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陲小城施特拉尔松德并非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自由城邦。施特拉尔松德虽然名义上依附波美拉尼亚,但实际上是完全自治的。这里的市民不愿意和斐迪南二世结怨,更不愿意帮助外国势力入侵帝国,但也拒绝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的军队进驻城内。
边陲小城施特拉尔松德
要么不拿,拿就全部拿走。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命令驻扎在罗斯托克港的路德教指挥官汉斯·格奥尔格·冯·阿尼姆-博伊岑堡武力逼迫对方就范。他在信中写道:“我绝不允许他们私藏任何东西,否则其他人也会效仿。”已是吕根领主的汉斯·格奥尔格·冯·阿尼姆-博伊岑堡还攻占了扼守港口的小岛达恩霍尔姆。1628年2月,达恩霍尔姆岛上群情激昂。1628年3月,他们攻击了岛上的帝国军队,并将其赶走了。
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第一次遭遇了挫折,拼命地想洗刷耻辱。与此同时,岛上的士气一天比一天高涨。守岛的人中有的是丹麦战争中幸存的老兵,有的是从惨遭蹂躏的家园里逃来的农民。他们都有被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的军队折磨过的悲惨经历。
1628年4月,施特拉尔松德的所有市民庄严宣誓,坚决捍卫自己的信仰和自由,绝不允许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在城内驻军。在抵抗的过程中,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民族身份,如果说民族观念当时尚存的话。他们虽然有意没提皇帝的名字,但却表示会忠于帝国,遵守帝国的各项法律。
然而,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的军队事实上就是帝国的代表,如果施特拉尔松德人要和这支军队开战,那么无论喜欢与否,都要和帝国的敌人联手抗敌。1628年5月,一位丹麦大使来到施特拉尔松德。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送来了火药。围攻施特拉尔松德战斗正式打响后,丹麦和瑞典甚至派来了援军,希望联手粉碎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建设军事帝国的计划。成功与否在此一举。(www.xing528.com)
施特拉尔松德被包围
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发现事态不妙后,便亲赴战场,会同副将,一起督战。有传言说,他叫嚣道:“哪怕施特拉尔松德是用链子吊在天上,我也要拿下它。”真实的情况是,市民代表前来请求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不要在城内驻军时,他一边用手摸着面前的桌子,一边面无表情地回答道:“你们的小城会变得像桌子一样平坦。”然而,在施特拉尔松德人抵抗的过程中,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最头疼的是施特拉尔松德总能从海上获得源源不断的援助。即便如此,围攻者仍然有更大的胜算。在城墙之外,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没有真正害怕的敌人。他本人是梅克伦堡公爵,与勃兰登堡选帝侯乔治·威廉和波美拉尼亚公爵博古斯拉夫十四世签有和约。在围攻施特拉尔松德的战斗中,他甚至还得到了波美拉尼亚公爵博古斯拉夫十四世的多方支持。守城者没有必胜的把握。担心财产受损的人已经将财产转移到了船上。担心妻儿生命安全的人已经将她们送往瑞典去避难。但无论有怎样的担心,守城者都决定抵抗到底。一周周过去了,施特拉尔松德并未被攻陷。于是,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降低了要求,不再坚持必须进城驻军。现在,他只要求将施特拉尔松德的防御任务交给其领主波美拉尼亚公爵博古斯拉夫十四世及其军队。这样一来,施特拉尔松德就能跟与斐迪南二世为敌的外国势力脱离关系了。该提议得到施特拉尔松德市政厅的赞成,但却遭到了市民的反对。市民们有意表现出与两位外国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结盟而不愿臣服斐迪南二世的架势。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纵然手握重兵,但这次也没能扭转战局。1628年8月3日,他撤走了围城的军队。
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上,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的失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一次(不是第一次)帝国城镇打败帝国新生势力的典型战役,更重要的是,这种抵抗运动迟早会成为大多数德意志人纷纷效仿的壮举。斐迪南二世无法容忍帝国的无政府状态,登上皇位后推行所谓的新秩序,其统治实质上就是教士的文治和军队的武攻。渐渐地,斯特拉尔德松人再也无法容忍这种统治了。为了新教信仰和行动自由,他们极不情愿地向外国势力敞开了怀抱。
神圣罗马帝国军队猛攻施特拉尔松德
波美拉尼亚公爵博古斯拉夫十四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