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孙军[2]南犯,薄江宵济,首都震撼,栖霞沦为战地。余与李君西涛守校有责,未能他去,几以身殉。事后,友朋中常有以战时实况相询者,爰即录学校日记中一部分事实,载诸《新村》半月刊以饷同人。文取其真,不敢稍作饰词也。
八月十日,南京中学校筹备委员会[3]请定黄君质夫、马君光斗来栖霞,接收前四师分校校舍、校地、文卷、图书、仪器、学生各科成绩及各项表册、校具等项,并由质夫君先期函约李君西涛,到校襄助一切。此行提来米、面、炉灶及洒扫用具多种。到校后,见校内屋漏墙圮,尘封秽积,农场荒草塞途,久绝人迹,而文卷、图书、校具等项,尤属凌乱无序,检查无目(校中久驻军队,接收时距军队开拔为日无多也),几为之束手无已。先谋吾人食宿办法,扫地、抹桌、汲水、炊粥,悉自操作,兴趣弥佳,然此已耗去吾人时光矣。晚膳后,与前四师分校事务员杨君少庭商定接收办法:先着手清理各项校具,分室陈列,依次登记,重行缮造清册,由接收委员会同保管员盖章负责,以昭郑重。事后各室加封保管,并将经过情形陈报筹备委员会查照。
八月十一日,雇短工四人,连同原有校工二人,由杨、李、马三君分别督率,从事整理校具并扫除室内积秽,栗六[4]竟日,尚未就绪。炊事仍属自理,麦饭葱汤风味,于今饱尝。乡村师范生不可没有做饭的技能,益觉前此个人主张,尚属非妄。
八月十五日,马君光斗、黄君质夫赴京,向南中筹备委员会报告接收四师分校经过情形,闻蒋总司令已下野,时局顿形紧张,京中绅富,携眷踉跄逃沪者,肩摩毂击,此辈之无胆无识,令人可笑可怜。
八月十六日,黄君质夫自京回校,对校中同仁说明时局真象,并讨论维持学校办法。
八月十七日,前线有退却消息,人心震动。入夜,某军某师来校借宿,无法却之使去,终夜为之骚扰不宁。
八月十八日,败兵到者愈多,纷扰愈甚,校具任意取携,房屋任意占用,独自称:“吾辈有纪律之军队也!”
八月十九日,驻校兵士,对于校具任意弃掷,稍加劝阻,则怒目相视,甚至欲以老拳回敬,为民众谋福利之军队固应如是耶?嗟呼!余欲无言。本日午后校工陈淦由京来校,吾人生活方面困难,始稍解决。该校工追随黄君质夫有年,夙著勤劳,尤擅长时植花卉,且为人忠实,为晚近校工中所罕见,故此次特召之使来。以校中各室为军队占尽,伊即卧于主任室地板上,其情形殆类曩日服务界首[5]被兵时也。
八月二十日,军队到者愈众,校内几无隙地,最后校工室亦为之占领,校工无处栖身,下榻于邻家,是亦奇闻也。邻室兵士昼夜纷扰,该管长官充耳不闻,军纪至此荡然矣。
八月二十一日,午后乌龙山炮台鸣炮数十响,声至沉闷,不甚明晰,得友人书,嘱相机暂避,意至可感,不知学校如可放弃,吾等何必株守!世变日亟,人皆以工于趋避为能事,不复知责任心为何矣。
战事迁延,校务无法进行,令人闷损。锄室后隙地种白菜、萝卜少许,供他日食用。闲情逸致,人将目吾等为不识时务矣。
八月二十二日,校中驻军仍未他调,空山寂居本大佳事,今日与纠纠者混居一处,呼吸几为之窒息。
沪宁车已不按时开驶,军事紧急,概可想见!入夜江口有枪炮声。
八月二十三日,校中存款将竭,黄质夫君为此乘车赴城一行,平日三十分钟可达之行程,今日以途中屡让兵车,迟至二小时始达,且车行至神策门,以下关遭逆军炮击甚烈,不再前进,令乘客下车,由此进城。人力车夫索价奇昂,令人咋舌,行旅之道苦矣!
八月二十五日,黄质夫君以时局日趋严重,遂回校主持一切。夜微雨,逆军分乘民船多艘,黑夜渡江袭击,驻军以兵力单薄,竟为所乘,遂弃江口而不守。
八月二十六日,竟日两军激战,枪炮弹掠余等项而过,危险殊甚。余等伏地而面上,藉避流弹。是时性命直等于鸿毛矣。
驻军退时遗弃衣物不少,悉为逆军所有。午后逆军第七师三十六团二营遣兵一连来校搜查党军踪迹,举动至为横暴,对吾人诘问备至,几为所窘,旋即他去。夜二时,逆军有兵一连来校借宿,坐以待旦,强与周旋,幸无损失。结果仅黄质夫君足上布鞋一双为兵攫去。枪声断续,彻夜未稍息也。(www.xing528.com)
八月二十七日,昨夜南京遣某军来援,破晓即战,枪炮声由远而近,校内外即为架炮之地,每发炮,屋瓦为之震动,枪弹穿窗上玻璃而过,铮然有声,吾人咸屏息伏地,惊悸欲死,历六小时之久,敌军始败退。然高据三茅宫之敌,犹作困兽之斗也。是役毙敌近千人,目击断头折臂者流,惨不忍睹。彼残民以逞之徒,发号施令时,何当念及此哀哀小民也。入夜,远处仍闻枪声,知前方战事方酣,默想此枪炮声中,当断送不少健儿也!频年内战不息,民不堪命,殆浩劫前定无由幸免耶?晚某军来校借宿,人嘈马嘶,备极喧嚣,借碗索箸,更穷于应付矣。
八月二十八日,附近遗尸以无人掩埋,臭气逼人,不可向迩,吾人习闻之余,亦不甚觉得!
校中养料告罄,以银币一枚,向某营伙夫丐得米斗许,但河水以浮尸过多,不能取作饮料,愁云惨雾包围,吾人身处其中,疑非人境。
午后据前方归来者云,敌军由大河口渡江来战党军,败绩死伤不少。吾人为防患未然计,开掘土壕一座,俾于战事激烈时可以藏身。辛勤终日,至晚始竣事。入夜,江口复有敌军来攻,被驻军击退。驻校军队时有以校具摧作薪烧者,阻止无效,军队富破坏性质,到处皆然也。
八月二十九日,乡人轰传前线不利,纷纷逃避,扶老携幼,哭声震野!吾人守校有责,理无可逃,亦惟有听之而已。夜间,军队纷纷调动,战事激烈概可想见。
八月三十日,黎明,驻校军队悉开赴前方,四周枪炮声若连珠。然伤兵自前方归者,络绎不绝。本校时为某军野战病院,断肢折臂之徒,触目皆是,呻吟之声四起,令人闻之凄楚欲绝!有因伤重而丧命者,一抔黄土埋骨,青山人寰永绝想,犹是春闺梦里人也。呜呼丧哉!
午后,形势益觉严重,到处皆呈恐怖现象。默念死神行将惠临,值此乱世,生亦无乐,死何足悲?精神上反觉安适不少。炮声由远而震屋欲坍。
八月三十一日,前方两军酣战竟日,结果敌军溃退。双方死伤达数万人,积尸盈野,诚浩劫也。
九月四日,沪宁路通车,战事至此完全结束。吾人收拾烬余,又作开学计矣。
【注释】
[1]本文原载于栖霞乡师编《栖霞新村》1928年4月15日第2期。
[3]南京中学校筹备委员会:指南京中学乡村师范科筹备委员会,负责接收原江苏省立第四师范栖霞分校。
[4]栗六:俗称忙碌为“栗六”,亦作“栗陆”。清石寿棠《医原·自序》:“年来公车栗六,迄无暇时。”
[5]界首:指江苏省立第五师范界首分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