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表演生命学:改革创新与美学实践

表演生命学:改革创新与美学实践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受美学”的观念体现了当代创作从封闭的思维体系走向开放的思维体系,接受美学开拓了注重读者的作用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然而二度创作在表演艺术中仍不算终极创作。在现代接受美学提出的“召唤结构”中,主张重视“召唤结构”“意义空白”“创作路标”。

表演生命学:改革创新与美学实践

创作的三要素:创作者——作品——读者

一度创作:剧作二度创作:表演三度创作:观众(重构

接受美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美学思潮,这种美学的新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接受美学”的观念体现了当代创作从封闭的思维体系走向开放的思维体系,接受美学开拓了注重读者的作用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艺术的意义由作者延伸到了读者,并强调了读者的重要作用,强调读者对作品的反应以及对意义的重新建构。倡导“文本与读者的相会”理念,体现了“作者中心”向“读者中心”的转向,强调读者在文学欣赏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艺术活动的过程不只是艺术家进行创作、艺术品诞生的过程,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有生命的轮回过程,艺术活动还应包括受众的接受过程。文学文本绝不可能只存在一种意义,其真正的价值在于读者所做出的种种不同解释。作品的真正生命在于永无止境的读者的解读之中。(www.xing528.com)

我们以往在创作中常犯的一个弊病就是,过分沉迷于创作者的自我的意识,陶醉于自我的愉悦,忘记了观众。演出艺术的一条真理就是:没有观众,就没有影视、就没有戏剧、就没有表演,也就没有了演员。所有的演出与表演,都只是为了给观众看的,这就是艺术的本质,是它们存在的前提与必要的条件。如果我们要给表演下个定义,最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发生于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人们称在作家的创作中诞生的剧本为一度创作,表演的创作是对剧作的二度创作。然而二度创作在表演艺术中仍不算终极创作。戏剧创作必须在观众的参与下才得以最后完成。这种观众参与下的戏剧演出称之为三度创作。在一定意义上,三度创作更关键,更难。在导演指导下的二度创作具有不定型的实验性质,演员的不足与失误可以纠正调整,允许反复。而三度创作则属于正式演出,一次完成,不能停顿反复,不可修正。演员必须精神饱满、精力集中,将创造力激发到最佳状态去完成。确实,只有接通观众这一“电源”,才能使演员发出光芒。[27]

简单介绍接受美学,联邦德国的接受美学创始人姚斯提出了以下几点:1.创作的三要素:作家——作品——读者;2.作家(演员)创作时要想到接受一方:读者(观众);3.接受过程不是对作品简单的复制和还原而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反作用;4.作品成功两大要素:作品的内涵与读者能动的接受能力;5.文学功能建筑社会效果上。[28]另一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1.作品是作家与读者相互作用之产物;2.作家要赋予读者寻找作品意义、参与作品意义创作的权利。3.作品的本文只是打开通向“可能的意义”的途径。因此,作品必须留出“意义的空白”及“意义的不确定性”,形成一种“召唤结构”,读者相互作用之产物。演员在创作中,应该考虑调动起观众的创作想象,让观众参与到创作中来。因此,现代接受美学中所主张的“召唤结构”,在演员的表演中也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在现代接受美学提出的“召唤结构”中,主张重视“召唤结构”“意义空白”“创作路标”。[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