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七年级下册

中国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七年级下册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既薨③,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文化记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南宋一个叫林駧的人编写的《古今源流至论》。到了元朝,有人在戏曲中把这件事加以演绎,便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戏曲的形式更容易在老百姓中间传播,“半部《论语》治天下”由一开始的嘲弄、讽刺,变成夸赞《论语》是一部治理天下、解决各种问题的总则。

中国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七年级下册

(元·脱脱等《宋史》)

文本诵读

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注释】①侧微:卑贱。微:地位低。②手不释卷:意为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释:放下。卷:指书籍。 ③薨:君主时代称诸侯或大官等的死。

◎译文

当初,宋太祖地位卑微时,赵普跟他交友。宋太祖得了天下之后,赵普屡次谈起卑微时二人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宋太祖性格豁达,对赵普说:“假如在普通人中就可以辨识天子、宰相,那么人人都可以去访求了。”从此赵普不再谈论这些事。赵普年轻时熟悉吏事,但没有学问,等做了宰相,宋太祖经常劝他读书。赵普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家,就关起门来开箱取书,整天阅读。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

赵普性格沉稳、有城府,虽然很爱嫉妒别人,但能够以天下之事为己任。宋朝初年,当宰相的人大多心胸狭窄、因循守旧,赵普刚毅果断,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文化记忆(www.xing528.com)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南宋一个叫林駧(dòng)的人编写的《古今源流至论》。赵普一生,先是帮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打天下,后又辅佐太祖治理天下,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但他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没有别的了。在今天看来,《论语》是很重要的国学典籍,但在古代,却是一本普通的蒙学教材,凡是上过一些学的人,都是要学《论语》的。林駧的意思是,赵普能力确实强,但文化水平低,只有小学水平,颇有讽刺之意。

到了元朝,有人在戏曲中把这件事加以演绎,便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戏曲的形式更容易在老百姓中间传播,“半部《论语》治天下”由一开始的嘲弄、讽刺,变成夸赞《论语》是一部治理天下、解决各种问题的总则。

品格传承

赵普的故事很有意思,他原本是一个不爱读书的人,但跟随宋太祖走南闯北打天下,丰富了阅历。到了晚年,他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也产生了很多人生困惑,宋太祖劝他读书,于是一读便手不释卷。读过书后学问有所提高的赵普再回到工作中,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问题也处理得井井有条,可见阅读让赵普的能力和思想得到了质的升华。

此文对于读者的启示:

一是要把阅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不能死读书,要思考为什么要读书。很多同学只知道学习是为了考试,不知道学习其实是用来解决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这是不对的。也有的同学认为有一技之长就可以了,只重技能与社会实践,而忽略了读书,这也是不对的。

二是要读好书。《论语》能教给我们很多生活的智慧、处世的原则,许许多多的道理在今天也是不过时的,值得大家认真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