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使中国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清政府战争费用、赔款全部压在广大人民身上,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使广大人民求生无望。清政府治国治军的洋务派主张吸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和技术治国治军,与封建顽固派的矛盾突出。在西太后同外国侵略者勾结下的政变中,太平天国屡遭镇压失败了,而资本主义侵略步步深入,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城市手工业破产,自然经济解体,洋务派兴办的军工业和民用企业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了。特别是中法战争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主张变法,“百日维新”似乎给清政府注射了强心剂,中国有希望了。但在以西太后为代表的封建顽固派的政变中,一切都成了泡影。同时,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要的不是中国的强大,而是中国的财富,岂能容忍中国的兴旺。于是乎出现了以下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新的不平等条约。
1864年,新疆地区爆发了回族和维吾尔族人民反清起义。境外中亚浩罕国勾结我国喀什封建主,趁机侵入新疆南部,建立“哲德沙尔汗国”,俄、英两国怀着侵略之心先后予以承认。沙俄在1871年派兵直接占领当时新疆首府伊犁及其附近地区,激起新疆各族人民反对。1876年清政府中坚决主张收复失地的大臣左宗棠率兵西出嘉峪关,征伐伪政府阿古柏。清军入疆受到各族爱国人民的欢迎和支援,在“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先取北疆,后攻南疆。1877年阿古柏势穷力竭,服毒自杀,粉碎了俄、英侵略者企图利用伪政府分裂我国西北边疆的阴谋。左宗棠督军收复新疆的爱国主义行动,不仅保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对北方防御也有重要作用。但是,沙俄仍然霸占伊犁地区,不但不撤军,反而继续增兵,还调军舰到中国沿海示威。此时,清军挟新胜余威,重兵压境,使俄国失去“代收”的借口,为中国收回伊犁的外交斗争创造了有利形势。后来,经清政府与沙俄交涉三年,于1881年2月在圣彼得堡签定《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了伊犁,但被沙俄强行割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19世纪中叶,英、法两国分别武装占领了缅甸、越南的南部,同时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我国西南边疆。英国为了抢先进入云南,1874年派军官柏郎率领200多人武装“探路队”以“游历”为名,从缅甸北上,英国驻华使馆翻译进入云南入缅迎接,但均没有照会云南地方政府。英“探路队”进入云南时,公然开枪打死群众,当地人民奋起反击,打死了翻译,赶走了“探路队”。后来中英双方在山东烟台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承认了英国提出的所有无理要求。其中,允许英国人可进入我国西藏。1885年,英武装企图入藏,遭藏族同胞阻止未能得逞。1888年3月,英武装由印度进攻西藏,遭藏族同胞打击而伤100多人,但在增兵后占领我隆吐山地区。正当藏族同胞奋力反击时,清政府却派人与英国人议和,于1890年签订了《中英全文藏印条约》。英国人强占了隆吐山、热那、咱利一带,辟为商埠,赋予不纳税特权。从此,英国以印度、缅甸为基地不断扩大对我云南、西藏的侵略,打开了我国西南边疆的大门。
3.中法战争与冯子材抗法
同英国人一样,法国人一直觊觎中国西南地区,多方探寻前往云南的通道。在占领越南后,以其为基地,于1883年12月,法军向驻在越南山西的清军和黑旗军发动进攻,中法战争爆发。清军统帅怯懦、主动撤军,留下黑旗军这支以前抗清的农民军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被迫撤离。法军则乘势占领,取得有利形势后,与清政府谈判签订《中法简明条约》,迫使清政府承认法国占领越南,要求清军撤出越南。但当清军撤退期限未到时,法军主动炮击清军阵地,清军反击。法国便以此为借口,把台湾选作勒索赔款的抵押品。8月初,法军炮击台湾基隆,海军陆战队登陆,在基隆守军全力反击下,法军伤亡百余人,退回海上。尔后,法国舰队驶往福建,对福建发起攻击,而清政府特别是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获知法即日开战,而向下级封锁消息,致使福建水师仓促应战而覆没,马尾造船厂被炸。8月26日,清政府被迫对法正式宣战。同时,东南沿海和云南人民立即掀起了抗法斗争的怒潮,旅居美、日、古巴、新加坡的爱国华人纷纷捐款、支持祖国抗法。台湾、福州军民奋力反击,挫败了法国舰队。在中越边境上,法军占领了镇南关,广西边境危急的时候,70多岁的广西军务邦办冯子材来到了镇南关,团结各军将领,整顿清军,修筑工事,奋力打击法军。当阵地危急时,冯老将军手持长矛,身先士卒,带领将士冲入敌阵,与法军展开肉搏,压倒敌人,并乘势反攻,使法军丢下1000多具尸体逃跑了。这就是当时的镇南关大捷。云南方面也奋力反击。法国失败了,法国人民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迫使法国内阁辞职。这种形势对中国非常有利,清政府却不想利用中法战争的胜利打击侵华列强,而却跑去和法国人求和,签订了承认法国保护越南、打开中国西南门户、丧权辱国的《中法条约》。
日本侵略台湾 明朝爱国将领郑成功赶走了荷兰人,郑氏子孙归顺清政府,台湾回到祖国大家庭里来了。但这个宝岛却成为美、日侵略的目标。1867年,美国曾派舰队侵台登陆,但被我高山族同胞击退。美国便改为支持日本侵略台湾。日本18世纪70年代初刚刚开始明治维新,不敢贸然侵略中国,但在美国的支持和军事援助下,于1874年5月在台湾琅桥登陆,遭到打击。后来清政府加强台湾海防,对日本不利,美国立即出来调停,中日签订《北京条约》,日本侵略目的没有达成,但将中国的友好邻邦琉球国吞食,改为日本冲绳县,现为美军在亚洲的军事基地之一。
中日甲午战争开始 日本明治维新后,积极学习欧洲列强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但其自身资源、市场有限,束缚着经济的发展,急需向外开拓殖民地、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为实现其扩张侵略的政策,建立了一支拥有6万多人常备陆军和排水量6万多吨的海军,朝鲜、中国东北和台湾也就成为侵略的首要目标。日军首先利用我友好邻邦朝鲜国内矛盾,引诱清政府出兵,尔后以保护侨民为由在仁川登陆,占领汉城。清军撤军后,日军不但不撤军,反而增兵,中日战争一触即发。清王朝在进行主战与主和的较量时,日本在朝鲜掳胁国王,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日舰用鱼雷炸沉中国援军商船,截击境内清军,8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因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史称“甲午战争”。8月初,清政府各路援军齐集平壤。因“战功”升为前敌统帅的逃将叶志超,不做抗敌准备,反而大摆宴席,吃喝玩乐,在9月15日日军攻击平壤时,他又丢弃大批军火、粮食逃过鸭绿江,而清军总兵左宝贵战死在城上,平壤失守了。(www.xing528.com)
黄海大战 9月中旬,完成护送援军任务的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领兵舰12艘,由鸭绿江口准备返航时,在黄海海面发现悬挂美国国旗的日本舰队,遂启航迎敌。其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弹尽粮绝、兵舰受伤的情况下,指挥兵舰开足马力冲向日舰,但因中雷,为国捐躯。双方在黄海海面激战5个小时,日本舰队不支而首先退出,北洋舰队返航旅顺,势均力敌、损失相当。但李鸿章为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山东威海,不准出海迎敌,从此便埋下了被动挨打、全军覆灭的祸根。如果你看过《北洋水师》电视连续剧,你会了解到清朝海军曾是亚洲的强大海军,但在西太后挪用海军军费建颐和园后,因无力更新装备而走向衰落。
日军进占辽东 朝鲜境内中日战争结束一个月,日军分两路大举进攻中国辽东。东路日军渡过鸭绿江,攻占丹东、凤凰城、海城等地。防守清军除聂士成部与日本有激战外,其他各部不战自逃。西路日军在辽东半岛东岸花园口登陆,进攻大连、旅顺。旅顺是北洋海军重要基地,建有炮台和船坞。大连也备有大炮120余门,军资储备充足。但由于旅顺、大连守军主力东调增援,留守清军多畏战,除总兵徐邦道部迎敌外,其它先行逃退。11月下旬,大连、旅顺相继失陷,而英雄爱国的旅顺人民为保卫自己的家园与日军进行了搏斗。而日本侵略者对旅顺人民进行了4天的大屠杀,全城只有掩埋尸体的36人幸免于难。旅顺人民为纪念死难同胞,在战后修筑了一座“万众墓”,并永远铭记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威海保卫战 旅顺、大连失陷,辽沈震动,北京受到威胁,清政府准备投降。而日本一方面表示同意谈判,一方面调动陆、海军发动新的侵略。1895年1月,日本陆军在胶东半岛莱城湾登陆,切断北洋水师的退路,并以海军舰炮封锁威海海口。清军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坐困港内,但英雄的北洋舰队官兵坚持抗击。后在日军占据威海炮台、直逼港内清军兵舰时,丁汝昌下令移泊刘公半岛海面,以舰炮当炮台打击日军。最后弹尽粮绝,丁汝昌突围无望、拒绝投降、自杀殉国,而外国教习马格里浩威和民族败类道员盗用丁汝昌名义投降。到此,清政府经营16年的北洋水师,在李鸿章为保存实力而“避战求和”的指导下,全军覆没。这支强大的舰队,虽有黄海大战的雄风,但在封建王朝卖国求和的政策下,留给后代的永远是对爱国英雄的赞歌和遗憾!北洋水师!
《马关条约》与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 在威海保卫战的同时,清朝湘军出关,五攻海城均未奏效,而日军却先后攻占牛庄、营口,帮办军务吴大承弃守田庄、逃回关内,至此辽东半岛全被日军占领。日军又占领我台湾海峡澎湖列岛。此时,赴日议和的全权大臣李鸿章,特聘美国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参加对日谈判。而美国是支持日本对华发动侵略战争的伙伴,正好有一个插手中日谈判,为日本捞取利益的机会。结果是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大肆讹诈勒索,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中国历史上最不平等的《马关条约》,除赔款等不平等条款外,最突出的是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含钓鱼岛)、澎湖列岛全部割让给日本。沙皇俄国眼看日本通过《马关条约》从中国夺走辽东半岛,便一面联合德、法两国对日本施加压力,一面调动兵舰在日本、中国海面集结。日本因中日战争耗尽储备,无力抗俄,只好对俄、德、法让步,而答应中国以3000万两现银赎回辽东半岛。割让台湾的消息传出,台湾人民奔走相告,聚哭于市,可清廷却命令台湾官员“内渡”,并派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前去办理交割手续,而日本人在李经方未到台之前,派近卫师团在台岛登陆,占领台湾。被清政府出卖、被日本统治奴役的台湾同胞,纷纷组织起来,反对割让台湾,抗击日军,在最初5个月里曾打死打伤日军3.2万人,为保卫祖国的宝岛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
5.八国联军进北京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和战后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使帝国主义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走向激化。终于于1900年爆发了以农民为主、以反洋教为特点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其中山东、河北交界地区的义和拳最为活跃。清王朝统治者西太后,对此则采取“剿抚兼用”的政策。但美、英、法、德四国公使联名照会清政府,限期两个月剿灭义和团。5月,义和团逼近京津;6月初,美、英、日、俄、法、德、奥、意等八国侵略军先后乘兵舰抵近塘沽口外,部分开始登陆,其中400名侵略军已乘火车开进北京,“保护”使馆,其它1500人陆续到达北京。义和团听说侵略军驶往北京的消息,把津京铁路拆毁了,并于18日对被困在廊坊车站的侵略军发起攻击,致使侵略军乘火车进入北京的希望破灭。6月中旬,侵略军向驻守在大沽口炮台的天津镇总兵罗荣光发出限时交出炮台的最后通牒,遭罗荣光严词拒绝后,开始炮击大沽口并登陆。大沽口清军奋力反击,在腹背受敌时,弹药库中弹爆炸,大沽炮台沦陷,罗荣光自杀殉国。但大沽口的爱国将士却用鲜血击伤了敌舰6艘、打死打伤侵略军200多人,谱写了爱我中华的新篇章。
6月,北京形势骤变。6月8日,义和团在北京城外举行反帝大示威;11日在天坛杀死日本使馆书记生;13日美军士兵公开射击义和团团民,从此便发生了在北京城内焚烧外国教堂的事件;19日得知大沽口炮台失陷,西太后照会各国使馆24小时下旗归国;20日德国公使被清军士兵打死;21日清政府以光绪帝名义正式对外宣战。6月13日,俄军强攻天津东站;6月17日下午联军400人由此北上援救;6月18日,义和团包围天津东站,打死500多俄国士兵;6月21日,天津聂士成率清军加入战斗;6月27日另一支义和团进入天津;7月3日联军战败退回天津租界;7月6日,义和团张德成部进攻租界;7月13日,天津沦陷,清军主力退出北逃;7月14日,天津沦陷,联军进城开枪放炮,打死许多天津市民,尸体堆满几里长街;7月22日,西太后派人讲和;8月初,八国联军2万人进犯北京;8月9日,原四川总督李秉衡率军遇到联军溃不成军而忿恨自杀;8月13日,联军占领通州;8月13日夜,联军攻入北京;8月15日,西太后改扮农妇带领皇帝老儿、王公大臣逃出北京城,尔后经居庸关、大同、太原,逃奔西安,而北京城义和团与敌人进行巷战后,悲忿离京返回农村。占领北京城的侵略军,洗劫中国珍贵文物,盗窃中华文化图书,烧杀奸淫,令人发指。同时,沙俄于7月派出17万军队分五路侵入我国东北,10月占领东北主要城市和铁路线,并在海兰泡和江东64屯制造骇人听闻的大惨案。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都想扩大自己的在华利益,便存在着矛盾。争论战后利益分配的同时,各国继续向北京增兵。当各国争议不休时,美国国务卿海约瀚第二次向各国宣布“门户开放”政策,主张保持各国在华已有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并相互开放;“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保存西太后政权,但其必须承认各国提出的一切要求。10月间,各国接受了这个政策。1901年9月7日,奕匡、李鸿章奉西太后懿旨,与英、日、俄、法、美、德、奥、比、意、西(西班牙)、荷(荷兰)等11国公使正式签订“和约”。因那一年是农历辛丑年,史称《辛丑条约》。条约主要内容:一是赔款,当时中国人均一两白银,计4500万两;二是只准外国驻兵,不准中国设防;三是不许中国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四是惩罚与谢罪等。从此,清政府便成了洋人朝廷。
经过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进占北京等一系列反抗侵略的斗争后,清政府虽然进行了旨在强国的国防建设,甚至是社会改革,但国防建设名存实亡,终因文官爱钱,武官惜命,列强终于把中国瓜分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