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生互动
两种类型: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群体的互动。
三种形式: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思维碰撞。
2.生——生互动
两种类型: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互动,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 ,
两种形式:合作式;竞争式。
3.生——自互动
指学生个体内部的“自我”与“客我”的对话。(核心是学生内在的认知系统与动力系统的有机统一),表现为在自我意识支配下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相偕互动。
4.生——境互动(www.xing528.com)
即人与环境(含自然社会、学校、家庭、教学媒体等)之间的互动。
互动形式与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可大大提高教育活动的效能。
学校教育活动可分为学科教学(含德育目标)活动以及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无论何种教育活动,在“互动”中,通过主体的践行体验和体悟,实现主体从“被动”→“主动”,进而再从“主动”→“能动”的两次飞跃,是互动真正的机能之所在。
就教学而言,我们倡导教学过程人格化。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已普遍认可了“智力存在人格的总体之中”的命题;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在于将“为人”的学问视为中国智慧的核心,所谓“道德文章”、“先立乎其大者”。因此“修身之道”成为千百年来文人所推崇的匡世之学。至于求德和求知的内在统一性,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就有阐述。他认为每一个人欲达道德之善必先求道德之真,道德之志始于探求道德之真:“真欲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志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据此,求德、求知相偕合一。
学校是培养人的,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思想品德、智能、技能、知识、情感意志、个性行为、体魄等都应该得到发展成长。
课堂教学,以其强大的时空占有量理所当然应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认为,在教育目标(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统率下,教学目标应以引导学生学会发展,尤其是学会自我发展为其根本目标,认真地处理好教学中学生所要学习的课题或实践的课题与学生自我发展现有水平之间这一基本矛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