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刺桐城宋元明时期修建的这六座清真寺中,最古老的一座名叫艾苏哈卜清真寺,是唯一留存至今的清真寺,至今回族穆斯林还依然在那里进行祈祷。这座清真寺坐落在刺桐(泉州)城一条古老的干道一侧,其北门和入口为最初的建筑,即希吉拉历400年(公元1009年。——译者注)修建,一直留存至今。该寺坐落在泉州城宋朝时期修建的东南部城区,该城区是穆斯林商贾的主要聚居中心。该清真寺古建部分的布局是依照伊斯兰最初几个世纪的清真寺来设置的,与施拉夫清真寺很相似。清真寺主建筑的房顶已经坍塌,一些石柱和各个拱顶下雕刻的全部石碑幸存,可以清晰阅读。元朝时期修缮清真寺的石碑镶嵌在北墙上,清晰可辨读。最先是法国和瑞士的两位学者把这块碑的阿拉伯碑文于1911年刊布,之后被多次释读。[28]该碑文以三角字体书写的内容如下:
“此地的第一座礼拜寺,是这座受祝福的寺。它被称为古老悠久之寺,公共聚礼之寺,号称艾苏哈卜寺(Masjid al-Ashab,译名‘圣友寺’)。它建于希吉拉历400年。三百六十年(原文如此,时间计算与下文不吻合。——译者注)后,艾哈迈德·本·穆罕默德·古德斯,即著名的哈吉·洛肯·设拉子裔修复并更新了它,新建了高耸的拱顶、高大的门廊、庄严的门和崭新的窗户,于希吉拉历710年竣工。重修者此举系为求得至高无上的安拉的喜悦,愿安拉宽恕他和那些以穆罕默德及其家属的名义帮助过他的人。”
该碑文把修建该清真寺的时间定为希吉拉历400年,重建是由艾哈迈德·本·古都斯,以哈吉·洛肯·设拉子裔捐资修缮的。
刺桐港艾苏哈卜清真寺入口外景。其门洞拱顶属于希吉拉历400年
(作者摄)
刺桐港艾苏哈卜清真寺内景
(作者摄)
宋朝时期艾苏哈卜清真寺在刺桐/泉州港的位置 取自:Richard Pearson, Li Min and Li Guo, Quanzhou Archaeology: A Brief Review,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storical Archaeology,Vol.6, No.1, March 2002,pp.27.)
艾苏哈卜清真寺全景模型(作者摄)
刺桐港艾苏哈卜清真寺内外建筑外观 取自:Dasheng, Chen, Islamic Inscriptions in the Quanzhou/Zaitun,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Chen Enming, Ninxia People publishing House, China,1984,p.3.陈达生《泉州伊斯兰教石刻》,陈恩明英译本,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页
刺桐城艾苏哈卜清真寺入口门洞外观纵剖面取自:吴文良《泉州宗教石刻》,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9页
艾苏哈卜清真寺入口门洞内侧面。修建纪念石碑在其上方可以看见
(作者摄)
译文为:此地的第一座礼拜寺,是这座受祝福的寺。它被称为古老悠久之寺,公共聚礼之寺,号称艾苏哈卜寺(Masjid al-Ashab,译名“圣友寺”)。它建于希吉拉历400年。三百六十年(原文如此,时间计算与下文不吻合。——译者注)后,艾哈迈德·本·穆罕默德·古德斯,即著名的哈吉·洛肯·设拉子裔修复并更新了它,新建了高耸的拱顶、高大的门廊、庄严的门和崭新的窗户,于希吉拉历710年竣工。重修者此举系为求得至高无上的安拉的喜悦,愿安拉宽恕他和那些以穆罕默德及其家属的名义帮助过他的人。
该清真寺的建筑与在伊斯兰最初几个世纪修建的施拉夫清真寺非常相似,很可能是在其影响下修建的。该清真寺面积大约600平米[29],清真寺的主厅是四方形的,其梅赫拉布还存在,墙壁空白处有用纳斯赫体书写的《古兰经》经文。
艾苏哈卜清真寺主建筑内部《古兰经》经文石碑(作者摄)
艾苏哈卜清真寺主建筑内部《古兰经》经文石碑
(作者摄)
以上五块《古兰经》经文碑文释读如下:
(翻译如下。《古兰经》,马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译者注):
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21:107)我派遣你,只为怜悯全世界的人。
(5:55)你们的盟友,只是真主和使者,和信士中谨守拜功,完纳天课,而且谦恭的人。
(3:144)穆罕默德只是一个使者,在他之前,有许多使者,确已逝去了。
(33:40)穆罕默德不是你们中任何男人的父亲,而是真主的使者,和众先知的封印。
(61:6)当时,麦尔彦之子尔撒曾说:“以色列的后裔啊!我确是真主派来教化你们的使者,他派我来证实在我之前的《讨拉特》,并且以在我之后诞生的使者,名叫艾哈默德的,向你们报喜。”
(48:28)他因正道和真教而派遣祂的使者,以便他使真教胜过一切宗教。真主足为见证。
(2:207)有人为求真主的喜悦而自愿捐躯。真主是仁爱众仆的。
(9:40)当时,他俩在山洞里,他对他的同伴说:“不要忧愁,真主确是和我们在一起的。”
(2:255)真主,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永生不灭的,是维护万物的;瞌睡不能侵犯他,睡眠不能克服他;天地万物都是他的;不经他的许可,谁能在他那里替人说情呢?他知道他们面前的事,和他们身后的事;除他所启示者外,他们绝不能窥测他的玄妙;他的知觉,包罗天地。天地的维持,不能使他疲倦。他确是至尊的,确是至大的。
(31:29)难道你不知道吗?真主使黑夜侵入白昼,使白昼侵入黑夜,并制服日月,各自运行,至一定期。真主是彻知你们的行为的。(31:30)那是因为真主确是真实的;他们舍他而祈祷的,确是虚伪的;真主确是至尊的,确是至大的。(31:31)难道你不知道吗?船舶在海中带着真主的恩惠而航行,以便他指示你们他的一部分迹象,对于每个坚忍的、感谢的人,此中确有许多迹象。
在该清真寺中,有两块中文石碑,从了解该清真寺历史信息的角度来说,非常重要,值得关注。在这里,首次把该碑文翻译成波斯语。其中一块石碑,记录了该清真寺最初修建者的名字,他是一位施拉夫的商人,名字叫纳吉布·马兹哈尔丁·施拉夫裔。根据碑文,他从施拉夫港乘船来到这座港口,根据他的旨意,修建了这座清真寺。该碑文书写在一根高石柱上,至今镶嵌在艾苏哈卜清真寺入口处。其高2.62米,长1.10米,宽0.14米。实际上该清真寺的纪念碑是明朝于公元1507年/希吉拉历913年重修的。因此,根据之前我们说过的,这座清真寺的修建,是随着南宋时期波斯湾远洋贸易的繁荣,施拉夫的商人们来到包括泉州在内的中国东部港口而实现的。该碑文[30]释读如下(此处,译者直接采用原汉语碑文。——译者注):
重立清净寺碑记
掌教夏彦高,谟阿津(,唤礼阿訇。——译者注)仝募(www.xing528.com)
明将军福建都指挥使司都指挥许清 篆盖
赐进士观户部政使事丁仪 书碑
西出玉门万余里,有国曰大寔,于今以帖直氏(“大寔”“帖直氏”均为波斯语“大食”之谐音。——译者注)。北连安息、条支,东隔土番、高昌,南距云南、安南,西渐于海。地莽平,广袤数万里。自古绝不与中国通。城池、宫室、园圃、沟渠、田畜、市列,与江淮风土不异。寒暑应候,民物繁庶。种五谷、蒲萄诸果。重杀(国内一些研究者多错误理解《经行记》和《新唐书·大食国传》等史籍中记载大食国“重杀”的意思。此处“杀”指宰牲。穆斯林重宰牲,一是看重宰牲节;二是但凡宰牲,必需阿訇念经祈祷之后所宰杀之动物肉食才算合教法,才能食用。——译者注),好善。书体旁行,有篆、楷、草三法。著经史诗文,阴阳星历,医药音乐,皆极精妙。制造织文、雕镂器皿尤巧。
初,默德那国王别谙拔尔谟罕蓦德,生而灵,有大德,臣服西域诸国,咸称“圣人”。“别谙拔尔”,犹华言“天使”,盖尊而号之也。其教以万物本乎天,天一理,无可像,故事天至虔,而无像设。每岁斋戒一月,更衣沐浴,居必易常处。日西向拜天,净心诵经。经本天人所授,三十藏,计一百三十四部,凡六千六百六十六卷。旨义渊微,以至公无私、正心修德为本,以祝圣化民、周急解厄为事。虑悔过自新,持己接人,内外慎敕,不容毫末悖理。迄今八百余岁,国民严奉尊信,虽适殊域,传子孙,累世犹不敢易焉。
至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译者注。以下同),有撒哈八·撒阿的·斡葛思者,自大寔航海至广,方建礼拜寺于广州,赐号怀圣。宋绍兴元年(1131),有纳只卜·穆兹喜鲁丁者,自撒那威(即“施拉夫”之谐音。——译者注)从商舶来泉,创兹寺于泉州之南城。造银灯香炉以供天,买土田房屋以给众。后以没塔完里(,意为寺产管理者。——译者注)阿合味不任,凡供天给众具窜易无孑遗,寺因废坏不治。其徒累抗于官,墨□不决有年矣。
至正九年(1349),闽海宪佥赫德尔行部至泉,为政清简,民吏畏服。摄思廉夏(的音译,今译“谢赫·伊斯兰”,意为“伊斯兰教长”。——译者注)不鲁罕丁,命舍剌甫丁哈悌卜(,意为“宣讲教义者”。——译者注)领众分诉。宪公审察得情,任达鲁花赤高昌偰玉立正议为之□理,复徵旧物。众志大悦。于是里人金阿里质以己愿,一新其寺。来徵余文为记予尝闻长老言,帖直氏国初首入职方,土俗教化与他种特异。徵诸《西使》《岛夷》等志尤信。因为言曰:天之欲平□天下,由来非一日情也。庄子书、佛书皆言西方有大圣人,至隋而谟罕蓦德始出。其教大端,颇与理合。汉、唐通西域羁縻,不尽臣服。自礼拜寺先入闽广,□其兆盖已远矣。今泉造礼拜寺增至六、七,而兹寺之废复兴,虽遭时数年,名公大人硕力赞赞,亦摄思廉益绵(,谢赫·伊斯兰·伊玛目。此处专指在寺内率众礼拜的阿訇。——译者注)之有其人也。余往年与修《清源郡志》,已著其事。今复书其废兴本末,俾刻之石,以见夫善教流行,义无所不达也。
奉政赫公、正议偰公,皆明经进士,其于是役,均以大公至正之心行之耳,非慕其教者。偰公治泉有惠,期年之内,百废皆兴;而是寺之一新者,亦余波之及欤?谓非明使者与贤郡守,则兹寺之教坠矣!
不鲁罕丁者,年一百二十岁,博学有才德,精健如中年人,命为“摄思廉”,犹华言“主教”也。益绵苫思丁,麻哈抹没塔完里,舍剌甫丁哈悌卜,谟阿津萨都丁。“益绵”,犹言住持也。“没塔完里”,犹言都寺也。“漠阿津”,犹言唱拜者也。
赞其事,总管孙文、英顺,推官徐君正,奉训知事郑士凯;将仕董其役者,泉州路平准行用库副使冯马沙也。
时至正十年(1350),三山吴鉴志。
按:旧碑年久,朽敝无徵,掌教夏彦高、□者旧、赵尹璋、蒲景荣、赵元高等,录诸《郡志》全文,募众以重立石;如尚书赵公荣立匾“清净寺”三大金字,以辉壮之;他如参将马公谨、张公玹,少卿赵公玹,知州马公庆,指挥于公辅,皆以本教为念,或茂以修葺之功,或厚以俸赀之施,而咸有功斯寺者。然教中显于泉者尤多,以其□□土地,故漏之。是为正德丁卯(1507)夏之吉旦。
应该提醒的是,重修清真寺的碑文,原本是属于希吉拉历8世纪初叶的,在希吉拉历913年,由于旧碑文磨损无法释读又重新刻写。值得关注的是,该碑文提到修建清真寺是在宋朝时期,由一位施拉夫裔的商人修建的,那么这位塞拉菲裔的商人是否就是那位拉姆什特·施拉夫裔代表呢?《陆地状况》()一书提到他,作为商人与中国进行往来?这还不是很清楚。这件事情的原因在于,我们还无法准确地把所提及的这位施拉夫裔商人的汉语名字“穆兹喜鲁丁Mu Zi Xi Lu Ding”转化为波斯语发音并准确地释读出来。或许可以把该名字与拉姆什特·施拉夫裔的兄弟“穆西”()的名字相对照,并且碑文所提及的年代与《陆地状况》一书大致同时代。尽管如此,我们还不能对此下决断。
另一点有意思的是,在该碑文中提到布尔罕丁(即上述碑文中的“不鲁罕丁”。——译者注)教长是“刺桐”清真寺的伊玛目,属于元朝时期深受信任的政府官员之列。除了伊本·白图泰在这座城市会见过的那位布尔罕丁教长之外,应该不会再有另一位希尔罕丁,他是在中国的卡泽伦裔众教长之列,伊本·白图泰还提到他修建在刺桐城外的修道堂。[31]
该清真寺中还有一块汉语碑文,写在一块高2.77米、宽1.18米、厚0.16米的石头上,有27行,刻写于公元1609年/希吉拉历1018年。该碑文写道(此处,译者直接采用原汉语碑文。——译者注):
重修清净寺碑记
清净[32]之教流入中土,自隋·开皇始。经首言真主,以真命为天主,真心为人主,故其教主于斋戒沐浴以事天。凡一年必有一月之斋,如吾中国岁首月是也;凡一月必有四日之斋,值亢、牛、娄、鬼之日是也;拜必沐浴,非沐浴不敢入拜;斋必素食,非见星不敢尝食。教主遇斋,率众诵经,西向罗列,但有膜拜,而无供养。此教之大凡也。
郡建寺楼,相传宋·绍兴间兹喜鲁丁自撒那威来泉所造。楼峙文庙青龙之左角,有上下层,以西向为尊。临街之门从南入,砌石三圜,以象天三;左右壁各六,合若九门。追琢皆九九数,敢苍穹九天之义。内圜顶象天,上为望月台,下两门相峙,而中方,敢地方象,入门转西级而上,曰下楼,南级上,曰上楼。下楼右壁门从东入,正西之座曰奉天坛,中圜象太极,左右二门象两仪,西四门象四象,南八门象八卦,八一门以象乾元,天开柱子,故曰天门。柱十有二,象十二月。上楼之正东,曰祝圣亭。亭之南为塔四,圜柱子石城,设二十四窗,象二十四气。西座为天坛,所书皆经言云。
经楼睇之,清源在北,鸿渐在南,葵山在西,灵山在东,紫帽在西南,宝盖、天马在东南,凤山在东北,朋山在西北,众峰迤列,台展如垒;溪水从西来,二长虹阑之,大瀛海汪洋其东。俯瞰城中,千雉如带,双搭插天,通衢曲巷,飞甍联檐,西望一紫在趾踵下。楼北有堂,郡太守万灵湖公额曰:‘明善堂’。以楼为正峰,横河界之,通海水潮汐,短桥以济异时教众,每于月斋、日斋登楼诵经,已毕,退,休息于此堂之上。寺极观备是矣。
胜国以前,递坏递兴,无得而纪。按碑载元·至正有回夏不鲁罕丁与里人金阿里修之。
明兴,不知凡几缮。隆庆丁卯,塔坏,住持夏东升鸠众修之,太守万灵湖公捐俸以助。
今万历三十五年(1607),地大震、暴风淫雨而楼栋飘摇,颂圮日甚,住持夏日禹率父老子弟请余修之。余曰:“公役也,有资舍财,无资舍力,无乾没,无冒破,以成厥胜。”众皆欣然。时丁君哲初,以吏部郎请给里居,与余谋佥同,于是始事。
先是楼北无庭除。左设居房,右置灶舍,中道如甬,后为占住者屠牛之垣。余是以移去之,易居为洗心亭,除灶为小西天,庭空月碧,楼影徘徊,亭光翼之,若增一胜。楼之坏者葺,欹者正,仆者隆起,因集颜鲁公“遥天楼”三字额之,又题曰“惟天为大”,以晓之尊天之意,逮及明善之堂,翕然改观矣,余乃记之。
……(波斯语原著此处删去原汉语碑文中有关儒、释的文字。——译者注)
是役也,郡大夫姜公,邑大夫李公,谓兹楼之胜,于文庙有关,捐俸助修,乃里中诸大夫君子相与协力成之,余何力之有焉。
役始于万历戊申岁之六月,竣于已酉岁之九月,费金囗百有奇。董役则林日耀、任才钟、李东、王延华,募缘则夏日禹、何仕全、何天启,而昼夜殚心竭力以稽工,实则日耀之功居多。例得并书。
万历三十七年(1609)岁在已酉秋重阳之吉。儒林门人李光缙、宗谦甫顿首拜撰。[33]
正如这两块碑文所表明的,该清真寺的修缮主要是在明朝(1368—1644年/希吉拉历)时期。这时期,被称为“回回”的中国穆斯林,在这座港口城市享有很好的状况。然而,他们属于少数民族,有时处在其他民族的欺侮之下。艾苏哈卜清真寺右墙拱顶下,有明朝“永乐”(,波斯语原文名字拼写为Li Yong。误。——译者注)皇帝的圣旨,于公元1407年/希吉拉历810年,是为庇护艾苏哈卜清真寺伊玛目的善举而写的。碑文写道:“敕谕:大明皇帝敕谕米里哈只,朕相信每个慷慨行善之人,必敬天神;指引人们走正道者,必获宫廷显位。而后,天神必赐福于他,使他幸福。您,米里哈只从早先就是穆罕默德宗教的信徒,长期行善,指引人们走正道,敬天神,向朕表示忠诚。朕今天嘉奖您的行为,颁发这敕谕与您,让军民不得欺侮您。若谁施加欺侮于您,违抗朕的旨意,必将受到惩罚。朕的敕谕高悬上方。永乐五年五月十一日(公元1407年/希吉拉历810年)”[34](永乐皇帝敕谕原文:敕谕:大明皇帝敕谕米里哈只,朕惟能诚心好善者,必能敬天事上,劝率善类,阴翊皇度,故无锡以福,享有无穷之庆。尔米里哈只,早从马哈麻之教,笃志好善,导引善类,又能敬天事上,益效忠诚,眷兹善行,良可嘉尚。今特授尔以敕谕:护持所在,官员军民,一应人等,毋得慢侮欺凌。敢有故违朕命,慢侮欺凌者,以罪罪之。故谕。永乐五年五月十一日。——译者注)
泉州艾苏哈卜清真寺《敕谕》碑
(译者提供)
艾苏哈卜清真寺现存的这些阿拉伯语和汉语的石碑,在上面已经对之做了翻译。然而,该清真寺不是穆斯林出现在该城的唯一纪念。在刺桐城外,还可以看到最初的伊斯兰传道者的陵墓建筑,这在本研究中也是首次给予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