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华民族和和睦睦地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是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执行深得民心的民族政策的结果。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中华大家庭中的成员,是平等、互助、互爱的兄弟关系。然而,在封建社会,却没有今天中华大家庭的和睦气氛,时常伴随着华夏民族抗击周边外族侵略的民族国防之歌。
秦朝“南攻北守”的国防方针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创立了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军事领导体制,建立了以车、步、骑、舟师诸兵种混合编制体制,实行了按年龄征兵的兵役制度和“禄、官禄抟出于兵”的军爵制,为秦王朝国防建设创造了条件。
秦统一中国,确定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央政权,促进了汉族与周边民族的联系。同时,北方匈奴族最为强大,系北狄诸族融合而成,占有秦、赵、燕故地以北地区,屡次企图侵入黄河中游平原,以改变其民族生活环境;西北羌族各部落,同秦朝有联系,也时有冲突;东北东夷各部,战国时燕曾筑长城抵其入犯;东南沿海为百越之地;西南邻西南夷各部。国家统一后,大规模内战已结束,而与周边民族间军事矛盾突出。秦王朝针对当时北强南弱的边族形势,采取了南攻北守的国防方针,即南攻百越、北逐匈奴。
秦朝长城 为实现南攻北守的北逐匈奴的国防方针,秦朝建设了主要用于抵抗北方匈奴侵略中原的国防工程设施,其中以长城最为宏大。秦朝经过蒙恬率军北逐匈奴后为防其日后再犯,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为此秦廷征调大批人力在秦、燕、赵长城的基础上,修筑改造,连接成为一条绵延五千余公里的“万里长城”。她西起临洮(今甘肃泯县)、北到九源(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东沿河北围场,辽西赤峰、阜新一带到达渤海海岸,形成了秦朝北部牢固的国防屏障,并对秦朝以后抗击北方外族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修建长城外,还修筑了由国都咸阳直达边境各郡的直道、驿站等设施,以便在匈奴南犯时,保证秦军迅速到达边境各郡迎击匈奴,平时传递官府或军事文书等。(www.xing528.com)
秦朝南攻“百越” 为了实现南攻北守的南攻百越国防方针,秦始皇派尉屠睢率50万大军攻击百越诸国。百越地处边境,大致相当于今浙江、江西、湖南诸省南部省界与福建、广东、广西交界地区。秦军针对高山峻岭、人烟稀少、道路不便的地形,采取分进合击的作战方案。一路沿今江西东进,战瓯、闽,建闽中郡;两路经今南昌、长沙,进入今广东,攻扬越;两路进广西,击扬越,先后在两广建郡县。进攻百越的秦军,遇到了顽强抗击,加之山高路远,粮草不济,一度出现危境。后来,秦军沟通湘江、漓江之间的水道,解决军粮运输、增派援军后,苦战而征服百越。此后百越各族与汉民族日益融合,而成为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对中国历史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统一后的秦王朝对人民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秦二世继位后更是变本加厉,从而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出现了项羽与刘邦争天下的局面,最终刘邦建立了汉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