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与演员有两种层次,一种是“过眼烟云”“昙花一现”地“生存”过;另一种则是深入人们心灵、与宇宙时间共存地“存在”着。
作为人的生活意义,主要不在于他的第一生命,而在于他第二生命的创造活动,人不会满足于仅仅活着——像动物那样生存,而总是要把第一生命引向第二生命,通过第二生命的创造去实现第一生命的价值。[32]如果一切为了活着,活着就是一切,岂不与动物毫无区别,一旦死去,岂不一切都落了空?一切事物的意义必须从高于它的事物那里求得,生命亦如此。然而,哲学家都以“存在”作为生命意义的源泉。生命是高于生命本身的意义的——精神的价值。人要有意义地活着,意义是大写的生存的必要条件。活着是为了寻求意义,而寻求意义又是为了觉得自己是在有意义地活着。真正的艺术家都视创作为生命,不创作就活不下去。
生命与艺术存在着两种宏观的类型与层次:“存在着”与“生存着”。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把人的存在方式分为非正式的存在(生存)与正式的存在(存在)。非正式的存在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其基本样式是沉沦,这是一种市化状态,个人消散于琐碎事务和芸芸众生之中,任何优越状态都被不声不响地压住,彼此保持一种普通的平均状态。真正的存在则是个人真正地作为他自身而存在,即“此在”。海德格尔形容那种仅仅“生存”而忽略“存在”的状态有一句名言:“存在地被遗忘。”[33]确实,生命之所以会产生美丽的旋律,艺术之所以能产生永恒的魅力,是因为你赋予它意义。生活或作品原本没有意义,因为你没有把握住生活,驾驭住艺术。你还没有创造出任何使它产生意义的东西来。
哲人们则将其表述为:“人具有两种生命:‘种生命’与‘类生命’。他既有被给予的自然生命——‘种生命’,又有自我创生的自为生命——‘类生命’。诗人艾略特说,人是空心的。是啊,说得不错,人是空心的,但竹管也是空心的。然而竹管一旦变成了长笛,意义就产生了。所以人也可以变成长笛。但你们不是长笛,你们只是空心竹管。”[34]人生的价值、艺术的价值是由人自己创造决定的。
艺术作品与演员同样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过眼烟云”“昙花一现”地“生存”过,另一种则是深入人们心灵,与时间共存地“存在”着。这是人与艺术品在宏观上的两种不同层次与不同境界。印度哲学家奥修吹奏《上帝唇边的长笛》的第二个主旋律就是生命的意义。他说:“意义必须被创造出来。如果你想等待某种现成的意义,你是等不到的……人不是一种意义,(艺术作品也不是)而是一次机会,你可以创造意义,你也可以创造无意义。意义是可能产生的,但并不是预先给予的。意义可以被创造出来,但它不是已经存在的东西。它是任务,不是礼物。生命是礼物,生命是公开的机遇。意义不是礼物,意义是探索。”[35]
俄罗斯思想家弗兰克在其《生命的意义》中说:“生命的(艺术的)意义不是被给予的,而是被提出的。”所谓强者,即“自我实现者”,一是相信生命总体上是丰富大于匮乏;二是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不在于保存而在于增强与扩展。生命(艺术)是“必须不断自我超越的东西”,它不能满足于自身,而要不断向上,从高于自身的东西那里去寻求自身的意义与目的。这就是扩展与享受自身所蕴含的力量,因此它克服了自身的限制。
史铁生说:“只有人才把怎样活着看得比活着本身更要紧,只有人在顽固地追问并要求着生存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本不在向外的寻取,而在向内的建立,那意义本非与生俱来,生理的人无缘与之相遇。那意义由精神所提出,也由精神去实现。”[36]精神健全的人、精神高尚的人、有创造性的人,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代表作《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提出的所谓“存在之轻”指的是,人生的实质太轻飘、人生缺乏实质,缺乏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人“不能承受存在之轻”。
那意义本非与生俱来,生理的人无缘与之相遇。那意义由精神所提出,也由精神去实现,那便是神性对人性的要求。这要求之下,曾消散于宇宙之无边的生命意义重又聚拢起来,迷失于命运之无常的生命意义重又聪慧起来,受困于人之残缺的生命意义重又看见了路。“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在科学(含艺术)的迷茫之处,在命运(含创作)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37]
所以在书中反复谈到铁生,是由于我与铁生相识、相知、相通、相融、相亲了近三十年,在我生命的征途与创作的跋涉遇到困境时,总能从他那儿吸收到心魂的力量、灵魂的指引。他是上帝派送给我最好的礼物。如果说,我的生命能进入较好的一个层次,我的教学、我的艺术能进入生命的领域,与他的影响绝对分不开。
老史说:“心魂之域本无尽头,比如‘诗意地栖居’可不是独享逍遥,而是永远地寻觅与投奔,并且总在黑夜中。”灵魂则指向无限的存在,既是无限的追寻,又终归于无限的神秘,还有无限的相互干预以及无限构成的可能。文学(含表演)因而不能止于干预实际生活,而探问心魂的迷茫和意义才更是它的本分。正如他所说:“生命分为两种:一种叫作有限的身在,一种叫作无限的行魂。”这就是史铁生,他残缺了双腿,却拥有最丰满的思想;他无法行走,灵魂却走得很远很远……
强者,一是相信生命总体上是丰富大于匮乏;其二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不在于保存而在于增强与扩展。生命是“必须不断自我超越的东西”,它不能满足于自身,而要不断向上,从高于自身的东西那里去寻求自身的意义与目的。这就是扩展与享受自身所蕴含的力量,因此它克服了自身的限制。
同样,不能忍受创作中精神之贫乏,不能承受创作作品存在之轻。创作精神是艺术创作、表演创作的最高问题。没有精神与思想的作品、没有精神的表演就剩下一副肉体的躯壳。得以流传的好作品,无一不闪耀着精神的光辉。创作精神既是表演的层次与意境,也是真正意义的表演的生死问题。正如莎士比亚早就发问“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那意义本非与生俱来,生理的人无缘与之相遇。那意义由精神所提出,也由精神去实现,那便是神性对人性的要求。这要求之下,曾消散于宇宙之无边的生命意义重又聚拢起来,迷失于命运之无常的生命意义重又聪慧起来,受困于人之残缺的生命意义重又看见了路。“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在科学(含艺术)的迷茫之处,在命运(含创作)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37]
所以在书中反复谈到铁生,是由于我与铁生相识、相知、相通、相融、相亲了近三十年,在我生命的征途与创作的跋涉遇到困境时,总能从他那儿吸收到心魂的力量、灵魂的指引。他是上帝派送给我最好的礼物。如果说,我的生命能进入较好的一个层次,我的教学、我的艺术能进入生命的领域,与他的影响绝对分不开。
老史说:“心魂之域本无尽头,比如‘诗意地栖居’可不是独享逍遥,而是永远地寻觅与投奔,并且总在黑夜中。”灵魂则指向无限的存在,既是无限的追寻,又终归于无限的神秘,还有无限的相互干预以及无限构成的可能。文学(含表演)因而不能止于干预实际生活,而探问心魂的迷茫和意义才更是它的本分。正如他所说:“生命分为两种:一种叫作有限的身在,一种叫作无限的行魂。”这就是史铁生,他残缺了双腿,却拥有最丰满的思想;他无法行走,灵魂却走得很远很远……
强者,一是相信生命总体上是丰富大于匮乏;其二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不在于保存而在于增强与扩展。生命是“必须不断自我超越的东西”,它不能满足于自身,而要不断向上,从高于自身的东西那里去寻求自身的意义与目的。这就是扩展与享受自身所蕴含的力量,因此它克服了自身的限制。
同样,不能忍受创作中精神之贫乏,不能承受创作作品存在之轻。创作精神是艺术创作、表演创作的最高问题。没有精神与思想的作品、没有精神的表演就剩下一副肉体的躯壳。得以流传的好作品,无一不闪耀着精神的光辉。创作精神既是表演的层次与意境,也是真正意义的表演的生死问题。正如莎士比亚早就发问“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注释】
[1][美]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2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第39~40页。
[3][俄]泰依罗夫:《导演札记》,刊于《俄罗斯名家论演技》,中国戏剧出版1985年版,第190~191页。
[4][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6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87页。
[5][苏]马契列特:《演员与电影剧作家》,中国电影出版社1961年版。
[6]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表演创作手册》(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4~114页。
[7][波兰]耶日·格洛托夫斯基:《迈向质朴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66页。
[8][波兰]耶日·格洛托夫斯基:《迈向质朴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27页。
[9]陈道明:《人格魅力与时代艺术表演境界》,访谈刊于文锦博客2009年8月31日。
[10][苏]弗烈齐阿诺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版,第407、408页。
[11]转引自[苏]赫拉普钦科:《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文学的发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70页。
[12][法]雅克·卢梭:《走向澄明之境:卢梭随笔与书信集》,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0年版。
[13][苏]高尔基:《文学书简》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33页。
[14]王蒙:《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序言,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5][希腊]亚里士金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6]刘硕良主编:《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和获奖演说》,漓江出版社2013年版。
[17]谢园:《葛优必将大“火”》,刊于《大众电影》1992年第4期,第6页。
[18]谢冕:《文学百年忧思录》,刊于《深圳商报》2001年11月29日。
[19][苏]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我追求最大限度的真实》,刊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196页。
[20][苏]弗烈齐阿诺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版,第31页。
[21]林洪桐:《表演创作手册》(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
[22][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笫117、211页。
[23]董行佶:《戏,是演给观众看的》,刊于《人民戏剧》1980年第10期。
[24][瑞典]英格玛·伯格曼:《英格玛·伯格曼论文选》,天津大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3页。
[25]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表演学习手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278页。
[26][苏]罗姆:《当代电影剧作语言》,刊于《世界电影》1982年第2期,第24页。
[27][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16页。
[28]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29]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6~10页。(www.xing528.com)
[30]王志敏:《电影美学分析原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222页。
[31]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6~10页。
[32]赵广起:《成功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7页。
[33]周国平:《守望的距离》,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79~80页。
[34][印度]奥修:《上帝唇边的长笛》,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97页。
[35][印度]奥修:《上帝唇边的长笛》,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91页。
[36]史铁生:《病隙碎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165页。
[37]史铁生:《病隙碎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165页。
【注释】
[1][美]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2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第39~40页。
[3][俄]泰依罗夫:《导演札记》,刊于《俄罗斯名家论演技》,中国戏剧出版1985年版,第190~191页。
[4][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6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87页。
[5][苏]马契列特:《演员与电影剧作家》,中国电影出版社1961年版。
[6]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表演创作手册》(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4~114页。
[7][波兰]耶日·格洛托夫斯基:《迈向质朴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66页。
[8][波兰]耶日·格洛托夫斯基:《迈向质朴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27页。
[9]陈道明:《人格魅力与时代艺术表演境界》,访谈刊于文锦博客2009年8月31日。
[10][苏]弗烈齐阿诺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版,第407、408页。
[11]转引自[苏]赫拉普钦科:《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文学的发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70页。
[12][法]雅克·卢梭:《走向澄明之境:卢梭随笔与书信集》,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0年版。
[13][苏]高尔基:《文学书简》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33页。
[14]王蒙:《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序言,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5][希腊]亚里士金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6]刘硕良主编:《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和获奖演说》,漓江出版社2013年版。
[17]谢园:《葛优必将大“火”》,刊于《大众电影》1992年第4期,第6页。
[18]谢冕:《文学百年忧思录》,刊于《深圳商报》2001年11月29日。
[19][苏]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我追求最大限度的真实》,刊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196页。
[20][苏]弗烈齐阿诺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版,第31页。
[21]林洪桐:《表演创作手册》(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
[22][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笫117、211页。
[23]董行佶:《戏,是演给观众看的》,刊于《人民戏剧》1980年第10期。
[24][瑞典]英格玛·伯格曼:《英格玛·伯格曼论文选》,天津大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3页。
[25]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表演学习手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278页。
[26][苏]罗姆:《当代电影剧作语言》,刊于《世界电影》1982年第2期,第24页。
[27][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16页。
[28]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29]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6~10页。
[30]王志敏:《电影美学分析原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222页。
[31]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6~10页。
[32]赵广起:《成功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7页。
[33]周国平:《守望的距离》,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79~80页。
[34][印度]奥修:《上帝唇边的长笛》,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97页。
[35][印度]奥修:《上帝唇边的长笛》,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91页。
[36]史铁生:《病隙碎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165页。
[37]史铁生:《病隙碎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16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