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课堂,是讲台上,老师向学生侃侃而谈,分享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是座位上,学生向老师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是教室里,每个人的思想碰撞,迸发出激烈的火花。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人,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这样效果会比用强硬的手段逼着学习会好很多。比如,教师在授课基础上,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知识,可以引起学生兴趣,觉得这门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此外,教师应多与学生“闲谈”,这里的“闲谈”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与他们讲述自己的经验。因为十几岁的学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并且在这个时期,他们已经有些自己的想法,他们很愿意倾听别人的故事,这样的课堂是我喜欢的。
学生是课堂的聆听者,但他们常常不把自己当参与者,其实,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有时候教师课堂上的开放性问题,就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与是非对错,全看学生个人的理解。通常这种问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当众发言的能力,但却总是在一片寂寞声中,由教师的总结草草收场。这体现了学生的不自信。也许是从小的教育使学生惧怕严肃的课堂,变得不敢发言,但该表达的时候就要勇于表达,这样教师才能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学生的掌握程度,指出问题。如果每个学生能积极参与进课堂,我想这会是我喜欢的课堂。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非常重要。在一个问题上,两个人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事。学生大可不必因为教师的高高在上而不敢提出异议。有哪个伟大的发现不是经过反复激烈地质疑、反驳、讨论而得出最接近真相的结果的?连爱因斯坦自己也曾推翻自己的研究《狭义相对论》,从而推出更受推崇的《广义相对论》。如果课堂上每个人能勇于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并一起讨论,我想这会是我喜欢的课堂。(www.xing528.com)
课堂由教师与学生组成,没有哪一方是课堂的主宰者与被主宰者,两者互相融合,甚至是角色互换,才能组成一个地位平等的和谐课堂。这就是我喜欢的课堂。
高一(6)班 赵鸿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