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三境界:人事之法天 人定之胜天 人心之通天
——钱钟书
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至法乃法之结束
——石 涛
培根给艺术下了个不朽的定义:“艺术是人与自然的相乘。”这里涉及当代影视表演的两个新观念。创作中,艺术家的主体心灵与客观世界的遇合,有时能产生很美的艺术,有时则产生不了。关键看在什么层次上遇合。画坛艺术大师梵高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对艺术,我还不知道有更好的像下面的定义:艺术就是人被加到自然里去,这自然是他解放出来的……”[28]人生与艺术都是主观世界能否与客观世界适应、和谐,并碰撞出火花,撞击好了就能产生艺术的高境界。表演是对生活的一种“艺术化转写”,一种“艺术升华”,使它进入艺术的高境界。我国当代学者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谈到,在艺术创作中处理主体心灵(人)与客观世界(天)的关系时,指出的艺术境界的三个层次:“人事之法天、人定之胜天、人心之通天。”
第一境界“法天”:“人事之法天”体现了艺术创造初期自然主义的“真”。艺术家对现实世界是一种被动的效法状态,客观世界永远对人类保持一种至高无上的生疏性。仅仅师法,撷取自然,指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被动效法状态。仅仅模仿、再现客观世界,已不能完满地体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深刻关系。仅仅体现了艺术创造初期自然主义的“真”。这种局限性它不能完满地体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深刻关系,此乃第一境界。
第二境界“胜天”:“人定之胜天”,充分体现了越来越强健的人类面对客观世界的自豪感,体现了人类的主体目的性和面向未来的勇气。创作者的情感在奔泻,欲求在跃动,精神目标在不停地闪烁,心灵激流支配着艺术创造的始终。这一超越构成了对“人事之法天”这一层次的否定。然而,创作者无法站在大自然之外、之上构成与客观世界的遇合。凌驾于大自然之上,主观性太强,技巧痕迹过重,也不能完满地体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深刻关系。在否定了“人事之法天”这一层次后,本身也面临着一个否定。此乃第二境界。
第三境界“通天”:“人心之通天”是“人化自然”的最高创造境界。指凛然的客观世界不再造成主体心灵的被动和软弱,自由的主体心灵也不再造成客观世界的破碎与消遁,两相保全又契然融合,既不是萍水相逢,也不是侵凌式的占据。创作主体的技巧起了主导作用,支配作用,并有明显的“演技痕迹”。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达到“人化自然”的境界。看不出主体技巧与客观生活的界限,技巧融入生活的流动。似乎已经不是“我演他”,达到“我是他”的高境界。观众看到的似乎就是那个人物,而并非演技。实际这种高境界需要更高的技巧、一种隐藏技巧的技巧,融于生活的另一种技巧。这才是高层次上的遇合。此乃第三境界。一种“人化自然”“天人合一”的“天成”的境界。[29]
“视频学习资料”—15 现象是本质的曲折体现 短剧《男人不易》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lwMzk3Mjc2OA==.html
我们通过两部影片的比较理解以上提出的第二、三层次。苏联影片《雁南飞》是经过加工的艺术,是艺术家加工过的自然,属于“人定之胜天”的作品。而前边观摩过的法国影片《爱》是接近生活形态的自然,属于“人心之通天”的作品。在《爱》里,人与自然契然融合。“编”的痕迹消失了;“导”的痕迹消失了;“摄”的痕迹消失了;“演”的痕迹消失了;它们都自然地、或者说都融入、隐藏于“天成”的生活流动的背后。这种崭新的“生活化”手法获得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卡拉托佐夫《雁南飞》“人定之胜天”经典高峰力作,《雁南飞》里,一开始男女主人公恋爱的戏,就经过很多艺术加工与处理,跟生活的距离化比较大。摄影的画面也是如此,一开始两个人走,两个俯瞰镜头,然后两人回家,包括两个人往床上跳都一样。这都是经过导演精心构思的。《爱》的开场,纪录片式的听音乐会,然后回家,老夫妻聊家常,非常生活化,就像通过邻居家窗户看到的生活。情节的构思,是根据戏剧的要求,不完全是根据生活的逻辑。比如,为了戏剧的要求,它一定要薇罗尼卡的父母双亡,如果不死,戏就无法往下发展,所以就来了一场躲警报的戏,两位老人不去躲,结果就死了。死了以后,薇罗尼卡就搬到了鲍里斯家里。情节安排是根据编剧、导演的一种戏剧情节的要求来构置的。现代电影像《爱》《克里默夫妇》《十诫》《蓝色》等。它们是以生活本身的逻辑来构置情节、来叙述影片的。也就是说,影片的整个结构和叙述方式,跟生活本身的逻辑一致,像生活在流动,看不出编剧的痕迹。
电影现代美的一个特点,就是要让观众看到:既是生活又是艺术那样一种东西。当代电影讲究“痕迹的消失”,导演、编剧、摄影的痕迹消失了,包括蒙太奇痕迹的消失、演员表演痕迹的消失。痕迹的消失,是来自电影美学观的转化,各种“技巧”“意念”都融入生活的流动。这就是现代电影美学观带来的变化。并非不要技巧,不要戏剧性,不要表演,不要意念,而是需要一种掩藏技巧的技巧,掩盖意念的意念,不露表演痕迹的表演。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更高的技巧。它取决于艺术家对生活的积累、提炼、理解的功力。它需要艺术家表现出更深、更丰富的艺术含量。即观众要求看到最好不是编出来的戏,而是生活在进行。即一种“人心之通天”的“天成”境界。苏联影片《雁南飞》里非常精彩的几段戏,“轰炸中女主人公的失身”“参军场面中男女主人公的寻找”“女主人公被辱后的自杀”“结尾的欢迎”等,都出色地运用了电影手法,都是很浓烈的,属于“人定之胜天”高水平的发挥。
轰炸中弹钢琴的那场戏堪称电影之经典场面,是由音响、画面综合构成的,然而轰炸闪光的艺术处理却对这场戏的节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黑夜,空袭警报声划破长空,薇罗尼卡任性地不愿躲到防空洞去,马尔克陪着她。敌机轰炸,他试图用钢琴的热烈演奏压过轰炸声,战胜恐惧。然而,爆炸声浪冲击着,白色的窗帘飘忽着,强烈的道道闪光掠过薇罗尼卡和马尔克的脸庞,掠过他们那惊恐的眼睛。当马尔克妄图侮辱薇罗尼卡,她反抗地连续打了他23个耳光时,闪电似的白光在他们脸上闪烁,造成一种高节奏。连续不断的轰炸声,音乐的鸣响,风的呼啸声,气浪震碎的玻璃声,令人耀眼的闪光,加上戏剧性的动作,构成震撼人心的场面。在这样的氛围、节奏中完成了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转折。光效的力量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鲍里斯前线死亡”的戏,特别是主人公鲍里斯缓慢倒下的高速摄影,以及想象的婚礼上白纱飘逸和男女主人公相互凝视接吻时的高速摄影,画面表现出的内涵,传达出的意境令人遐想,使人难忘。摄影机运动转换空间也用得很出色。旋转360°拍摄白桦树梢叠映到男女主人公和平时期热恋时在旋转楼梯的嬉笑追逐,衔接得那么流畅,令人叫绝。影片还着意将现实中战友瓦洛佳高喊救命的声音与幻觉中的婚礼上优美的音乐声交叉、穿插、叠用,强烈的音响对比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从而大大深化了主题。
《雁南飞》作为传统的戏剧式的电影,一种“人定胜天”的电影确实是高峰,值得我们学习;但作为另一种观念的电影,如《爱》,它不追求这个,它把艺术隐藏到生活的背后去,融到生活的流动中去,这就是新的电影观念的功力所在,“人心之通天”魅力之所在。“天成”是一种表演的高境界,特别是影视表演,它是一门生活化的艺术。实际上艺术就是创作者、艺术家与客观世界、演员与生活遇合关系的最高层次。人这一辈子实际上都在开掘自我,并且与客观世界碰撞。人生是这样,艺术创作也如此。正如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的《一画》论:
“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至法,乃法之结束。”[30]
这里指的不是没有技巧,而是更高的,看不到,感觉不到,即“隐藏技巧的技巧”,一种更高的技巧。所谓:“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的境界。清代诗论家袁枚论诗时说过这样两句话:
第一境界“法天”:“人事之法天”体现了艺术创造初期自然主义的“真”。艺术家对现实世界是一种被动的效法状态,客观世界永远对人类保持一种至高无上的生疏性。仅仅师法,撷取自然,指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被动效法状态。仅仅模仿、再现客观世界,已不能完满地体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深刻关系。仅仅体现了艺术创造初期自然主义的“真”。这种局限性它不能完满地体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深刻关系,此乃第一境界。
第二境界“胜天”:“人定之胜天”,充分体现了越来越强健的人类面对客观世界的自豪感,体现了人类的主体目的性和面向未来的勇气。创作者的情感在奔泻,欲求在跃动,精神目标在不停地闪烁,心灵激流支配着艺术创造的始终。这一超越构成了对“人事之法天”这一层次的否定。然而,创作者无法站在大自然之外、之上构成与客观世界的遇合。凌驾于大自然之上,主观性太强,技巧痕迹过重,也不能完满地体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深刻关系。在否定了“人事之法天”这一层次后,本身也面临着一个否定。此乃第二境界。
第三境界“通天”:“人心之通天”是“人化自然”的最高创造境界。指凛然的客观世界不再造成主体心灵的被动和软弱,自由的主体心灵也不再造成客观世界的破碎与消遁,两相保全又契然融合,既不是萍水相逢,也不是侵凌式的占据。创作主体的技巧起了主导作用,支配作用,并有明显的“演技痕迹”。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达到“人化自然”的境界。看不出主体技巧与客观生活的界限,技巧融入生活的流动。似乎已经不是“我演他”,达到“我是他”的高境界。观众看到的似乎就是那个人物,而并非演技。实际这种高境界需要更高的技巧、一种隐藏技巧的技巧,融于生活的另一种技巧。这才是高层次上的遇合。此乃第三境界。一种“人化自然”“天人合一”的“天成”的境界。[29]
“视频学习资料”—15 现象是本质的曲折体现 短剧《男人不易》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lwMzk3Mjc2OA==.html
我们通过两部影片的比较理解以上提出的第二、三层次。苏联影片《雁南飞》是经过加工的艺术,是艺术家加工过的自然,属于“人定之胜天”的作品。而前边观摩过的法国影片《爱》是接近生活形态的自然,属于“人心之通天”的作品。在《爱》里,人与自然契然融合。“编”的痕迹消失了;“导”的痕迹消失了;“摄”的痕迹消失了;“演”的痕迹消失了;它们都自然地、或者说都融入、隐藏于“天成”的生活流动的背后。这种崭新的“生活化”手法获得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卡拉托佐夫《雁南飞》“人定之胜天”经典高峰力作,《雁南飞》里,一开始男女主人公恋爱的戏,就经过很多艺术加工与处理,跟生活的距离化比较大。摄影的画面也是如此,一开始两个人走,两个俯瞰镜头,然后两人回家,包括两个人往床上跳都一样。这都是经过导演精心构思的。《爱》的开场,纪录片式的听音乐会,然后回家,老夫妻聊家常,非常生活化,就像通过邻居家窗户看到的生活。情节的构思,是根据戏剧的要求,不完全是根据生活的逻辑。比如,为了戏剧的要求,它一定要薇罗尼卡的父母双亡,如果不死,戏就无法往下发展,所以就来了一场躲警报的戏,两位老人不去躲,结果就死了。死了以后,薇罗尼卡就搬到了鲍里斯家里。情节安排是根据编剧、导演的一种戏剧情节的要求来构置的。现代电影像《爱》《克里默夫妇》《十诫》《蓝色》等。它们是以生活本身的逻辑来构置情节、来叙述影片的。也就是说,影片的整个结构和叙述方式,跟生活本身的逻辑一致,像生活在流动,看不出编剧的痕迹。
电影现代美的一个特点,就是要让观众看到:既是生活又是艺术那样一种东西。当代电影讲究“痕迹的消失”,导演、编剧、摄影的痕迹消失了,包括蒙太奇痕迹的消失、演员表演痕迹的消失。痕迹的消失,是来自电影美学观的转化,各种“技巧”“意念”都融入生活的流动。这就是现代电影美学观带来的变化。并非不要技巧,不要戏剧性,不要表演,不要意念,而是需要一种掩藏技巧的技巧,掩盖意念的意念,不露表演痕迹的表演。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更高的技巧。它取决于艺术家对生活的积累、提炼、理解的功力。它需要艺术家表现出更深、更丰富的艺术含量。即观众要求看到最好不是编出来的戏,而是生活在进行。即一种“人心之通天”的“天成”境界。苏联影片《雁南飞》里非常精彩的几段戏,“轰炸中女主人公的失身”“参军场面中男女主人公的寻找”“女主人公被辱后的自杀”“结尾的欢迎”等,都出色地运用了电影手法,都是很浓烈的,属于“人定之胜天”高水平的发挥。
轰炸中弹钢琴的那场戏堪称电影之经典场面,是由音响、画面综合构成的,然而轰炸闪光的艺术处理却对这场戏的节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黑夜,空袭警报声划破长空,薇罗尼卡任性地不愿躲到防空洞去,马尔克陪着她。敌机轰炸,他试图用钢琴的热烈演奏压过轰炸声,战胜恐惧。然而,爆炸声浪冲击着,白色的窗帘飘忽着,强烈的道道闪光掠过薇罗尼卡和马尔克的脸庞,掠过他们那惊恐的眼睛。当马尔克妄图侮辱薇罗尼卡,她反抗地连续打了他23个耳光时,闪电似的白光在他们脸上闪烁,造成一种高节奏。连续不断的轰炸声,音乐的鸣响,风的呼啸声,气浪震碎的玻璃声,令人耀眼的闪光,加上戏剧性的动作,构成震撼人心的场面。在这样的氛围、节奏中完成了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转折。光效的力量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鲍里斯前线死亡”的戏,特别是主人公鲍里斯缓慢倒下的高速摄影,以及想象的婚礼上白纱飘逸和男女主人公相互凝视接吻时的高速摄影,画面表现出的内涵,传达出的意境令人遐想,使人难忘。摄影机运动转换空间也用得很出色。旋转360°拍摄白桦树梢叠映到男女主人公和平时期热恋时在旋转楼梯的嬉笑追逐,衔接得那么流畅,令人叫绝。影片还着意将现实中战友瓦洛佳高喊救命的声音与幻觉中的婚礼上优美的音乐声交叉、穿插、叠用,强烈的音响对比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从而大大深化了主题。
《雁南飞》作为传统的戏剧式的电影,一种“人定胜天”的电影确实是高峰,值得我们学习;但作为另一种观念的电影,如《爱》,它不追求这个,它把艺术隐藏到生活的背后去,融到生活的流动中去,这就是新的电影观念的功力所在,“人心之通天”魅力之所在。“天成”是一种表演的高境界,特别是影视表演,它是一门生活化的艺术。实际上艺术就是创作者、艺术家与客观世界、演员与生活遇合关系的最高层次。人这一辈子实际上都在开掘自我,并且与客观世界碰撞。人生是这样,艺术创作也如此。正如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的《一画》论:
“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至法,乃法之结束。”[30]
这里指的不是没有技巧,而是更高的,看不到,感觉不到,即“隐藏技巧的技巧”,一种更高的技巧。所谓:“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的境界。清代诗论家袁枚论诗时说过这样两句话:
“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
只有“大巧之朴”“浓后之淡”才能产生“简单之复杂”“淡中见浓”的效果,达到“极烁如不炼,出色而本色”的境界。(www.xing528.com)
第一层次“人事之法天”主要追慕着客观世界自身的规律性——真;
第二层次“人定之胜天”主要在追慕人类的主观目的性——善;
第三层次“人心之通天”才在完全的意义上体现“人化自然”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而真正抵达艺术创造的极端——美。
美,是对真与善的超越,包容与沟通。艺术创造的内驱力,可以以真为目标,可以以善为目标,但最终应以美为皈依。[31]尤其“灵魂之美”。
表演存在创作美的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即演情节、演人物、演灵魂。从外部塑造走向心灵的刻画,从表层走向深层,开拓与表现人的深邃灵魂。
第一,以情节为重心的阶段:即“故事化”展示阶段,演员仅为故事情节服务。
第二,以人物性格展示的阶段:人物性格的塑造与发展成为情节发展的基本动力,故事成为塑造人物性格的载体,为刻画人物服务。
第三,内心审美化的展示阶段:将表演的触角深入性格内部进行探索,努力展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们心灵深处那个无穷尽的、充满着“血的蒸腾”的第二宇宙。
三个阶段在创作中的综合运用,第三阶段甚为重要。“当你用你的眼睛去观察一个看得见的人的时候,你在寻找什么呢?你是在寻找那个看不见的人,那就是灵魂。”艺术是一种心灵的产物,人的灵魂才是一切的根本。表演创作源自演员“最最亲切的内心生活”。
许多个优秀的演员都经过“心灵戏剧”的洗礼。电影如此,戏剧也如此。美国三位现代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阿瑟·米勒、田纳西·威廉斯堪称“剖析心灵巨匠”。他们的作品与人物往往被视为“人的心灵史”。我在为北电96级学生进行片断教学时,大量选取这种类型的作品:如陈坤、刘佳排演奥尼尔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祖峰、颜丹晨排演田纳西·威廉斯的《坠落之后》,郭晓东、何琳排演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对他们演艺事业的成长起到很好的作用。
“视频学习资料”—16 灵魂戏剧的魅力《热皮屋顶上的猫》与《堕落之后》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l0NTMwMTl1Ng==.html
“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
只有“大巧之朴”“浓后之淡”才能产生“简单之复杂”“淡中见浓”的效果,达到“极烁如不炼,出色而本色”的境界。
第一层次“人事之法天”主要追慕着客观世界自身的规律性——真;
第二层次“人定之胜天”主要在追慕人类的主观目的性——善;
第三层次“人心之通天”才在完全的意义上体现“人化自然”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而真正抵达艺术创造的极端——美。
美,是对真与善的超越,包容与沟通。艺术创造的内驱力,可以以真为目标,可以以善为目标,但最终应以美为皈依。[31]尤其“灵魂之美”。
表演存在创作美的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即演情节、演人物、演灵魂。从外部塑造走向心灵的刻画,从表层走向深层,开拓与表现人的深邃灵魂。
第一,以情节为重心的阶段:即“故事化”展示阶段,演员仅为故事情节服务。
第二,以人物性格展示的阶段:人物性格的塑造与发展成为情节发展的基本动力,故事成为塑造人物性格的载体,为刻画人物服务。
第三,内心审美化的展示阶段:将表演的触角深入性格内部进行探索,努力展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们心灵深处那个无穷尽的、充满着“血的蒸腾”的第二宇宙。
三个阶段在创作中的综合运用,第三阶段甚为重要。“当你用你的眼睛去观察一个看得见的人的时候,你在寻找什么呢?你是在寻找那个看不见的人,那就是灵魂。”艺术是一种心灵的产物,人的灵魂才是一切的根本。表演创作源自演员“最最亲切的内心生活”。
许多个优秀的演员都经过“心灵戏剧”的洗礼。电影如此,戏剧也如此。美国三位现代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阿瑟·米勒、田纳西·威廉斯堪称“剖析心灵巨匠”。他们的作品与人物往往被视为“人的心灵史”。我在为北电96级学生进行片断教学时,大量选取这种类型的作品:如陈坤、刘佳排演奥尼尔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祖峰、颜丹晨排演田纳西·威廉斯的《坠落之后》,郭晓东、何琳排演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对他们演艺事业的成长起到很好的作用。
“视频学习资料”—16 灵魂戏剧的魅力《热皮屋顶上的猫》与《堕落之后》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l0NTMwMTl1Ng==.html
艺术追求的是个性和独特性,“个性是人的最高魅力层次,同时也是人类自身各种魅力结构的第一个综合。”作为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创作个性,教会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能够形成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魅力。虽然认识和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但尤为如此,伴随你认识的程度越深,这种教学的指导性才会趋向于准确。教书育人,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从一开始就要能发展个性,要使学生认识到,你如果不是个有魅力的人,就绝对不可能是个有魅力的演员。你如果在形象上没有突出的特点,那你必须在性格上拥有个性魅力才能胜任演员职业。但也要使学生明白,在不断认识自我开掘自我的过程中,依据自身的条件量力而为之,注意区分追求个性与盲目自信的不同,以免陷入自大的误区!还要克服另一种误区,认为只有成熟的艺术家存在创作个性与表演风格。实际上只要你踏上艺术道路就开始了寻找、确立、培养自我创作个性与表演风格的历程。应该提到这种高度来认识,找不到自我的审美个性魅力,等同于艺术的死亡。
每一次艺术创造,都是一种新的生命体验,一种新的心灵震撼,奔涌着的心灵欲望与思想情感,这些欲望包括焦灼的潜意识。而且是人的灵魂净化、精神提升、生命激越、个性完善的圣地。它具有一种疏导生命能量的功能,释放出潜伏在灵魂里的创造性能量和激情,增添和开拓出新领域并丰富发展了人本身。每一颗独特的灵魂都是一个整体,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
艺术追求的是个性和独特性,“个性是人的最高魅力层次,同时也是人类自身各种魅力结构的第一个综合。”作为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创作个性,教会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能够形成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魅力。虽然认识和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但尤为如此,伴随你认识的程度越深,这种教学的指导性才会趋向于准确。教书育人,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从一开始就要能发展个性,要使学生认识到,你如果不是个有魅力的人,就绝对不可能是个有魅力的演员。你如果在形象上没有突出的特点,那你必须在性格上拥有个性魅力才能胜任演员职业。但也要使学生明白,在不断认识自我开掘自我的过程中,依据自身的条件量力而为之,注意区分追求个性与盲目自信的不同,以免陷入自大的误区!还要克服另一种误区,认为只有成熟的艺术家存在创作个性与表演风格。实际上只要你踏上艺术道路就开始了寻找、确立、培养自我创作个性与表演风格的历程。应该提到这种高度来认识,找不到自我的审美个性魅力,等同于艺术的死亡。
每一次艺术创造,都是一种新的生命体验,一种新的心灵震撼,奔涌着的心灵欲望与思想情感,这些欲望包括焦灼的潜意识。而且是人的灵魂净化、精神提升、生命激越、个性完善的圣地。它具有一种疏导生命能量的功能,释放出潜伏在灵魂里的创造性能量和激情,增添和开拓出新领域并丰富发展了人本身。每一颗独特的灵魂都是一个整体,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