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攻伐之道奈何?”
太公曰:“势因敌家之动,变生于两陈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78]。故至事不语,用兵不言。且事之至者,其言不足听也;兵之用者,其状不足见也[79]。倏而往[80],忽而来,能独专而不制者,兵也。夫兵,闻则议,见则图,知则困,辨则危。故善战者,不待张军;善除患者,理于未生[81];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故争胜于白刃之前者,非良将也;设备于已失之后者,非上圣也;智与众同,非国师也;技与众同,非国工也[82]。事莫大于必克,用莫大于玄默,动莫神于不意,谋莫善于不识。夫先胜者,先见弱于敌而后战者也,故事半而功倍焉。
【译文】
周武王问姜太公说:“进攻作战应遵循什么原则呢?”
姜太公说:“作战的态势是依敌人的行动而不断变化的,临机应变必须依交战双方阵势的变化而变化,奇兵和正兵的熟练运用来源于将帅的无穷智慧。所以军事机密不能泄露,用兵的谋略不可言传。况且军队的指挥谋略,仅凭语言描述是不足以听信的;用兵的手段也无法凭借一时的观察完全掌握。迅速而来,突然而去,独断专行而不受制于人,这是用兵的重要原则。敌人探听到我军兴兵,就会研究对付我军的策略;敌人发现了我军的行动,就会图谋歼灭我军;敌人了解了我军的部署,就会对我军进行干扰;敌人辨明了我军的虚实和动向,就会给我军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取胜于敌军展开阵势之前;善于消除祸患的人,能够制止祸患于萌芽之前;善于打胜仗的人,能让敌人看不见他取胜的痕迹;最高明的战法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用拼死力战,在白刃战中取胜的将领不是最好的将领;在失利后再设防加强守备的人,不是最聪明的人;智谋一般的人,不能称为国师;技艺与一般人相同的人,不能称为国家的能工巧匠。军事上最重要的莫过于克敌制胜;指挥上最重要的莫过于严守军事机密;行动上最重要的莫过于出其不意;谋略上最重要的莫过于不被敌人识破。凡是先胜的,都是先示弱于敌,而后攻敌,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
未见形而战,虽众必败
【原文】
“圣人征于天地之动[83],孰知其纪[84]。循阴阳之道而从其候,当天地盈缩[85],因以为常。物有死生,因天地之形[86]。故曰,未见形而战,虽众必败。
【译文】
“圣人观察天地的变化,来验证自己的决策,熟悉其中的规律,凭借阴阳的相互转化、季节的变化、昼夜的长短相机而动;能够以日月、天地运行的规律作为用兵的依据;万物的生灭,是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没有见到天地万物变化征兆就去贸然作战的国家,即使兵多将广,也必定要失败。(www.xing528.com)
【原文】
“善战者,居之不挠,见胜则起,不胜则止。故曰,无恐惧,无犹豫。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失利后时,反受其殃。故智者从之而不释[87],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是以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赴之若惊,用之若狂,当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御之?
【译文】
“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坚持自己的主见不会为表象所干扰,看到有利的战机就立即出兵,没有取胜的把握就立即停止。所以,与敌军作战无所畏惧、无所犹豫。用兵的害处,犹豫最大。三军的灾祸,莫过于狐疑。善于用兵作战的人,看到有利的战机不会放过,遇到有利的时机不会迟疑。如果放过有利战机再采取行动,反而会使自己遭殃。因此,明智的将帅抓住战机就不放过,灵巧的将帅一旦决定就不犹豫。这样的军队行动起来才能像迅雷使人来不及掩耳,像闪电使人来不及闭上眼睛。军队赴前线时如同惊马奔驰,打起仗来好似狂暴之士;阻挡它前进的被击破,接近它的必遭灭亡,谁能抵御得了这样的军队呢?
【原文】
“夫将有所不言而守者,神也[88];有所不见而视者,明也。故知神明之道者,野无衡敌[89],对无立国。”
武王曰:“善哉!”
【译文】
“将帅有所不言而镇静自守的,可称为‘神’,一般人尚未发现的规律他能看出端倪的,可叫作‘明’。将帅能明白神明之道,在他面前就既没有强横的敌人,也没有敢于与之对抗的敌国了。”
周武王说:“您说得真是太深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