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分歧在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与天主教联盟之间出现了。帝国军队在击败腓特烈五世后,斐迪南二世收回了德意志南方地区。因此,平定德意志北方地区的叛乱后,斐迪南二世也会收回北方地区。美因茨选帝侯兼大主教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希·冯·格里芬克劳表示,他想获得至少一位战败诸侯的土地。然而,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希望将所有战败诸侯的土地都封给布伦瑞克-吕内堡公爵乔治。布伦瑞克-吕内堡公爵乔治是一名信奉路德教的帝国军队高官,战功卓著。
分歧不仅仅是个人观点迥异那么简单。天主教联盟希望能将确保天主教神职人员利益的旧政策尽快合法化,而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则希望军队中天主教和新教相互融合的情况也能够在帝国继续保持下去。他认为,只有叛乱才是需要严惩的罪行;只有忠诚,尤其是部下的忠诚,才是需要奖励的美德。
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与天主教联盟还存在另一个严重的分歧。天主教联盟主张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的军队开销应该全部由新教诸侯来承担,而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则坚称,作为皇帝的将军,他有权决定在何处驻军,也有权在天主教联盟的领地内摊派并征收军费。
美因茨选帝侯兼大主教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希·冯·格里芬克劳(1573—1629)
布伦瑞克-吕内堡公爵乔治(1582—1641)
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有人向皇帝建议用友好的方式去解决宗教分歧问题,这也是唯一明智的解决办法。如果斐迪南二世抛开教派保护政策而采纳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的建议,那就意味着他必须将帝国统一大业置于各诸侯的利益之上,对所有教派一视同仁。但遗憾的是,向皇帝提出这一建议的人并不能保证帝国统一大业能够最终完成。要想超越教派利益,就要有信心统一整个德意志民族。但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能确保整个民族统一起来吗?武力可以维护但却不能建立起稳定的制度。在德意志人眼中,他们只知道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的军队比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的军队人数更多,并且其行为更残暴。如果德意志的统一换来的是赋税沉重的未来,到处是饥肠辘辘的农民和烧成灰烬的村庄,那么这样的统一是德意志人不愿看到的。
虽然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的建议也有可取之处,但奇怪的是,斐迪南二世起初就是不为所动。每当陷入两难、无法决断时,斐迪南二世都会听从首席大臣汉斯·乌利奇·冯·埃根伯格的意见。1626年11月,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会见了汉斯·乌利奇·冯·埃根伯格,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他说,如果有必要,他可以扩军至七万人。这样就可以避免与敌人正面激战。对尚未完全适应战场的军队来说,正面激战是极其危险的。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的策略是夺取各个战略要塞,最终克敌制胜。胜利后,斐迪南二世将顺理成章地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真正的主人,接受四方诸侯的朝拜。如此一来,在帝国内部,所有势力均臣服于皇帝;在帝国外部,再没有国家可以指手画脚了。
汉斯·乌利奇·冯·埃根伯格(1568—1634)
汉斯·乌利奇·冯·埃根伯格很快就被说服了,这也等于说服了斐迪南二世。1627年1月,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受封为弗里德兰公爵,比他原先的爵位更高,这表明了斐迪南二世对他的认可。如果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当时不仅告诉斐迪南二世如何去镇压德意志人民,而且告诉他如何去赢得民心,那么德意志和欧洲的历史有可能被改写。(www.xing528.com)
迄今为止,新教徒对帝国的反抗行动均以失败告终。所有反抗行动都带有革命的性质,这说明新教徒一直处于改变命运的弱势地位。现在,神圣罗马帝国运转良好的机制显现出解体的迹象。间隙出现了,而且日益扩大。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曾问道:“难道皇帝就是一种永远无法取消的职位吗?”天主教联盟代表回答道:“帝国离不开皇帝,皇帝也离不开帝国。”关于这一问题存在两种不可调和的理论。被称作皇帝的人其实一直都是少数主教的工具,如果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想办法控制了皇帝,那么皇帝就成了他的工具。在天主教联盟代表眼里,帝国并不代表德意志全体人民的利益,甚至也不代表诸侯的利益,仅仅代表主教及教会的利益。
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与天主教联盟的分歧还未发展到公然争吵的地步。这时,敌人的势力虽然遭到了削弱,但仍不容小觑。查理一世强行征款入国库的行为遭到了除几名宠臣之外所有英格兰人的批评,他们称这是史无前例的公然违法行为。尽管如此,查理一世仍一意孤行地派遣查理·摩根爵士率领一支名义上为六千人但实际上不足四千人的军队前往支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支援克里斯蒂安四世的将军有:布拉格之乱的战斗英雄图尔恩伯爵、作战经验丰富的巴登-杜拉赫侯爵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希、萨克森-魏玛公爵约翰·欧内斯特一世的弟弟——萨克森-魏玛的伯恩纳德。沃尔芬比特尔、诺德海姆以及宁堡几个实力强大的城镇都支持克里斯蒂安四世。这些地方的百姓都盼着摆脱天主教教士的压迫,分得土地。
萨克森-魏玛的伯恩纳德(1604—1639)
北方的新教徒再次将求助的目光转向了东边的拜特伦·加博尔,但拜特伦·加博尔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因为没有土耳其人的帮助,他什么也干不了。这时,正与波斯打得不可开交的土耳其[1]决定与斐迪南二世和解。1627年9月,和解达成,拜特伦·加博尔成了摆设。
和谈解放了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的双手。萨克森-魏玛伯爵约翰·欧内斯特一世一年前薨逝时,他的副将仍带兵驻扎在西里西亚。1627年5月,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派布伦瑞克-吕内堡公爵乔治去截断其退路。1627年7月,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亲率三倍于敌的大军前往西里西亚。敌人闻风丧胆,相继献城投降,只有一地坚守阵地,进行抵抗。1627年8月底,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控制了整个西里西亚。捷报迅速传到了维也纳。很快,西里西亚各地均遭到了盘剥勒索,百姓的钱财都进了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与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的金库。
西里西亚失守后,克里斯蒂安四世想通过和谈来避免灭亡的命运。但斐迪南二世的两位将军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与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要求他先割让出荷尔斯泰因,否则免谈。克里斯蒂安四世断然拒绝了这一要求。于是,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与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合力将他驱逐到遥远的北方。在向北逃跑的过程中,巴登-杜拉赫侯爵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希的军队与丹麦军队的联系也被切断了。在维斯马海岸等了很久,巴登-杜拉赫侯爵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希的军队才登上运其过海与丹麦军队会合的船,然而刚在海利根哈芬登陆,一支庞大的帝国军队就赶了过来,接着发起了猛攻。巴登-杜拉赫侯爵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希和几名主要军官迅速乘船逃走了。之后,巴登-杜拉赫侯爵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希的将士们纷纷转投到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麾下。就这样,丹麦军队的七支劲旅被克里斯蒂安四世葬送了。
就在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率军围攻下萨克森的军事要塞时,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的军队紧追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的军队。1627年底之前,除了若干个城镇仍在抵抗外,石勒苏益格和日德兰地区都被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占领。
看来再进行几次围攻,战争就结束了。于是,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开始酝酿疯狂的计划。德意志地区的抵抗全部被镇压后,他将自任十万大军的统帅,誓将土耳其人赶出君士坦丁堡[2]。然而,这仅仅是他的美梦而已。即使丹麦被击败了,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的军队仍然存在。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的军队迟早会与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新创建的军队发生冲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