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尔·阿尔法克斯·阿西斯:《德罗伊森历史理论中的“现时代史”》,吕和应译,载于《新史学》第11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3年。
安克斯密特:《“在场”与神话》,马明译,《江海学刊》2010年第6期。
安克斯密特:《在场与表现:当代美学理论对于历史表现的启示》,张骏译,《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柏悦:《“兰普莱希特争论”初探》,《史学史研究》2015年第4期。
陈新:《20世纪早期的德国史学:一种目的论解释》,《江海学刊》2007年第3期。
邓晓芒:《康德历史哲学:“第四批判”和自由感——兼与何兆武先生商榷》,《哲学研究》2004年第4期。
冯庆:《赫尔德:启蒙与启示之间》,《诗书画》2016年第3期。
何兆武:《一条通往康德体系的新路——读〈论优美感与崇高感〉》,《学术月刊》1995年第1期。
贺五一:《伊格尔斯访谈录》,《史学理论研究》2013年第4期。
胡昌智:《译介朵伊森书评〈提升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台大历史学报》2013年第51期。
海登·怀特:《旧事重提:历史编撰是艺术还是科学》,陈恒译,载于陈启能、倪为国主编:《书写历史》(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金寿铁:《论康德普遍史理念》,《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景德祥:《德国历史主义学派的评价问题——兼评伊格尔斯著〈德国的历史观〉》,《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康德、哈曼:《康德与哈曼往来书信集》,李秋零译,《宗教与哲学》2013年第二辑。
德怀特·李、罗伯特·贝克:《“历史主义”的五种含义及其评价》,焦佩锋译,《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9年第7辑。
李孝迁:《中文世界中的兰克形象》,《东南学术》2006年第3期。
李勇:《鲁滨逊“新史学”的学术渊源》,《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www.xing528.com)
李永刚:《启蒙运动与浪漫主义视域中的“历史主义”》,《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陆月宏:《“历史理性批判”与历史主义危机》,《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期。
吕和应:《20世纪历史哲学中的兰克形象》,《世界历史评论》2014年第1卷第1期。
彭刚:《克罗齐与历史主义》,《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
壬首贞:《浅谈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理论界》2010年第11期。
壬亚平:《结构史学与德国中世纪史研究》,《世界历史》2015年第1期。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历史主义的由来及其含义》,壬晴佳译,《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1期。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学术与诗歌之间的历史编撰:对海登·怀特历史编撰方法的反思》,陈恒译,载于陈启能、倪为国主编:《书写历史》(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历史学家面对战争》,张旭鹏译,《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乔治·伊各斯:《介于学术与诗歌之间的历史编纂——对海登·怀特历史编纂方法的反思》,壬贞平译,《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4期。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重新审视历史进步观念》,张文涛译,《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从后(后)现代主义视角看历史学的利与弊》,詹霞译,《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张晶萍:《20世纪上半叶兰普雷希特“文明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1期。
张文杰:《20世纪西方分析或批判的历史哲学》,《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
卓立:《历史主义与“如何是”》,《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