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陆游的《筑书巢》:中国品格七年级下册

陆游的《筑书巢》:中国品格七年级下册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记忆晚年的陆游以书为伴,爱书之甚,以至于把自己的书房趣称为“书巢”。“书巢”之由来,既有陆游对书的衷情,也源于其小时候的一段记忆。到了晚年,陆游爱书的习惯没有改变,他的藏书超过万册,这在当时不亚于一座图书馆。晚年的陆游不能策马御敌,也不能逍遥自适。从自嘲中,陆游却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和飞升,不拘生活之小节,而跃于生活的繁杂之上,得到了心灵的超脱。其肉体虽困于陋室,精神却游于天地。

陆游的《筑书巢》:中国品格七年级下册

南宋·陆游渭南文集》)

文本诵读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释】①栖于椟(dú):藏在木箱里,堆在木箱上。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疾痛呻吟:因生病而引发痛苦的呻吟。③觌(dí):相见。 ④间:间或,偶尔。 ⑤槁枝:枯树枝。 ⑥就:走近,靠近。

◎译文

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东西。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堆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客人刚开始不能够进入,等到进了屋,又出不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 “这确实像鸟窝。”

文化记忆

晚年的陆游以书为伴,爱书之甚,以至于把自己的书房趣称为“书巢”。“书巢”之由来,既有陆游对书的衷情,也源于其小时候的一段记忆。

有一次,父亲来到他的房间,看见里面非常凌乱,而且书本扔得到处都是。父亲大为恼火,严厉地批评了他,说他的房间像个窝。小陆游心里颇不服气,想给自己辩解一下,就随口说:“我干脆给自己的房间取名叫‘书巢’。”严厉的父亲当然不赞同:“上古时期,没有房子,人们住在山洞或树洞里,那叫‘巢’,今天你住在如此好的建筑中,怎么自甘降格称为‘巢’呢?”因为父亲极力反对,他那小小的“图谋”自然没有得逞。(www.xing528.com)

到了晚年,陆游爱书的习惯没有改变,他的藏书超过万册,这在当时不亚于一座图书馆。他藏书的房子,用“堂”“室”“楼”之类的名称,应当是不过分的,但他仍以少年时随口得来的“书巢”命名,既为圆儿时旧梦,更为缅怀严父。

品格传承

书籍承载着人类世界、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文历史的记录,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而对于这些文明的继承,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读书

真正能从读书中体会到乐趣的人,会把以书为伴当成人生之最大乐事,这也成为很多人的精神追求。

晚年的陆游不能策马御敌,也不能逍遥自适。在人生之悲秋、生命之颓丧中,日日与书相伴,借书移情。在报国无望的无奈中,幻化出了难解的自嘲。从自嘲中,陆游却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和飞升,不拘生活小节,而跃于生活的繁杂之上,得到了心灵的超脱。其肉体虽困于陋室,精神却游于天地。他把自己的居室当成了书巢,到处放满了各种书籍,以至于没有落脚的空间,他以此为乐、为荣。

在古代,读书人总是少数,只有富裕人家的子弟才有条件读书,而当今,读书不再受到条件限制,任何人只要想读书、爱读书就一定有机会读书。一个人的智力启蒙、道德养成、素质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读书。

以书为伴,便是与美和善偕同而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