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决也好,谋杀也罢,无论我们怎样去定性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之死,哈布斯堡家族似乎都是最终的大赢家。神圣罗马帝国军队进行了重组,统帅换成了斐迪南二世的儿子,即匈牙利国王斐迪南。红衣主教亲王斐迪南率领一支大军准备穿过提洛尔加入神圣罗马帝国军队。这时,有的诸侯信念坚定,盼望统一;有的诸侯犹豫不决,希望保持目前的分裂状态。萨克森选帝侯约翰·乔治一世一直没有加入海尔布隆联盟,仍怀有侥幸心理,希望斐迪南二世能同意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向他承诺过的和谈条件,尽管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已经不在人世。不少将军处于积极的备战状态,但他们的目的却不尽相同。勇敢急躁的萨克森-魏玛的伯恩纳德与谨小慎微的瑞典军队指挥官古斯塔夫·霍恩的想法就不相同,但他们都认为阿克塞尔·奥克森杰纳有点儿玩忽职守,没有提供足够的军费。
红衣主教亲王斐迪南(约1610—1641)
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很快便取得了辉煌战果。1633年被萨克森-魏玛的伯恩纳德攻取的雷根斯堡于1634年7月向匈牙利国王斐迪南投降。接着,多瑙沃特沦陷,诺德林根被封锁。1634年9月2日,红衣主教亲王斐迪南又率领一万五千大军赶来参加围攻。面对围城大军,诺德林根守军在兵力上完全处于劣势。萨克森-魏玛的伯恩纳德迫不及待地要和敌人一决高下,虽然古斯塔夫·霍恩一再提醒他要谨慎行事,但他就是不听。古斯塔夫·霍恩最终只好同意与敌人进行阵地战。1634年9月6日,战斗正式打响。最后,古斯塔夫·霍恩被俘,萨克森-魏玛的伯恩纳德的军队被击退,一万士兵阵亡,六千士兵被俘。反观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只有一千两百名士兵战死。
自三年前布雷滕费尔德战役爆发后,像诺德林根战役这类规模的战役再也没有发生过。布雷滕费尔德战役后,北方新教诸侯收复了新教教区;诺德林根战役后,南方天主教诸侯恢复了天主教教区。随着神圣罗马帝国军队的进攻,萨克森-魏玛的伯恩纳德的法兰克尼亚公国也消失了。1635年春天来临前,整个神圣罗马帝国南方除几座军事要塞外,其余地方都被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收复了。红衣主教亲王斐迪南又能前往布鲁塞尔了。他承诺会在途中做些有利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事情。
单凭武力取胜永远不会结出正果。正如1622年的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与1626年、1627年的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在取得胜利后的遭遇一样,1634年、1635年的匈牙利国王斐迪南虽然不断攻城略地,接连取胜,但德意志人对斐迪南二世的信心仍然不足。一个缺少凝聚力的民族在屡遭战争摧残后,其国门会大开,从而招致更多外国军队的入侵。1622年后,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率军入侵;1627年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率军入侵。1634年后,黎塞留嗅到了入侵的机会。法兰西王国和支离破碎的海尔布隆联盟之间的关系变得密切起来。海尔布隆联盟的军队的开销由法兰西王国全额提供。海尔布隆联盟曾经空空如也的金库现在充盈了。谁拎着钱袋子,谁就握住了权杖。神圣罗马帝国南方和西部地区的诸侯们无论是否愿意接受现实,都在慢慢地沦为围着巴黎转的附庸。
红衣主教亲王斐迪南(右)与匈牙利国王斐迪南亲临诺德林根前线
红衣主教亲王斐迪南(右)与匈牙利国王斐迪南指挥神圣罗马帝国与西班牙联军猛攻诺德林根
红衣主教亲王斐迪南(右)与匈牙利国王斐迪南在诺德林根大捷后握手致意
德累斯顿受制于法兰西王国的这种屈辱感最强烈。诺德林根战役彻底破碎了萨克森选帝侯约翰·乔治一世脑海中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许诺的美好愿景。而斐迪南二世也从中学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他虽然不想在语言上过多地表达他愿意做出一些牺牲的意图,但却基本默认了《教会土地归还赦令》是无效赦令。不过,他拒绝接受神圣罗马帝国回到战前状态这一条件,提议将1627年的状态定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新起点。这就意味着,北方大部分天主教区将归新教所有,巴拉丁教区也将永远归新教所有,而哈尔伯斯塔特教区则归天主教所有。为补偿萨克森选帝侯约翰·乔治一世于1620年为帝国而战所遭受的损失,斐迪南二世曾将卢萨蒂亚暂时赐给他,但这次要将之永久赐给他,但要求帝国军队入驻西里西亚。最后,只有路德教被视为享有特权的宗教,而黑森-卡塞尔和其他加尔文教诸侯国根本没有得到安全保障。1635年5月30日,斐迪南二世和萨克森选帝侯约翰·乔治一世派出的代表在布拉格签署了包含以上条款的和约。该和约不仅是一份独立的条约,而是全面和平的新起点。大多数诸侯国和城邦尽管仍有保留意见,但还是接受了和约,并承诺愿意在《布拉格和约》的框架下承认斐迪南二世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布拉格和约》感兴趣,战争也不可能因为一纸条文而结束。斐迪南二世与新教臣民之间的情感纽带已经严重断裂,遗忘加宽恕的庄严承诺并不能使整个民族真正团结起来,就更不用谈共同抵御外敌入侵了。北方的新教诸侯可能会认为,为维护南方新教诸侯的利益而一味地依赖瑞典与法兰西王国等外国势力会付出高额代价。因此,是否与斐迪南二世继续斗争下去就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以目前《布拉格和约》中的条款来看,他们无论如何是不会为斐迪南二世卖命的。(www.xing528.com)
如果《布拉格和约》不能使其支持者受益,那么那些非受益者则更有可能被推向敌人的怀抱。斐迪南二世曾向海尔布隆联盟领导人做出承诺:如果投降,就可享有优厚的待遇。但事实上,他们并未被列入优待名单。黑森-卡塞尔伯爵威廉五世也因信奉加尔文教而被排除在优待名单之外。这些人发发牢骚情有可原。但还有一些人要么像萨克森-魏玛的伯恩纳德那样不停地捞取私利,要么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百姓谋取福利,他们不讲是非,只认利益。
因此,许多诱发战争的因素仍然存在,只不过发动战争的理由不像过去那么崇高罢了。斐迪南二世和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理想已经不复存在;天主教会不再想着要收复其失去的财产;帝国不再想着恢复曾经的尊严;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建立新教政体的梦想已经破灭;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通过武力实现民族统一的理想也成了过眼烟云。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法兰西王国-瑞典阵营与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两大阵营成为主角。在满目疮痍的神圣罗马帝国土地上,它们将展开新一轮的厮杀。战争全面升级为哈布斯堡王朝与波旁王朝之间的冲突了,原先引发战争的神圣罗马帝国南方地区新教诸侯的利益问题几乎没人提起了。
战争从一开始就带给百姓巨大的灾难,而且情况还在日益恶化。交战双方的军队与交战地区的平民打交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军纪可言。士兵对待平民的态度就像野蛮人对待牲畜一样。正如一位当代学者所言:“他们遇到富人就抢夺钱财,遇到穷人就百般折磨。”惨绝人寰的暴行随时随地上演:有的人被赤身裸体地赶到了街上,他们的血肉之躯上不是布满缝衣针,就是被锯子割开,露出了森森的白骨;有的人不是被沸水浇身,就是被凶猛的猎狗撕咬。在乡村,每天重复着城市里发生的一幕幕恐怖场景。除这些暴行外,战争本身给百姓造成的创伤也是巨大的。在攻占诺德林根后,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围攻奥格斯堡。一开始,城里有七万勤劳的人民。但七个月后,城里仅剩一万余人。最后,饥饿难耐、形容憔悴的市民向征服者敞开了城门,昔日繁华的商业都市沦为穷乡僻壤。
如何能将当时恐怖的生活场景再现出来呢?1636年,英格兰使团的一位成员在穿越神圣罗马帝国时记录下了一些场景。他们从科隆逆莱茵河而上——现在,游客们非常熟悉这条路线,经过了“许多被掠夺、摧毁了的村庄”。再往前走,他们看到“驻守埃伦布雷斯坦的法兰西军队正向刚刚攻下科布伦茨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开火。镇上的人们如果探头朝窗外看,就有可能被飞来的子弹击中。”越往南走,情况就变得越糟糕。在巴哈拉赫,“我们看到饿死在路边的穷人。他们的嘴里塞满了草叶”。在吕德斯海姆,“许多人正在一所破旧的小房子里为死去的人祷告。大使先生向它们提供了一些救济。这些可怜的人曾遭到暴力侵犯,几乎都要快饿死了”。在美因茨,“大使先生被迫待在船上,以求自保,因为美因茨已经被瑞典大军攻占,受损严重……这里的情况同样糟糕,穷人都快饿死了。曾经救济别人的人现在却要卑微地等待别人来救济自己。晚上,终于有船靠岸,送来了救济。人们拼命冲上前去争抢。有些人跌进莱茵河,生生被河水吞噬了”。逆美因河而上,“一路上都是被掠夺的村庄、烧毁的城镇和摧垮的城堡”。离开乌兹堡,英格兰使团经过许多被掠夺的村庄,最后到达了诺伊施塔特。“这里曾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现在只留下断壁残垣。”可怜的孩子们“坐在门前,饿得奄奄一息”。大使先生给了他们一些食物,并给他们的父母留下一些钱,以解燃眉之急。途经上巴拉丁时,他们看见“教堂全被夷为平地,穿越危险的树林时,想到了战死于此的克罗地亚人”。他们继续往前走,在一个贫穷的小村庄吃了一顿晚饭。“这个村子两年来遭到了二十八次掠夺,有一天竟然连遭两次掠夺。”诸如此类的惨状不胜枚举。这里揭露的只是残酷战争的冰山一角,剩下的人们尽可想象,一定还有更悲惨的场景。读了这些实景再现般的描述后,我们可能就会明白萨克森选帝侯约翰·乔治一世在布拉格力促和平的良苦用心了。
三十年战争时期的诺伊施塔特
[1]伊巴密浓达(公元前418—公元前362年),古希腊城邦底比斯的将军与政治家。他领导底比斯脱离了斯巴达人的控制,逐渐将底比斯建设成一流强国。公元前362年,他率领盟军在曼丁尼亚战役中击败斯巴达、雅典及其盟邦,他本人也阵亡。——译者注
[2]卡珊德拉是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的特洛伊公主、阿波罗的祭司。神蛇以舌为她洗耳后,她拥有了预言能力,但不愿顺从阿波罗的意愿,结果阿波罗让她的预言不为人所信。特洛伊战争后她被阿伽门农俘虏,后被克吕泰涅斯特拉杀害。——译者注
[3]马蒂亚斯·加拉斯(Matthias Gallas,1584—1647),神圣罗马帝国陆军元帅,先后封坎波伯爵、卢塞拉公爵。在三十年战争中,他先是在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麾下任职,后在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麾下任陆军元帅。后来,他积极参与刺杀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的计划,并立下功劳,从而取得了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在弗里德兰的领地。——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