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犯罪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干预措施

犯罪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干预措施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潜意识理论潜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基于发现的这些现象,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和压抑概念,并认为心理冲突深藏在潜意识中。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不仅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而且也是一切心理疾患产生的深层基础。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的罪恶感可能会引起犯罪或其他不良行为的发生。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进行操作,现实地解除个体的紧张状态以满足其欲望。

犯罪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干预措施

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以人的潜意识无意识)为研究中心,把心理学的研究带进了人的深层精神世界,为现代心理学展现出一个全新的领域。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包括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等。

(一)潜意识理论

潜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弗洛伊德在早年用催眠术治疗癔病时,发现求助者在催眠状态下会把一些遗忘了的心理创伤事件再现出来,同时伴有生动的情感表露,事后其病状得到缓解,甚至消失。基于发现的这些现象,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和压抑概念,并认为心理冲突深藏在潜意识中。

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潜意识(unconsciousness),也叫无意识,是人格结构最深层的部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个人遗忘了的童年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这些冲动和欲望不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法律所容,往往会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并没有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不仅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而且也是一切心理疾患产生的深层基础。许多神经症(如癔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的病因在于压抑到潜意识内的某些本能欲望、意念、情感、矛盾情绪与精神创伤等因素在作怪。

意识(consciousness)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

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由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但通过努力能够回忆起来的主观经验组成。前意识担负着“检查员”的任务,不允许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意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检查员”丧失警惕时,如做梦,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潜入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对潜意识认识的意义远超过意识和前意识。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潜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潜意识是个体力量的源头,也是性冲动和感情经验的起源。这些潜意识虽然受到压制,但它们不断地为得到自我满足而斗争。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的罪恶感可能会引起犯罪或其他不良行为的发生。弗兰茨·亚历山大(F.G.Alexander,1891~1964)和威廉·希利对一个8岁开始盗窃的惯盗男孩的精神分析中发现,这个男孩的盗窃活动主要是由非理性的、情绪性的和潜意识的动机决定的,而非理性的牟利动机所决定的。在其结论中有如下的分析:①他对母亲有着强烈的寄生性(口唇接受性)依恋;对强壮的哥哥有着强烈羡慕和依赖,在潜意识中,他对哥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被动的女性态度。②他的盗窃是摆脱对哥哥产生的罪恶感的一种手段。他帮助哥哥,为了哥哥而让自己遭受危险,甚至为哥哥而进入看守所,从而消除其罪恶感。③他的盗窃也是对母亲的一种怨恨反应,具有潜意识的意义:“如果你只是对哥哥表示感兴趣和爱,而不对我表示感兴趣和爱,那么,我就当一个犯罪的人,让你丢脸,对你进行报复。同时,如果你不把你的爱给我,也不在我需要支持的时候支持我,那么,我就通过武力和抢劫来获得我所需要的东西。”[4]

这一案例充分体现出了潜意识(包括潜意识的“恋母情结”和潜意识罪恶感)在罪犯进行犯罪活动时所具有的支配力量。

(二)人格结构理论

1.本我、自我与超我。为进一步揭示潜意识的本质,尤其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格差异,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说。

本我(id)是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它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本我是潜意识的,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它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本我是贮藏心理能量的地方,混沌弥漫,仿佛是一口本能和欲望沸腾的大锅。”[5]本我是非道德的,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为人的整个精神活动和人格活动提供能量,强烈地要求得到发泄的机会。本我的活动遵循着“快乐原则”,追求快乐,逃避痛苦。

自我(ego)是意识结构部分,是人通过后天学习和接触环境而发展起来的。本我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学会了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他们逐步考虑后果,考虑现实的作用,这就是自我。自我的活动遵循“现实原则”,它既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又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自我与本我的关系如骑士和马,马提供能量,而骑士则指导马的能量朝着他想去的道路前进。也就是说,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独立存在,然而由于自我联系现实,感知和操纵现实,于是自我能参考现实来调节本我。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进行操作,现实地解除个体的紧张状态以满足其欲望。因此,自我并不妨碍本我,而是帮助本我合理地获得快乐和满足。

超我(superego)是人格中专管道德的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是从儿童早期体验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产生的,即根据父母的价值观,儿童的某些行为因受到奖赏而得到促进,而另一些行为却因被惩罚而受到阻止。这些经验逐渐被儿童内化,当自我控制取代了环境和父母的控制时,超我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充分发展的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超我的活动遵循“道德原则”,主要功能是控制行为,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就像是在外界现实、超我和本我三个暴君统治下的臣民,要满足专横的本我的无限欲求,要应付严酷的现实环境,还要遵循超我的神圣规范。自我在三个暴君之间周旋,力求服侍好它们,而且要使它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病,危及人格的发展。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人格结构的不平衡可能会导致个体的行为与社会现实规范发生冲突,从而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例如,成瘾行为的出现,很可能是由于成瘾求助者的自我比较脆弱或受损。其在处理本我的内驱力上,未能发挥出适当的内在控制,这使得他们必须依赖外在的环境(如酒精及药物)才能满足心理上的需求。随着时间流转,成瘾求助者对这些外在控制的依赖会越来越严重,同时他们的自我也会因此逐渐失去功能。人格结构的不平衡导致个体行为与社会现实规范冲突,典型的有本我力量完全掌控了自我和超我力量畸形发展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中的行为人会不顾现实条件而追求本我欲望的满足,其自我在本我的掌控下,失去了平衡本我与超我、现实的力量,从而不顾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要求而一味满足本能欲望,造成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第二种情况同样也会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例如,神经症犯罪人就有一种惩罚性的超我,其潜意识的愿望是追求法律的制裁。为了追求刑罚惩罚,从而得以减轻其内心的过度道德谴责的压力,其可能会主动犯罪,并在犯罪之后主动投案自首。

2.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自我同时服侍着外界现实、超我和本我三个严厉的主人,而且要使它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因此“它感到自己在三个方面被包围了,受到三种危险的恐吓”,“如果它难以忍受其压力,就会产生焦虑作为反应”。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三种焦虑。第一种是现实焦虑,是人觉察到外部世界中存在的现实危险而产生的焦虑。第二种是神经质焦虑,是担心对本我失去控制而产生的焦虑。这一焦虑不是对本我本身的恐惧,而是害怕本我不分青红皂白的冲动会带来惩罚性的后果。第三种焦虑是道德焦虑,是由于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而产生的焦虑。道德焦虑随着一个人超我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焦虑反映了人格系统的不平衡状态,因此其出现是人格系统不平衡的信号,提醒自我需要采取措施以应对危险。焦虑对人有积极的一面,但是如果焦虑水平过高,持续时间过长,人无法忍受,则会导致精神病症和人格分裂。因此,自我发展了许多保护性的机制以避免或减轻焦虑,这些机制就是“自我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常见的自我防御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压抑(repression)。压抑是自我防御机制中最基本的一种。从清醒的意识中把一切引起焦虑的欲望、冲动排挤到潜意识中去,并使个人意识不到其存在的就是压抑。被压抑的冲动与欲望并未消失,其仍在潜意识中积极活动,寻求机会得到满足。

(2)投射(projection)。投射是把自己真实存在的,但若承认就会引起焦虑的事转嫁于他人。如恨媳妇的婆婆常说媳妇恨自己等。

(3)否认(denial)。否认是指有意识或潜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使人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件。如悲痛欲绝的人拒绝承认亲人的亡故,仍坚持说其未死。

(4)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是指用错误推理使引起焦虑的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

(5)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反向形成是用过分夸大的相反举动来压抑激起焦虑的冲动。

(6)替代(displacement)。替代是因某事物而起的强烈情绪和冲动不能直接发泄到这个对象上去,就将这些情绪转而移到另一对象。如找个“替罪羊”发一通脾气。

(7)升华(sublimation)。升华是把为社会、超我所不能接受、不能容许冲动的能量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能量。(www.xing528.com)

(8)退行(regression)。当遭遇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方式应对当前情景。

(9)固着(fixation)。心理未完全成熟,停滞在过去的某一心理发展水平。

自我防御机制是对付焦虑的非理性形式,其歪曲、掩盖和否认现实,这些方法虽有助于减轻焦虑,但同时也阻碍了人格发展。如果自我不能用理智的方法来消除或减轻焦虑,它就不得不利用自我防御机制。

(三)人格发展理论

1.人格发展的动力。弗洛伊德认为,人体是一个能量系统,其中操纵人格三部分结构运转和作用的能叫心理能。人格获得的能量是一定的,能量可以在人格系统中转移。人格的动力状态是由能量在本我、自我和超我整个人格中的不同分布决定的,而一个人的行为则取决于其所具有的动力状态。如大部分能量被超我控制时,其行为就具有很高的道德性;大部分能量被自我所支配时,其行为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大部分能量还停留在本我时,其行为就具有冲动性。人格所拥有的一切能量都来自本能,是整个人格结构系统的动力基础。

本我所拥有的能量有多大呢?弗洛伊德认为有多少种本能就有多大能量。那么,人到底有多少种本能呢?弗洛伊德认为各种本能归根结底可分为两类: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

一切与生命保存有关的本能都为生存本能,与生存本能相对应的一切心理能量称为“力比多”(Libido)。在研究早期,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等同于性本能的能量,但其后期作了修正,扩大了“力比多”外延,包括了饥饿、渴等所有与生命延续有关的本能能量。

在早期,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只有生存本能,但在目睹第一次大战中人类的残酷血腥暴力之后,其提出了死亡本能作为生存本能的补充。他认为人类的攻击、破坏欲望是死亡本能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的攻击和破坏行为是本能的外化。死亡本能是原始的毁灭他人也是自我毁灭的冲动。死亡本能可以派生出攻击、被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死亡本能指向机体内部时,会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而当它指向外部世界时,则会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犯罪行为。

2.人格发展的内容。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是以其泛性论思想为基础的,他认为人格发展和性心理发展是同一过程。他认为,性欲的发展,根源在于身体的紧张状态,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部位,称为动欲区。动欲区在发展早期是不断变化的,据此,他将人格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五个时期。

在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与性有关的特殊的矛盾冲突,人格的差异与个人早期发展中解决性冲突的方式有关。如果某一时期的矛盾没有得到顺利解决,性的需求没有满足或过度满足,儿童就会在以后一直保持这个时期的某些行为,即“停滞现象”。“停滞”与“退行”紧密联系,“退行”是指当个人受到挫折或焦虑时,他就会返回到早期发展阶段,出现幼稚行为,如哭泣、抽烟、酗酒等。一个人一旦发生退行现象,他总是倒退到他曾停滞的那个发展阶段。

(1)口唇期(Oralstage,0~1岁):动欲区是口唇。在口唇阶段的初期(0-8个月),快感主要来自唇与舌的吮吸活动,吮吸本身可产生快感。“停滞”在口唇阶段初期的人可能会从事大量的口唇活动,诸如沉溺于吃、喝、抽烟与接吻等,这种人的人格被称为口欲综合型人格。在口唇期的晚期(8个月~1岁),体验的感受部位主要是牙齿、牙床和腭部,快感来自撕咬活动,“停滞”在口唇阶段晚期的人会从事那些与撕咬行为相等同的活动,如挖苦、讽刺与仇视,形成口欲施虐型人格。

(2)肛门期(Analstage,1~3岁):动欲区在肛门区域。在这一时期,儿童必须学会控制生理排泄,使之符合社会的要求。在肛门期,快感主要来自对粪便的排出与克制,如果这一时期出现停滞现象,可使人格朝着慷慨、放纵、生活秩序混乱、不拘小节或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吝啬、整洁这两个方向发展,形成“肛门排泄型”或“肛门滞留型”人格。

(3)性器期(Phallicstage,3~6岁):动欲区在生殖器区域。它是弗洛伊德发展阶段理论中最复杂和争议最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最显著的两个行为现象是“恋亲情结”和“认同作用”。恋亲情结因儿童性别的不同有“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之分。男孩子到了这个年龄,一方面,会开始对自己的母亲产生一种爱恋的心理和欲求,同时又有消除父亲以便独占母亲的心理倾向。在另一方面,男孩子由于上述的一些想法而产生“阉割恐惧”,害怕自己的性器会被父亲割掉。为了应付由此产生的冲突和焦虑,男孩子终于抑制了自己对母亲的占有欲,同时与自己的父亲发生认同作用,学习男性的行为方式,这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化极为重要。弗洛伊德认为,与此类似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反应也在女孩子身上发生,这就是所谓的“恋父情结”。女孩子最后也与母亲发生认同作用,而开始习得女性的行为方式。

(4)潜伏期(Latentstage,7岁至青春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对性器的兴趣逐渐消失。这种情形的发生可能与儿童因年龄增大而其生活圈也随之扩大有关。儿童到了这个年龄,他们的兴趣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身体,其对外界环境也逐渐有了探索的倾向。因此,这个时期的行为少有与身体某一部位快感的满足有直接关系。

(5)生殖期(Genitalstage,青春期以后):到了青春期,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于是进入人格发展的最后时期——生殖期。在这个时期,个人的兴趣逐渐地从自己的身体刺激的满足转变为异性关系的建立与满足,所以又称为两性期。儿童这时已从一个自私的、追求快感的孩子转变成具有爱异性权力的、社会化的成人。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时期如果不能顺利发展,儿童就可能产生性犯罪、性倒错,甚至患精神病。由于弗洛伊德重视早期经验,所以他对潜伏期和生殖期没有进行较多论述。

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当成人的变态心理和心理冲突的外化并与社会规则冲突的时候,就容易产生犯罪行为。

(四)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说

1.症状的意义。弗洛伊德研究的主要心理障碍是神经症。他认为,神经症的症状都有其各自的意义,都与求助者的内心生活有一定关系。“神经症的症状是性的满足的代替物。症状既可以达到性欲满足的目的,也可以达到禁欲的目的。”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症状是被压抑到潜意识(无意识)中的欲望寻求满足的曲折的表现,是压抑与被压抑的两种势力相妥协的结果。也就是说,当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得不到真正的满足时,其就以症状的形式得到某种替代性的满足,由于症状并不是本能欲望赤裸裸的实现,因此超我也就不予以干涉。

2.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说。精神分析说认为,焦虑是理解神经症的关键所在。

根据人格结构理论,本我中的本能欲望和冲动无时无刻不在寻求满足和表现,而自我同时要协调本我、超我及现实这三方的利益,必然要对寻求满足的本能欲望与冲动加以压制。当自我足够强大时,心理防御机制中的压抑机制能够获得成功;但当自我力量不足以压抑强大的本能冲动时,就会产生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为解决这一冲突,自我会采用心理防御机制对本能冲动予以化装或扭曲,使之以神经症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使力比多得以宣泄,也使自我避免了焦虑。

由于自我所恐惧的本能冲动处于潜意识领域,其难以察觉到正处于潜意识领域中的意识,并知悉其恐惧的真实对象,因此自我所体验到的焦虑是一种“莫名的恐惧”,而这种焦虑又被神经症的症状所取代,因此求助者是无法意识到症状的原因所在的。通过精神分析的治疗,求助者找到病症的真正原因,才有消除症状的可能。

3.早期经验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认为,个体的心理问题都有其童年期的根源。尤其是个体0~6岁的经历被视作是个体后来产生心理冲突的源头。具体来说,精神分析治疗者认为求助者不能自然地给予和接受爱,在认知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如生气、怨恨、愤怒、仇恨、敌对等情绪时存在困难,不能把握自己的生活、解决独立与依赖之间的矛盾,难以脱离父母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既需要亲密感又害怕和他们亲密,在自我性别认同上存在困难,在性方面有罪恶感等,都有其早期经历的根源。

当然,有观点认为精神分析学只注重过去经历,“像考古学家一样在挖掘过去的东西”,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精神分析同样关注求助者当前的状况。正如洛克(Locke,1961)提出的:“精神分析团体治疗就是在过去和现在、现在和过去之间来回切换……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治疗师要把握好时机,通过对过去经验的挖掘来体察目前的状态与过去的联系,发现过去的创伤事件对后来个体病态行为模式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