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易于明瞭起见,分为道德的、智力的、艺术的、身体的四方面来说。
(一)道德的:劳动生产训练,在工作进行中,可以养成学生勤劳、热心、至诚、努力、判断、克己、自制、持久,及对团体社会有正确的态度和积极前进的精神,这种美德,必须在青年期中,将根基稳固,将来一入社会,才能敬业乐群。
(二)智力的:肌肉运动对于青年的脑部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因之劳动生产训练,对于学生的智力生活,非常有益。因为在实践的生活建设的过程里求得的认识,可以使学生的认识,更为深刻,更为正确。
(三)艺术的: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有尽量发展创造本能及艺术冲动的机会,以建筑其乐观的美的人生观,达到克服自然、利用自然的人类的欲望。
(四)身体的:华虚朋氏曾说:“农业为诸种职业中最尊贵最能强身的事。”在中国,这话更觉适用。不过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不但农业如此,凡是劳动生产工作,都是具有强健身体的价值。
我们国家的大患,在贫,在愚。因贫而生活支持不易,营养不足,乃身体衰弱;因愚而“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缺乏团结力,演成“一盘散沙”的现象,以致沦为次殖民地的地位,故日本帝国主义者,敢于一再侵凌。挽救之道,固有多端,但在教育方面,实施劳动生产训练,也确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当此抗建期内,除了上述两种价值以外,对于培植人才上,充实物资上,军事进行上,都有极大的贡献!
至于劳动生产训练在学校教育的地位,我们看了美国大哲学家杜威博士的话,就可以明白。杜威在他的《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曾这样写道:“关于采用活动事业的各种样式于学校中,须要留心的大事,是学校的全体精神,将为之焕然一新。学校有机会与生活结合,成为儿童的住所,使他在被指导的生活中学习,而不仅是一个学习功课的地方,况且那些功课还是对于未来所做的某些可能的生活予以抽象的迂远的说明呢。它得有机会做一个雏形的社会,即一种胚胎的社会……学校中的这些事业,将不是仅仅通常职业上实用的手段或方法,如厨子、裁缝,或木匠之增进较好的专门技术一样,而是就自然的材料和过程,加以科学的考察之积极的活动中心,是儿童所由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之出发点。”这种见解,正是说明了劳动生产训练在学校教育中占着如何重要的地位。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劳动生产训练,在学校教育中,不仅是肤浅的训练而已,且是真正的实践,在实践中训练。
其次,我们再谈谈劳动生产训练的起源发展。在有史以前,人类便是群居、互助、劳动的。例如原始时代,人类为了生活的满足,整个精力都在劳动着抵抗毒蛇猛兽,终于克服它们而食其肉,衣其皮。以后人类生活,日渐复杂,因为以劳动所得,分配或有不均的现象,于是人与人之间,又互助争斗,但争斗结果,却减少了劳动力量,并且收获也少了,于是聪明的人,但联合多数人来维持公平,订立契约,大家互助合作,增加劳动的效力。此后,才发生了道德法律等等。这些经济生活行为的演进,无时不在劳动中萌发,也无时不在劳动中得到宝贵的经验和创造的进步。所以劳动生产训练,实起源于人类生活之始,并且是人类文明的源泉。(www.xing528.com)
据历史的传说,神农氏是一个提倡农业而亲自耕种的君主——当时叫做“酋长”。伏羲氏是教民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的。尧敬授民时,舜躬耕于历山,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伊尹耕于有莘,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他们都是劳动生产者,因为工作的特别努力能干,或所得的知能经验胜过他人,深为群众所敬仰,所以被推举出来,领导群众,从事劳动生产的工作。
到了后来,聪明能干的人,由实践领导的松懈而离开了实际的工作,只剩下了空洞的做人的道理了,甚至渐渐的放弃了教民稼穑的责任了。随后,商业渐兴,人事更繁,所谓“两肩荷一喙”的“士”“说客”“门下客”“食客”,以及“鸡鸣狗盗之徒”和“堂而皇之”的“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像雨后春笋般的多了起来,于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了,于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了,于是读书且成为一种“伴君王”的手段,是升官发财的阶梯,教育变成了有闲阶级的装饰品和专利品,与大众实际生活根本脱辐,而使从事实际工作的农人工人,永远没有受教育的机缘。这种传统的恶劣的印象,在一般人的思想里生下根,他们只知守成,不求改进,真是一笔极大的损失呀!直到清末,有心挽救颓风的人们,感于教育的失败,文化的落后,便想改革以往的错误,提倡“政学为主义,艺学为附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教育主旨,这所谓“艺”,所谓“用”,实际上都已含有“劳动”与“生产”的意味。
到民国成立以后,劳动生产思想才渐被吸收入正式教育系统中,如倡“实利教育”,办理各种实业学堂及职业学校,同时,在教育法令上也有了明文规定。如教育宗旨之实施方针中的:(一)三民主义教育,“……以各种生产劳动的习惯,培养实行三民主义之基础……”;(二)普通教育,“……具备近代都市及农村生活之常识,家庭经济改善之技能……”;(三)农业教育,“……凡农业生产方法之改进,农民技能之增高,农村组织与农民生产之改善,农业知识之普及,以及农民生产消费合作之促进,须全力推行……”。这都是有力的实施劳动生产训练的先声。不过,当时没有普遍彻底的实行。至抗战发生以后,我们贤明的教育当轴,更于颁布国立中学课程纲要中,列劳动生产训练为第四项,通令全国中学彻底遵行,是为劳动生产教育一重要的设施。近几年来,各地各校举行的结果,成绩不无可观,最大之收获,是纠正了以往错误的观念,提高了劳动生产训练的地位。
至于欧美方面,劳动生产训练的教育思想,起源虽迟,而发展至为迅速,尤其是苏联。
欧美往昔也是注重文艺教育、贵族教育,而蔑视劳动工业,与我国中古时代相仿佛。像古希腊的大哲人亚里斯多德,也以为劳动工作是奴隶之事,上等人不屑为之。至十世纪中叶,洛克、郭美纽斯等,才提倡觉官的训练。到卢梭时,他便公然的讲身体的活动,不但是强身,并且使感觉灵敏,手脑联运。裴斯泰洛齐受了他的影响,便坚决的实行起来,于是实用的艺术学校,一时盛行于欧洲。裴氏以后,又有裴楞堡、福禄培尔等继续倡导实行,到十九世纪,已为普遍的重要教育思潮了。
在苏联,十九世纪以前,劳动工业训练,并没有人去重视。自十九世纪以后,因为工业进步与教育有直接关系,于是才知道提倡劳动生产教育为不可缓。一八六五年,乃有第一所工艺学校,成立于莫斯科。一九一七年,革命发生后,各种劳动生产学校,普及于全国。一九二一年,教育思想,更受马克思主义之影响,组织一种工业艺徒学校,由共产党联合会办理,将学校与生产事业混合。至一九二四年,这种学校扩充增加至七百一十九所之多!俄国因为政府、工会、共产党都很重视劳动生产,所以能有如此迅速的发展,是与其他各国略有不同。
世界第二次大战的烟雾,弥漫着全世界的今日,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种主义,都因时代文明进步的实际的需要,使其教育思想,倾向于劳动生产训练的重视。
我国近年来,在抗建并进的国策下,各省中等学校,质量均有惊人的发展和进步,而劳动生产训练,也在各中等学校逐渐见诸实施,这是教育上的一大成就。我们知道,中学青年,为国家柱石,为社会中坚,为人群主力,其人格、身体、思想的训练,非常重要,所以劳动生产训练,应由中等学校开始实行,使每个中学青年,都能成为国家的建设者,社会的生产者,成为健全完善的国民,担当大时代赋予的伟大的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