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是一门生命学。通过感觉,特别是视听感受生命的质地与生命的意义。这些主要是通过“视听”,特别要着力于通过台词交流外的“凝视”完成的。它包括观众对表演的凝视,以及演员相互间生命肢体及脸部的“精神交流”,即独特的生命凝视(包括自我审视等)来完成的。“凝视与其说是主体对自身的一种认知和确证,不如说是主体向他者的欲望之网的一种沉陷。凝视是一种统治力量和控制力量,是看和被看的辨证交织。是他者的视线,对主体欲望的捕捉。”[11]让我们重视表演艺术中的视觉元素,并感悟如何将现实的本源、生命的本体通过“视觉手段”转写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视知觉。让视觉形象体现生命、体现灵魂,让凝视成为艺术享受。视觉是一种主动性很强的感觉形式。眼睛成为观看者与被观看的物体之间的桥梁。外部物体通过眼睛甚至可以触及人的心灵世界。语言对于描绘“内在生命”的感受比视觉贫乏。视觉最大的优势是,它可以使艺术用生命本体进行交流。追求一种原生态“生命质感”的视觉艺术,去表现内在的生命体验。创造出“视觉美宴”,让人们过一个视觉的“节日”。让凝视成为视觉奇观,成为一种快感,成为审美享受。
话剧,台词自然重要,语言显然置于关键地位。然而,也还有另一种观念。“人类的内在生命中有着某些真实的、极为复杂的生命感受……对于这种内在生命,语言是无法忠实地再现和表达的……语言对于描绘这种感受实在是太贫乏了。”[12]结论是我们到剧院来既要享受“听觉美宴”,更要享受“视觉美宴”,动作、形体、场面有时往往胜似千言万语……我曾在前边章节中提出,“她的脸便是千言万语”(指嘉宝的脸),“她的身段折射出时代的迷茫”(指安东尼奥尼影片《爱情三部曲》的主角莫尼卡维蒂)。这些都证实了这样一种观念:“演员的全部工作必须最后体现于角色塑造的这些强有力的形体形象。”“形体影像表现其自身,我们却使它浸染着意义。”[13](实际是整个生命形象)
在演出的艺术中,动作是表演的核心,同时动作也是演出艺术经典场面的支点。演员正是通过动作表现人物的思想与情感,体现人物的性格与灵魂的。“戏剧”一词在希腊文里的意思就是“完成着的动作”。“演员”一词的意思是“动作的人”。表演艺术就是以“再现人的动作来再现角色的。”[14]因此称表演艺术为“动作的艺术”(包括除形体动作外的言语动作与心理动作),称演员为“动作的大师”。一定要从理论高度,以及对创作实践的重大意义上认识这一命题,并贯彻于表演实践之中。美学家别林斯基说得更明确:“戏剧性不在于对话,而在于对话者彼此的生动的动作。”戏剧的主要之点就是避免冗长的对话,使每句话都从动作中体现出来。“一旦在剧院开始听台词,现代戏剧也就完结……过高地估价台词的力量,把台词置于形体动作之上——乃是过去的痕迹。”[15]
库布里克《全金属外壳》——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是与一些不懂英语的朋友一起观看曾被影评人誉为“有史以来最佳的越战电影”《全金属外壳》的,影片没有翻译,也没有字幕,但我们都被银幕上的视觉魅力深深地吸引,强烈地震撼。要真正理解表演创作中的视觉魅力,一定要看看,而且要反复“读读”、深入想想画面艺术与动作魅力。
开场是一组理发的镜头,有节奏的行进音乐中,二十岁的新兵们的秀发,金色、棕色、黑色,被麻利地剃掉了,他们个个目光严肃呆滞,生动简洁而有力地体现出来。演员是以动作表现思想与情感的。没有一句话语,“一群活生生的年轻人转化为一个个战争机器”被生动简洁而有力地体现出来。
接着,军营中的叫喊代替了对话,“教官!是!”“是!教官!”“教官!不!教官!”使他们成了没有个性的活枪支。新兵们在睡觉前手握枪支,躺在床上像念圣经似的高声喊道“我没有枪我将是个废物……我的枪是我的恋人……我将在敌人开枪之前,开枪打死他!”的场面,接着镜头转到他的队友高唱军歌跑过,而他跟在最后,手塞在嘴里,长裤已脱到脚跟,像脚镣一样使他更笨拙,更狼狈不堪。没有语言,却极具视觉的感染力。帕尔偷吃面包被教官发现,教官罚他一人站在箱子上吃,而队友做俯卧撑直到他吃完,没有批评、抱怨的语言,只有帕尔站在正中,被不停运动的队友围着。于是,深夜队友们悄悄起身,排队走到帕尔床前,用包着的肥皂打他,同样没有语言的说明,但观众感到了帕尔的绝望与队友们的异化。生动地体现了人转化为枪的意念.特别是影片中的几个精彩场面有力地表现了傻子帕尔的变态异化过程。(www.xing528.com)
数了数帕尔的台词,除了“是,教官!”“不,教官!”外,没有几句台词,然而生动的视觉场面却将帕尔被战争异化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影片《全金属外壳》中最令人难忘的两个镜头,两次开枪的动作,一个是上半段结束时,就在出发前往越战战场的那晚,傻子帕尔一枪干掉教官后朝在旁边发抖的小丑看了一眼,调转枪头伸进自己嘴里,顿时,头盖骨的后半带着血肉飞出,染红了墙面;另一个则是影片最后,面对血泊中痛苦扭动的少女,小丑终于抬起了枪将她击毙。使视觉动作上升到人性高度。而其深刻的内涵则来自于创作者对战争、对人性的深刻感悟。这就是《全金属外壳》给我们的启示。枯燥的兵营场面蕴含着如此宏大的感情,应归功于视觉艺术对观赏者情感的撞击力,画面背后的内涵跨越了人类语言的障碍,传递出人的内心情感与灵魂震颤,它胜似千言万语。
当前影视中有一种通病,即连篇累牍的对话、交代。先是在客厅“说”,而后去走廊“侃”,再就是电梯里“絮叨”,然后是草坪里“畅谈”……忽视电影形象的视觉魅力,忽视影视表演的动作魅力。从“视觉魅力学”的视角来阐释和研究表演艺术。这绝非听觉对表演不重要,而是因为我们某些演员过分依赖听觉,以至于为了走捷径,甚至于把表演艺术降低为记忆力的操作。或者说,我们不少导演、教师、演员、学员太不重视表演中的视觉魅力。有必要反复读解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让动作成为眼睛的“一个节日”,成为审美的“一种愉悦”!
我们说表演是动作的艺术,然而并不意味着任何生活动作都构成艺术,动作的艺术必须寻找到艺术的动作,即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的,即能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情境与情感,体现剧作主题思想的动作,那才是艺术的动作。动作的艺术需要艺术的动作。演员是以动作表现思想与情感的。进入当今面对第三次浪潮的以“视觉为中心”的时代,我们不能传统而隔列并孤立地研究动作,要从“生命学”的整体观念,将表演中的动作视为生命在此时此刻情境下的一种反映。此刻的动作是生命有机整体的一个部分。要从关系的角度,研究动作与生命的其他元素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如动作与情境、动作与情感、动作与人物关系、动作与人物性格、动作与主题意蕴等的关系。因此演员要通晓“动作情境学”并将其运用于具体的表演创作实践中去。
数了数帕尔的台词,除了“是,教官!”“不,教官!”外,没有几句台词,然而生动的视觉场面却将帕尔被战争异化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影片《全金属外壳》中最令人难忘的两个镜头,两次开枪的动作,一个是上半段结束时,就在出发前往越战战场的那晚,傻子帕尔一枪干掉教官后朝在旁边发抖的小丑看了一眼,调转枪头伸进自己嘴里,顿时,头盖骨的后半带着血肉飞出,染红了墙面;另一个则是影片最后,面对血泊中痛苦扭动的少女,小丑终于抬起了枪将她击毙。使视觉动作上升到人性高度。而其深刻的内涵则来自于创作者对战争、对人性的深刻感悟。这就是《全金属外壳》给我们的启示。枯燥的兵营场面蕴含着如此宏大的感情,应归功于视觉艺术对观赏者情感的撞击力,画面背后的内涵跨越了人类语言的障碍,传递出人的内心情感与灵魂震颤,它胜似千言万语。
当前影视中有一种通病,即连篇累牍的对话、交代。先是在客厅“说”,而后去走廊“侃”,再就是电梯里“絮叨”,然后是草坪里“畅谈”……忽视电影形象的视觉魅力,忽视影视表演的动作魅力。从“视觉魅力学”的视角来阐释和研究表演艺术。这绝非听觉对表演不重要,而是因为我们某些演员过分依赖听觉,以至于为了走捷径,甚至于把表演艺术降低为记忆力的操作。或者说,我们不少导演、教师、演员、学员太不重视表演中的视觉魅力。有必要反复读解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让动作成为眼睛的“一个节日”,成为审美的“一种愉悦”!
我们说表演是动作的艺术,然而并不意味着任何生活动作都构成艺术,动作的艺术必须寻找到艺术的动作,即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的,即能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情境与情感,体现剧作主题思想的动作,那才是艺术的动作。动作的艺术需要艺术的动作。演员是以动作表现思想与情感的。进入当今面对第三次浪潮的以“视觉为中心”的时代,我们不能传统而隔列并孤立地研究动作,要从“生命学”的整体观念,将表演中的动作视为生命在此时此刻情境下的一种反映。此刻的动作是生命有机整体的一个部分。要从关系的角度,研究动作与生命的其他元素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如动作与情境、动作与情感、动作与人物关系、动作与人物性格、动作与主题意蕴等的关系。因此演员要通晓“动作情境学”并将其运用于具体的表演创作实践中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