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长教育改革:评价引领现代化

校长教育改革:评价引领现代化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是高中教育,强调基础性、选择性、现代性,新高考改革强调了基础性、选择性,缺乏的恰恰是对现代性的引领。浙江的高考,从高二开始的学业水平考、等级考、高考,总计下来有二十多次考试,大大加重了师生的负担,占据了高中三年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空间。

校长教育改革:评价引领现代化

世界基础教育的走势是走向现代化。尤其是高中教育,强调基础性、选择性、现代性,新高考改革强调了基础性、选择性,缺乏的恰恰是对现代性的引领。

首先,新的高考制度强化了基础性,浙江方案中,语文、数学、外语按分数计算,3×150分=450分,外语可以考两次,合格考必须合格才能参加等级考,理论上每个等级考都可以考两次,等级考每科100分,折成20等次,3分一等(40-100分)。第一,从根本上说它还是知识考核系统,主要考查的还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运用情况,按照布鲁姆和霍尔森的六种认知能力分类法,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新高考考查的主要是基础性能力,记忆、理解、应用,而分析和评价才是高层次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是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说高水平的思维和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考查,考查的只是一套知识系统,是大量刷题就可以应对的低阶思维能力,不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高阶能力系统。第二,高频次的考试,是对旧有的一套知识系统的进一步的强化,考的是那些旧知识、旧内容,方式也是旧方式,不但没有改变,反而高度强化。浙江的高考,从高二开始的学业水平考、等级考、高考,总计下来有二十多次考试,大大加重了师生的负担,占据了高中三年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空间。大量的考试是对旧有知识体系的强化考查,用考试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学秩序也被频繁的考试切成了碎片,使教学失去了应有的稳定性和系统性,大大削弱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间和空间。中国基础教育的长板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扎实,两次PISA测试上海学生在数学、科学、阅读三方面无论单科分数还是总分都遥遥领先,本身就说明了这点。

新的考试制度,由于大量而频繁的考试,使我们的长板更长,短板更短,教材是旧的,知识是陈旧的,考查的方法也是旧的,考核的主要是一套知识体系,占用了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空间,在这样一套系统的基础上提高选择性,就算不被应试教育功利化,这样的选择也缺少基础教育的现代性。第三,它使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实际上落空,高中生拥有的时间是恒定的,用一套知识系统的应试将其填满,还哪有时间和空间去研究、去思考、去创新、去修身?

高中教育的现代性并不神秘。

首先砍掉现有的知识总量的五分之三,现在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信息技术都要大量精简,课时要大大减少,难度也要大大降低,同时评价考试的分值也要缩减到五分之三,这样对应起来才有实际的效果。

其次,将现代的选修课列为必修课,不仅学习过程有要求,而且将其列为考试范围。(www.xing528.com)

1.设学科综合课程,现代科技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从分科走向综合,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地带往往是创新发生的地点,多学科的融合成为一种趋势,所以要培养专门教综合课程的老师,编写专门的综合课程教材,开设专门的综合课程,开展系统的学科综合教学,高考中纳入综合科目的考试,这样才能弥补分科教学之不足,提高高中教育的现代性。

2.编写各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将最前沿的未解问题汇编成教材。比尔·盖茨的中学母校的最大特色就是把全世界最新科学成果介绍给学生,才有比尔·盖茨这样的创新人才的出现。

3.把科学研究方法系统地教给学生,并在此基础上严格地培养学生根据兴趣选择课题,个体或者小组合作展开一个系列的研究过程,最后写出一份像样的研究报告,最好能够有一项或者几项研究成果获奖,此奖项正式列入高考招生评价系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教育的特点是考试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改革要投其所好,构建一个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多元化、多样化的考试系统,从制度上保障学生思考、反思、评价、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最终以现代的能力考查系统取代目前的知识考查系统,基础教育的现代性就会真正地体现出来,走向教育现代化不再是空话。

教育部已决定将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内容纳入中小学教材,迈出了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