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欲兴师,必先教战。三军之士,素习离、合、聚、散之法,备谙坐、作、进、退之令,使之遇敌,视旌麾以应变,听金鼓而进退。如此,则战无不胜。法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102]。”
【译文】
凡是准备用兵,必定要先训练部队。要使全军战士平时练好分散与集合的阵法,熟悉起坐和进退的号令,一旦派出与敌人进行战斗,可以根据旗帜的挥动而反应变化,可以听从钲鼓的声响而前进后退,这样就每战必胜。兵法说:“如果不先对老百姓进行作战训练而让他们去作战,这就叫抛弃他们。”
【战例】
战国时,魏将吴起曰[103]:“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圆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后之,分而合之,结而解之。每变教习,乃授其兵,是谓将事。”
【译文】
战国时,魏国名将吴起说:“一个人往往战死于没有本领,失败于受到牵制。所以用兵的原则,首先是训练部队。一人学好,可以教会十人;十人学好,可以教会百人;百人学好,可以教会千人;千人学好,可以教会万人;万人学好,可以教会全军。以我之近,待敌之远;以我之逸,待敌之劳;以我之饱,待敌之饥。既练圆阵,又练方阵;既练坐阵,又练立阵;既练行进,又练由疾行而突止;要练习能左能右、能前能后、能分散能集中、能合阵能分解。每种动作、队形变化,都要反复练习,才能把武器发给他们。这些都是将帅应做的事。”
[1] 兵法原文见《孙子·地形篇》。
[2] 刘先主:即刘备,字玄德,三国时蜀汉建立者。谥昭烈皇帝,史称“先主”。
[3]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位于今湖北襄阳西),人称“卧龙”,后应刘备“三顾茅庐”之请而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官至丞相,封武乡侯。
[4] 董卓:字仲颖,东汉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汉灵帝时,任并州牧。中平六年(189),率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自为太师,把持朝政,无恶不作。后被王允、吕布所杀。
[5]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三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元年(196),迎献帝到许都(位于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大破袁绍后,逐步统一了中国北部。进位为丞相,封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建魏后,追尊他为武帝。袁绍:字本初,河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大官僚家庭。初为司隶校尉,后在与各地方势力的混战中,发展成据有冀、青、幽、并四州的兵多地广的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位于今河南中牟东北)之战中被曹操击败,不久病死。
[6] 天子:古称统治天下的帝王为“天子”,这里指东汉献帝刘协。
[7] 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吴郡富春(今属浙江)人,字仲谋。曾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后称帝,国号吴。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之间,折向东北流,历史上习惯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9] 荆州:其辖境约当今湖北、湖南两省以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一部。汉、沔(mi2n):汉水始出称漾水,南流为沔水,纳褒水后始称汉水。
[10] 南海:郡名,指今两广地区。
[11] 吴、会:即吴郡与会稽郡。其地辖今江苏(即吴郡)、浙江(即会稽郡)地区。
[12] 巴、蜀:即巴郡与蜀郡,即今重庆和四川地区。
[13] 益州:辖境约当今四川全境以及云南、甘肃、湖北、贵州部分地区。
[14] 刘璋:字季玉,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中山王刘焉的后代。继父职为益州牧。后刘备率兵入川,刘璋出降。
[15] 张鲁:东汉末天师道首领。初平二年(191),率徒众攻取汉中,称师君。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进攻汉中,战败投降曹操。
[16] 胄(zhòu):古时称帝王或贵族的后裔为“胄”。
[17] 览:通“揽”,采摘,收取。
[18] 戎:我国古代中原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之一。
[19] 夷越:我国古代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
[20] 宛、洛:宛,为今河南南阳;洛,为今河南洛阳。
[21] 秦川:泛指今陕、甘两省的平原地区。
[22] 箪(dān)食壶浆:语出《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句意是,用筐装着饭食,用壶盛着酒浆,以迎接所爱戴的军队。箪,古代用以盛饭的竹筐或苇筐。食,饭也。壶,盛酒容器。浆,用米煮成的浆汤,这里指酒浆。
[23] 兵法原文见《孙子·谋攻篇》。
[24] 晋平公(?—前532):春秋时晋国君主,晋悼公之子,名彪,在位二十六年,卒谥“平”。
[25] 范昭: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26] 齐景公(?—前490):春秋时齐国国君,名杵臼。即位之时,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朝政昏乱,奢侈无度。后任晏婴为正卿,稍有敛抑。
[27] 晏子(?—前500):春秋齐国正卿,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执政五十余年,以节俭力行、谦恭下士著称于世。
[28] 成周之乐:代指周天子享用的音乐。成周,为西周时期洛阳的代称之一。
[29] 瞑臣:春秋晋盲乐师师旷的自称。此外,齐国乐官太师以“瞑臣”自称,是自谦的说法。
[30] 觇:窥看,引申为侦察。
[31] 兵法原文见《孙子·用间篇》。
[32] 韦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北周武帝时任统军、大都督,封滑国公。喜欢读书,敬事兄嫂,在当时颇有声誉。
[33] 斛律光: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州市)人。北齐大臣。斛律光文武双全,能射飞雕,时人称为“落雕都督”。曾任都督、太尉、左丞相等。后因遭人进谗言而被杀,被族灭。
[34] 祖孝征:北齐将领,名珽,范阳(今河北定兴南)人,曾任北徐州刺史。
[35] 周武帝:北周皇帝宇文邕,宇文泰第四子,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公元560—578年在位。在位时攻灭北齐,统一北方,死后谥“武帝”。
[36] 兵法原文见《孙子·地形篇》。选锋,谓由精选的士卒而组成的先锋部队。
[37] 袁尚、熙:即袁绍之子袁尚、袁熙。上谷郡:古郡名,战国燕置。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张家口、小五台山以东,赤城、北京市延庆区以西,以及内长城和昌平以北地区。
[38] 乌桓:古族名,属东胡族一支。秦末,东胡被匈奴击败后,部分迁往乌桓山,因以为名。汉武帝后,依附汉朝,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
[39] 无终: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天津市蓟州区。
[40] 田畴:字子泰,东汉无终人。好读书,善击剑。曹操率军北征乌桓时,他随军任司空户曹掾。
[41] 卢龙塞:古关塞名。故址在今河北喜峰口一带,是秦汉时河北通向长城外的交通要道。
[42] 堑(qiàn)山堙(yīn)谷:开辟山路,填平沟壑。堑,挖掘。堙,填充,堵塞。
[43] 白檀:古县名,故址在今河北承德西。
[44] 平刚:汉时为右北平郡治所,故址在今辽宁凌源西南。
[45] 鲜卑:古族名,属东胡族一支。庭:住所。
[46] 柳城:古县名。故址在今辽宁朝阳柳城镇袁台子村古城。
[47] 蹋顿:东汉末辽西郡乌桓族首领。曾助袁绍破公孙瓒,被袁绍封为乌桓单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被曹操所破。
[48] 单于(chán yú):即匈奴、鲜卑、乌桓等胡族最高首领的称号。(www.xing528.com)
[49] 白狼山:亦名白鹿山或布祜图山,位于今辽宁葫芦岛市建昌县境内。
[50]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先从吕布,后归曹操。作战勇猛,数有战功。官至征东将军,封晋阳侯。
[51] 拒马枪:防御骑兵用的器械,又叫拒马。
[52] 兵法原文见《六韬·犬韬·战步第六十》,但本篇系摘要引证,并非全文。拒马,古代作战中用于阻拦人马行进的木制防御工具。'藜,亦系古代作战中使用的防御工具。
[53] 《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北宋薛居正著,后人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习称《旧五代史》。
[54] 周德威:五代后唐马邑(今山西朔州)人,字镇远。智勇双全,累官卢龙节度使,后在与后梁军作战中阵亡。
[55] 榆关:亦称“渝关”,即今山海关。
[56] 刍牧:割草放牧。营、平:即营州和平州,治所分别在今辽宁朝阳与河北卢龙。
[57] 李嗣源:五代后唐皇帝,后唐庄宗李存勖被杀,李嗣源入洛阳称帝,是为明宗,改名为。
[58] 晋王:即后唐庄宗李存勖。
[60] 鹿角阵:用树枝做成的路障,是古时阵地营寨前的一种防御工事。
[61] 陂:山坡。
[62] 兵法原文见《通典·兵十二》。
[63] 唐庄宗:即李存勖(885—926),五代时后唐建立者。沙陀族,李克用之子。初嗣晋王位。923年称帝,国号唐。后因兵变为部下所杀,庙号庄宗。
[64] 柏乡:地名,今属河北邢台。
[65] 王景仁:五代后梁合肥人。初从杨行密起淮南,以骁勇知名。后归梁太祖朱温,官至淮南招讨使。
[66] 色动:脸色大变,惊恐之状。
[67] 周德威:李克用手下大将,卢龙节度使。
[68] 汴:五代梁、晋、汉、周与后来北宋皆定都于汴州,时人称为汴京,即今河南开封。
[69] 宋佣:河南商贩。宋,古国名。周武封微子启于宋,都城为商丘,即今河南商丘市南。佣,指受雇用的人,商贩。
[70] 所长:特长。此指古代军事思想“以我之长,攻敌之短”。
[71] 张承业:唐僖宗时宦官,本姓康,为内常侍张泰养子,改姓张。昭宗时在李克用处任监军,李克用病亡后又任李存勖的监军。
[72] 无类:即无遗类,意为无一幸免。
[73] 高邑: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河北石家庄市高邑县。本名鄗邑,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改为高邑。
[74] 遽起:急忙起身,突然而起。
[75] 浮梁:浮桥。
[76] 高南:高邑以南。
[77] 策马:鞭打马腹。
[78] 赍粮糗:输送粮食。糗,炒熟的食物,即干粮。
[79] 鼓噪:擂鼓呐喊。
[80] 兵法原文见《孙子·行军篇》:“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勿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
[82] 楚令尹:周代楚国官名,属于上卿执政者。
[83] 司马:官名,主管军政和军赋。子鱼:人名,即楚公子鲂。
[84] 偏箱、鹿角车:皆为中国古代用于作战的兵车。偏箱车的车厢系木板制成,置放兵器于其上,作战时,车与车相连,前后相接,连成方阵,可用于平原旷野上作战。鹿角车,则是用削尖的树枝插在偏箱车前后,以防敌人接近。
[85] 兵法原文见《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但与原文略异:“地广则用鹿角车营。”
[86] 杨欣:西晋人,278年,与鲜卑族首领秃发树机能部将若罗拔能等战于武威,败死。
[87] 帝:指西晋武帝司马炎。
[88] 马隆:西晋名将。平陆(今山东汶上北)人,字孝兴。少而智勇。晋武帝时,任东羌校尉,封奉高县侯。
[89] 钧:重量单位,一钧为三十斤。
[90] 拣试:选拔考核。
[91] 八阵图:中国古代用兵作战的一种阵法。
[92] 木屋:古时战车。类同小屋,四面有窗,可以荫蔽并向敌人放箭。
[93] 猝跋韩、且万能:皆为鲜卑族部落首领。
[94] 没骨能:与晋军联合作战的鲜卑族部落首领。
[95] 兵法原文见《六韬·龙韬·论将第十九》。
[96] 魏明帝:即曹,魏文帝曹丕之子。
[97] 剑阁:地名。位于今四川剑阁县北,地势险要。
[98] 幡兵:指正在换防的部队。幡,旌旗。
[99] 参佐:僚佐或部下。
[100] 得原失信: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5年,晋文公围攻原国,原计划三天攻克下来,但三天后仍未攻下,文公下令退兵,部下鉴于原人即将投降而建议不要撤兵。晋文公说:“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于是,退兵三十里,原国却开城投降了。
[101] 鹄立:比喻引颈急切地盼望。
[102] 兵法原文见《论语·子路》。
[103] 吴起:战国时军事家。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初为鲁将,遭谗赴魏,受文侯重用,任西河(今陕西合阳一带)郡守。武侯时又因被排挤,出奔楚国,使楚国国势日臻强盛,后因乱被害。今存《吴子兵法》六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