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生态学基础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生态学基础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身处北京的幼儿园,从幼儿园内部结构、环境布局,到教育内容等,都可以融入丰富的老北京生态资源;一些农村或近海幼儿园对胶泥、秸秆、鹅卵石、海产副产品的运用,就是利用生态资源创设生态环境。这一举动就是积极、主动的生态环境创设,也是大教育观、大环境观的具体实践。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生态学基础

国人对环境生态与自然意境的追求,承袭了传统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中国有句古话:“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福地,即是自然优美、文明丰饶的环境。这句话提出了环境要求,描绘了一幅自然天成的美好景象;福人,是指勤劳智慧,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它强调了人在利用环境、管理环境、美化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表达了美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在于人与环境之间积极、良性的互动,深刻揭示了人地相融之道。

人类发展生态学是研究人类行为与其生存环境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科,是关于人、环境、发展要素间多向交叉关系的研究,并从人类个体在其所处生态环境中的行为,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对于人类个体行为方式的影响两个方面展开。它对各个领域和环境创建产生着重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以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视角,审视和创设幼儿园教育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出发点和具体内容,要基于幼儿园所处的生态环境,为幼儿的生态型成长创造机会,体现生态中的人类行为与环境作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并付诸实践。幼儿园利用周边的生态环境正是对自身所处生态环境的亲近和尊重,就是有效利用环境支持幼儿的发展。比如,北京胡同不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而且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它记载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浓郁的京城文化气息蕴含其中。身处北京的幼儿园,从幼儿园内部结构、环境布局,到教育内容等,都可以融入丰富的老北京生态资源;一些农村或近海幼儿园对胶泥、秸秆、鹅卵石、海产副产品的运用,就是利用生态资源创设生态环境。幼儿对生态环境的关切,观察欣赏动植物,关照养护动植物,又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与自然和谐悦纳的行为与习惯。

社会生态理论把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体生物因素相结合,认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共同构成了社会生态系统,个体的发展就发生在这些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之间的环节系统中。这一理论对于教育的启示在于,作为中间系统的幼儿园教育相对于微观系统而言具有更大的交互作用性,是一种更具教育价值的生态因素,教育者应当在环境创设方面做出更为积极的工作,为幼儿提供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机会,激发幼儿主动活动的意愿和行为,期待通过系统的整体平衡,求得幼儿个体的良好发展。若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地将间接环境的生态内容与资源,建构到幼儿园环境之中,或走出幼儿园进入更大的生态系统,就意味着增强了幼儿与更多生态系统的沟通与互动。这一举动就是积极、主动的生态环境创设,也是大教育观、大环境观的具体实践。

[1] 姚利民. 中外教育家论教育环境[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1) .

[2] 陈秀云柯小卫. 幼稚教育[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2—113.(www.xing528.com)

[3] 陈帼眉. 学前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70—76.

[4] 楼必生屠美如. 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4.

[5] 张奇. 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46—150.

[6] 图片选自《家居廊》,200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