表示,重点在刺激。操作条件性反射则是首先出现操作反应,然后得到强化的过程,可以用“S-R-S”(操作—反应—刺激)表示,重点在操作反应。如上述实验中,小动物学会了压杠杆或啄键获取食物,是由于其偶然的动作(压杠杆或啄键),得到了良好结果强化(获取食物)。(www.xing528.com)
斯金纳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包括适应性与非适应性的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可以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例如,暴力犯罪行为的产生就可能是个体的暴力行为得到不断强化的结果。
2.强化理论。
(1)强化的类型。斯金纳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正强化是给予有机体希望得到的某些东西,如饥饿的白鼠在压杠杆后给予其食物。负强化是撤销有机体努力消除或回避的东西,如白鼠按压杠杆后撤销对其电击。正强化与负强化都会使有机体相应的行为概率增加,如上述两只白鼠的压杠杆行为都会增加。而能带来强化效果的事件就是强化物。
与强化相对应的是惩罚。惩罚是在有机体发出某一行为后,撤销有机体希望得到的某些东西,或给予有机体厌恶的东西。惩罚的结果是相应行为的减少。如一小孩做出了暴力行为后,其父母给予批评,其再次做出暴力行为的概率就会减少。
(2)强化的安排。根据强化的时间和比率的安排,强化可以分为两大类: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连续强化即每一次正确反应后都给予强化;间歇强化是正确反应后以一定的时间或比率间隔给予强化。间歇强化程序主要有四种类型,并且不同的强化程序会使机体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方式。
第一,固定时间间隔。每隔一定的时间给予一次强化,如隔20秒一次。机体在强化后会出现反应停顿,然后反应速度增加,在下次强化到来之前反应率达到高峰,机体学会根据强化的时间进行反应。
第二,不固定时间间隔。强化出现的时间无规律可循。机体不知何时出现强化,但总有一种就要出现的预想,所以反应速度比较稳定、不出现停顿。
第三,固定比率间隔。当机体每做出一定次数的反应后给予强化,如每反应30次就出现强化。在这种强化条件下,机体做出的反应越多,得到的强化也越多,机体完全依靠自己的反应去控制强化,其反应速度很快。有研究表明,当强化比率为1/4时,机体的反应速度最快。
第四,不固定比率间隔。强化由反应次数所决定,但每次强化所要求反应的次数不一样。机体做出的反应越多,得到的强化也越多,但机体不知道强化的标准,不能完全控制强化,反应速度也很快。
总体来说,按照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几乎有机体的所有行为都可以通过合适的强化过程进行塑造,而已习得的行为亦可以通过合适的惩罚性措施加以消除。行为疗法中的强化疗法就是利用了强化可以塑造行为的原理,厌恶疗法等则利用了惩罚可以消除行为的原理。
(三)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又称模仿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凭借观察学习以简化获得过程,对于发展和生存都是及其重要的。一种社会传递过程不借助一些原形作为文化模式的范例,那是很难想象的。”[11]他认为人的行为存在两种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即“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式学习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式学习均属此类。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是“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通常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班杜拉关注的是后一种行为习得过程,认为相对于直接学习,这种间接习得行为的方式效率高、错误率低,是人类行为学习的主要方式。
班杜拉关于儿童习得攻击性行为的经典实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观察学习。实验中,他将3~6岁的儿童分成三个等组,先让他们观看一个成年男子(榜样人物)对一个如成人大小的充气娃娃做出种种攻击性行为,如大声吼叫和拳打脚踢等。之后,让第一组儿童看到这个“榜样人物”受到另一成年人的表扬和奖励(给予果汁与糖果);再让第二组儿童看到这个“榜样人物”受到另一成年人的责打(打一耳光)和训斥(斥之为暴徒);第三组为控制组,让他们只看到“榜样人物”的攻击性行为。然后,他把这些儿童单独领到一个房间里去,房间里放着各种玩具,其中包括洋娃娃。在十分钟里,实验人员观察并记录他们的行为。结果发现,与控制组儿童相比,看到“榜样人物”的攻击性行为受到惩罚的一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显著较少;相反,看到“榜样人物”攻击性行为受到奖励的一组儿童,在玩洋娃娃时模仿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数量显著较多。班杜拉用替代强化来解释这一现象,认为观察者因看到榜样人物的行为受到奖励(强化),其本人间接引起相应行为的增强;观察者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则会产生替代性的惩罚作用,抑制相应行为。换言之,观察者习得了与行为者相同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从而抑制相应行为。
与传统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不一样,班杜拉反对环境决定论,也反对个人决定论。他提出了“交互决定论”,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认为行为是个体变量与环境变量的函数,即B=f(P,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