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还分一般技巧层面,更深的美学层面,以及生命层面、灵魂层面。比如,说到“舞台注意”,不能仅停留在眼睛看到的外部层次。深层次的“看”指整个精神和形体天性的完全集中。要把注意从冷漠的、理智的、理性的改造成为亲切的、温暖的、感性的。它对创造“角色的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有价值。应从体验入手去接近角色的心灵。直觉、自然而然、本能地达到内部形象。谈到真实,我们需要更高层次的真实,艺术的宏观上的真实,作家史铁生说过一句值得深思的话:“人们需要戏剧(需要表演),是需要一处自由的时空,需要一回心魂的酣畅表达,是要以艺术的真去反抗现实的假,以剧场中的可能去解救现实中的不可能,以这舞台或银幕上的实现去探问那布满于四周的不现实。”
第一是“情节层面”:以正确的表演方法,讲清故事,体现事件。这是一般表演中都能达到的目标,然而,经典剧目中复杂的情境与人物关系,要真正有魅力地体现事件,展现情节,并非易事。
第二是“性格层面”:突出人物性格及其魅力的塑造,实现斯氏体系的主张:“演的是人,不是戏。”这里指的是演出中的人物形象,自然是角色的性格魅力与演员融入人物的个性魅力的一次融合、化合。
第三是“情感层面”:真情是艺术感人的重要层面。极致情境、复杂关系下,情感的高峰体验与准确表达,是表演追求的高境界。如何将“生活情感”转写为“艺术情感”“审美情感”是表演探索的重要命题。演员塑造的艺术情感必须感染观众,人艺表演艺术家董行佶在《戏,是演给观众看的》中总结了几条:一是演员体验到的情感必须表现出来;二是要以这一个人物最准确、鲜明的方式来表现;三是要紧紧抓住最恰当的时机传递给观众。[23]
第四是“情调层面”:表演有一种情调与韵味,一种气质与旋律,一种独特的风格与味道。艺术的灵魂都与诗相通。演员创作的诗意韵味还体现独特的气质创作上。契诃夫曾告诫演员:“表演艺术家将会懂得,风格乃是他投入其创作中最珍贵之物,好像最终只是由于它才值得进行创作。”①
第五是“灵魂层面”:包括“灵魂情境”的开掘,“心灵交流”的展开、“心灵行李”的背负,以及“灵魂魅力”的展现。它应是表演的最高境界。(观摩学习瑞典导演英格玛柏格曼影片《呼喊与细语》的表演)奥尼尔终其一身追求“灵魂戏剧”,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尽一切努力演绎“灵魂表演”。我们倡导表演真实自然,倡导表演生活化的美学形态的同时,却忽视了提倡表演的审美化,忽略了强调“美”。于是导致银幕表演的另一种倾向:“平庸”,缺乏“魅力”。表演教学与创作中,要坚定不移地贯彻“魅力第一”的原则。
第六是“魅力层面”:演员创作的终极目标。强调“神奇与独特”,追求“强化与极致”。教学与创作过程中始终要追求“创造力”“魅力”,演出中更应展现独特的“审美魅力”。
下面我们就“情调层面”“灵魂层面”与“魅力层面”,联系三部经典影片进行剖析与阐述。
勒鲁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情调魅力的剖析
法国影片《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堪称“诗电影”的杰作。不论是剧作、导演的创意构思、男女主人公的表演,以及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都充满诗的韵味。勒鲁什编导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是一出感伤而优美的情节剧,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清晰的故事。一个丧偶男人带着一个男孩,爱上了一个带着一个女孩儿的丧偶女人,在相爱的过程中,他们无限地进入了对丧偶的回忆。影片的视觉创造所形成的风格,新颖别致的视觉艺术手法,达到“化平俗为神奇”的惊人效果。两个时空,由不同色彩的滤色片来回转换,一定有某种特殊含义,或许是在烘托时空变化,抑或是在暗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每一个镜头细腻得如一幅摄影佳作,甚至有人认为勒鲁什的每个镜头都可以去参加诗意摄影展览。影像的质感与影片的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优美而奇异地展示出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情感与命运,以及影片独特的风格。许多优美的戏剧段落只有几句对白,甚至有的连一句对白都没有,然而却传达出丰富的信息量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男女主人公各自向对方倾诉自己的情感经历和丧偶经历,以及最后男女主人公做爱时,女主人公回忆与自己的丈夫曾经相爱的画面,没有一句对白,靠的全是视觉的艺术魅力,令人过目不忘。男人和女人带着孩子在船上的一段戏,没有语言,通过画面,表现了他们微妙的内心世界与相互的爱慕,自然地拥在一起,呵护两个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人。唯美镜头的熟练运用,形象而细腻地表现男女主人公情感进展历程。影片叙事流畅,情绪饱满,构图简洁,剪辑流畅……影片自始至终弥漫着抒情与诗意。特别欣赏“老人与狗”的桥段,海边漫步时一个老人牵着一条狗,那条狗走路的样子很像主人,无论画面还是内涵,有一种情感隐喻,情深时,老人与狗在海边欢快地奔跑,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情绪遇到挫折时,老人瘸着腿,那条苟延残喘的狗也一瘸一拐的。当然男女主人公情感达到高潮时,老人欢快地走着,狗也活蹦乱跳地奔跑着……老人与狗和毫无关系的男人与女人巧妙的内心对应,加强了浪漫的情调,这种富于想象力的隐喻深化了影片的生命意识。一幅幅画面不仅仅是一幅幅无比优美的风景图,不仅仅是优美的夕阳、沙滩、海浪,更重要的是这一幅幅画面体现了男人和女人的心灵体验,表达了整部影片的情绪。堪称“画面的节日”“视觉之美宴”!
当代电影中,我们不该把经典的画面、场面视为背景,而应把它们看成是电影的主角。它们也有生命,也在思考,也在交流。它们不停息,无规则的运动正是与人的内在生命合拍,它们与观众的心灵沟通大大超越了语言。因此,我们一定要让场面讲出它们无声的言语。而这种无声的语言来自创作者富于生活感悟的想象力。没有丰富的视觉想象,哪有如此智慧的视觉表现!导演以新颖别致的手法来处理,影像流畅而且格调清新,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惊人效果。配乐优美动听,早已成为经典,片中局部采用彩色,大部分时间采用单色处理,现实与倒叙交替变化,在迷人的背景音乐烘托下,营造出一个感人肺腑的、在回忆与现实中徜徉的文艺爱情故事。男女主角的表演更是令人赞叹,体现出当代表演美学的精髓。影片夺得戛纳影展的金棕榈大奖。
英格玛·伯格曼《呼喊与细语》——灵魂魅力的剖析
《呼喊与细语》是一部剖析灵魂的经典佳作,它是我最喜爱的电影,也是对我的创作、我的教学帮助最大的电影。我教过的所有学生、我的创作朋友,都推荐他们观摩、解读这部影片。它是学电影、学表演必修的课程。教会我们如何拍摄近景特写镜头;教会我们从“眼睛能看见的东西”(面部特写的表情)表现出“眼睛看不见的东西”;教会我们掌握表演的内在技巧、表现灵魂痛楚的技巧;教会我们将高度的表演技巧融入生活的自然流动中,并引起灵魂震颤的艺术效果。至少四方面值得好好借鉴:一是特写镜头心理技巧的娴熟把握;二是高超的表演技巧融入生活的自然流动中,以一种平凡谦逊的“天成”姿态体现出来;三是“面”上的戏富于生活与生命的质感流动,“点”上的戏则充满激情及灵魂的震撼力;四是触及灵魂的心灵表演技巧。首先带着专业眼光看影片,准确地说是“读”,反复拉片;然后是思索“为什么”,感悟电影与表演的精华观念;最后是学,逐步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
伯格曼是一位窥测人类心灵的大师。他一生中拍摄了许多室内心理剧,通过镜头他揭示出人的深层世界最复杂、最隐秘的情绪与动机,反映人的灵魂的震颤。伯格曼是一位始终坚持戏剧与电影实践的优秀导演。他不像一些导演,舞台出身,在电影界获得成功后便专搞电影。伯格曼一贯坚持两栖。他说过:“戏剧像一个忠实的妻子,电影则是巨大的冒险,它是一个奢侈的、要求很高的情妇,你以不同的方式崇拜两者。”[24]他在两条战线都获得辉煌的成就。他一生中执导了七八十部舞台剧、拍摄了五六十部影片,创造了许多世界级杰作。他获过多届戛纳、奥斯卡、柏林电影节大奖。特别是他连续三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犹在镜中》1961年、《处女泉》1962年、《冬日之光》1963年),1984年他的自传体影片《芬妮与亚历山大》第四次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25]
《呼喊与细语》讲述了身患不治之症的大姐艾格利斯自知时日不多,希望在临死之前让关系紧张的两个妹妹学会珍爱彼此的故事。伯格曼在他的影片中大量启用了电影的独特武器——特写镜头,潜心研究人类灵魂的微相学。60年代伯格曼更是大胆地对自己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常常只限于拍摄演员的脸部,“以最大限度地突出演员的表情”这一点在影片《呼喊与细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全片四分之三以上是特写和近景,出现了连绵不断地反映人物灵魂的特写群,导演的这种选择使他的演员们不得不收起他们的大部分外部表演技巧,而着力于人物的心理刻画和灵魂塑造。伯格曼的那些人物都是始终生活在一个由脸孔组成的世界里,通过一个面部的大特写镜头可以看出隐藏在脸后的另一些“脸”。透过一个眼睛的大特写,可以反映出眼睛背后的“眼睛”,这种特写镜头传达给观众的,不单单是这种表情本身,也不仅仅是单一的意念和信息,它常常使观众“感悟”和“读解”到表情以外更多的含义——人物复杂的遭遇,人物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态度,人物与周围人物细腻而复杂的关系,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情感、情绪以及说不清的隐秘感觉。
“目前已有可能运用一个特写去表现乍一看来毫无表情的完全凝滞不动的脸面,有可能运用很长的特写镜头,使观众不是靠纯外部的最简单的逻辑而是靠‘感悟’去领会其内容,观众有可能自己去思索和领略作者的意图。换句话说,这种特写向观众展示了一条达到所必须效果的途径,而不是像在《圣女贞德》中那样,靠动作,哪怕是无声的,最微妙的动作直接把这一效果表达出来。这种特写与其说是作者思想的表达,倒不如说是供给观众思考的材料,这种特写促使人们去进行聚精会神地观察、思考和体会……这些镜头里包含的思想并不只具有一种解释,而且往往不是能够用文字加以描述,因为太复杂、含义太多、联想太丰富了。”[26]
当代电影中,我们不该把经典的画面、场面视为背景,而应把它们看成是电影的主角。它们也有生命,也在思考,也在交流。它们不停息,无规则的运动正是与人的内在生命合拍,它们与观众的心灵沟通大大超越了语言。因此,我们一定要让场面讲出它们无声的言语。而这种无声的语言来自创作者富于生活感悟的想象力。没有丰富的视觉想象,哪有如此智慧的视觉表现!导演以新颖别致的手法来处理,影像流畅而且格调清新,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惊人效果。配乐优美动听,早已成为经典,片中局部采用彩色,大部分时间采用单色处理,现实与倒叙交替变化,在迷人的背景音乐烘托下,营造出一个感人肺腑的、在回忆与现实中徜徉的文艺爱情故事。男女主角的表演更是令人赞叹,体现出当代表演美学的精髓。影片夺得戛纳影展的金棕榈大奖。
英格玛·伯格曼《呼喊与细语》——灵魂魅力的剖析
《呼喊与细语》是一部剖析灵魂的经典佳作,它是我最喜爱的电影,也是对我的创作、我的教学帮助最大的电影。我教过的所有学生、我的创作朋友,都推荐他们观摩、解读这部影片。它是学电影、学表演必修的课程。教会我们如何拍摄近景特写镜头;教会我们从“眼睛能看见的东西”(面部特写的表情)表现出“眼睛看不见的东西”;教会我们掌握表演的内在技巧、表现灵魂痛楚的技巧;教会我们将高度的表演技巧融入生活的自然流动中,并引起灵魂震颤的艺术效果。至少四方面值得好好借鉴:一是特写镜头心理技巧的娴熟把握;二是高超的表演技巧融入生活的自然流动中,以一种平凡谦逊的“天成”姿态体现出来;三是“面”上的戏富于生活与生命的质感流动,“点”上的戏则充满激情及灵魂的震撼力;四是触及灵魂的心灵表演技巧。首先带着专业眼光看影片,准确地说是“读”,反复拉片;然后是思索“为什么”,感悟电影与表演的精华观念;最后是学,逐步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
伯格曼是一位窥测人类心灵的大师。他一生中拍摄了许多室内心理剧,通过镜头他揭示出人的深层世界最复杂、最隐秘的情绪与动机,反映人的灵魂的震颤。伯格曼是一位始终坚持戏剧与电影实践的优秀导演。他不像一些导演,舞台出身,在电影界获得成功后便专搞电影。伯格曼一贯坚持两栖。他说过:“戏剧像一个忠实的妻子,电影则是巨大的冒险,它是一个奢侈的、要求很高的情妇,你以不同的方式崇拜两者。”[24]他在两条战线都获得辉煌的成就。他一生中执导了七八十部舞台剧、拍摄了五六十部影片,创造了许多世界级杰作。他获过多届戛纳、奥斯卡、柏林电影节大奖。特别是他连续三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犹在镜中》1961年、《处女泉》1962年、《冬日之光》1963年),1984年他的自传体影片《芬妮与亚历山大》第四次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25]
《呼喊与细语》讲述了身患不治之症的大姐艾格利斯自知时日不多,希望在临死之前让关系紧张的两个妹妹学会珍爱彼此的故事。伯格曼在他的影片中大量启用了电影的独特武器——特写镜头,潜心研究人类灵魂的微相学。60年代伯格曼更是大胆地对自己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常常只限于拍摄演员的脸部,“以最大限度地突出演员的表情”这一点在影片《呼喊与细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全片四分之三以上是特写和近景,出现了连绵不断地反映人物灵魂的特写群,导演的这种选择使他的演员们不得不收起他们的大部分外部表演技巧,而着力于人物的心理刻画和灵魂塑造。伯格曼的那些人物都是始终生活在一个由脸孔组成的世界里,通过一个面部的大特写镜头可以看出隐藏在脸后的另一些“脸”。透过一个眼睛的大特写,可以反映出眼睛背后的“眼睛”,这种特写镜头传达给观众的,不单单是这种表情本身,也不仅仅是单一的意念和信息,它常常使观众“感悟”和“读解”到表情以外更多的含义——人物复杂的遭遇,人物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态度,人物与周围人物细腻而复杂的关系,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情感、情绪以及说不清的隐秘感觉。
“目前已有可能运用一个特写去表现乍一看来毫无表情的完全凝滞不动的脸面,有可能运用很长的特写镜头,使观众不是靠纯外部的最简单的逻辑而是靠‘感悟’去领会其内容,观众有可能自己去思索和领略作者的意图。换句话说,这种特写向观众展示了一条达到所必须效果的途径,而不是像在《圣女贞德》中那样,靠动作,哪怕是无声的,最微妙的动作直接把这一效果表达出来。这种特写与其说是作者思想的表达,倒不如说是供给观众思考的材料,这种特写促使人们去进行聚精会神地观察、思考和体会……这些镜头里包含的思想并不只具有一种解释,而且往往不是能够用文字加以描述,因为太复杂、含义太多、联想太丰富了。”[26]
电影美学家巴拉兹称之为“多音的”面部表情,是在同一张脸上可以表现各种相互矛盾的表情。各种各样的思想和感情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而综合成一个和谐整体,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人的复杂心灵。被装置在演员脸面前的摄影机起到灵魂反射镜的作用。影片《呼喊与细语》全片四分之三以上是特写和近景,这些延绵不断并永不消逝的面部形象,仿佛标志着某种激烈的内心风暴,虽然单纯,但都显得十分自然而生动活泼。它们的确激起无数思绪和幻想。人类的内在生命,深层世界有着某些真实的、极为复杂的、不断变幻着的生命感受。而对这种复杂的生命感受,语言和外部动作都无法忠实地再现和表达。总之,语言对于描绘这种感受实在太贫乏了。
不着力描写外在环境和人物的外在行为和行动,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表现人的内在世界内心生活内在体验和感受上。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高超的表演技巧,特别心理表演技巧,是难以达到如此表演境界的。特写不仅使人的脸部在空间上同我们更加接近了,而且使它超越空间进入另外一个新的领域,心灵的领域:微相世界。特写镜头善于摄录极其细小的动作,极其微妙的细节,细微变化的面部表情,难以捉摸的语调,包括眼睛闪动以及睫毛的颤抖。“微相世界”里,通过一个面部的大特写镜头,能够揭示出隐藏在脸后的另一些“脸”。透过一个眼睛的大特写,可以反映出眼睛背后的“眼睛”。在高贵、漂亮的脸庞后面,可以看到卑鄙和粗俗;而在粗鲁、丑陋的五官之间却隐藏着善良与美好。这给电影演员的表演提供了展示心理技巧表演深度的广阔的用武之地。演员的坚强而诚恳的目光,忏悔镜头里痛下决心的语调,叙述意义深长的内涵,其内容实质,都在我们自己与演员的会见中浮现出来,不再需要其他形象以帮助我们感同身受。电影特写似乎把演员置身于显微镜下进行表演。这种“显微镜”能反映出一般情况下肉眼所看不到的东西——人的心灵。“微相世界”中的优秀表演往往不是语言所能形容和表达的。
这部表现三姐妹复杂心理和灵魂震颤的影片表演难度极大,需要具备高度的特别是内部心理技巧。三段回忆蕴含人生痛苦的高度浓缩。大姐阿格尼丝临终前对母亲的回忆,妹妹玛丽娅与医生的情感纠葛及丈夫的自杀,二姐卡里茵不愿与其丈夫一起生活和进行房事而自残等。激烈的戏剧冲突在平平常常生活中自然展开。如卡里茵与丈夫共进晚餐的场面,那么生活、自然,互斟共饮葡萄酒,她将杯子碰倒,玻璃碎片浸在血红的葡萄酒溶液中,她不动声色地拾起一个锋利的碎片。接着是佣人安娜替他松带解衣,然后就是在床上丈夫发现她下部被玻璃碎片割成血红的场面。震撼人心的戏剧冲突在极其自然生活的表演中展现在观众面前。特别大姐死后,二姐与妹妹俩人为了消除彼此间长期形成的仇恨与隔膜,欲沟通又难以沟通,处于异常紧张的情感危机表现得那么细腻、准确、复杂多变。配上红色背景和大提琴声,真是将她们灵魂深处的呼喊与细语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贵的是演员运用了高度的演技,表演得那么出色,那么准确,那么自然,又那么具有感染力,仿佛他们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生活,观众仿佛不是在看电影,而是站在窗外窥视这三位女性的现实生活。
《理发师的情人》——另类魅力的剖析(www.xing528.com)
《理发师的情人》是一部具有独特的理解、独特的体现、独特的个性、独特的表现、独特魅力的独特电影。由帕特利斯·勒孔特导演的法国喜剧、爱情片《理发师的情人》教会我们何谓独特的个性与独特的体现魅力。创作中经常要遇到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的命题。《理发师的情人》大胆地采用了意料之外的情节加上意料之外的表现。包括影片结构、手法、开场、结尾、舞蹈、镜头处理等都是一种另类手法,并体现一种另类境界。第一次看导演帕特里斯·勒孔特的片子,惊讶他驾驭电影的魅力,把生命、爱情、死亡这些重大的主题放到一个看似平淡荒谬的故事中去表现,女主角美艳中的温柔,代表着男性对女性全部美德的潜在渴望,而男主角的带着邪气的痴情,则是女性心目中的男性最浪漫的意象,令观众在视觉的另类光鲜中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境界。艺术创作中,审美意象的孕育过程,也就是对复杂、丰富的表象(包括眼前直观和记忆的表象)进行富于个性的选择、组织、建构、变形和重组。
电影美学家巴拉兹称之为“多音的”面部表情,是在同一张脸上可以表现各种相互矛盾的表情。各种各样的思想和感情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而综合成一个和谐整体,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人的复杂心灵。被装置在演员脸面前的摄影机起到灵魂反射镜的作用。影片《呼喊与细语》全片四分之三以上是特写和近景,这些延绵不断并永不消逝的面部形象,仿佛标志着某种激烈的内心风暴,虽然单纯,但都显得十分自然而生动活泼。它们的确激起无数思绪和幻想。人类的内在生命,深层世界有着某些真实的、极为复杂的、不断变幻着的生命感受。而对这种复杂的生命感受,语言和外部动作都无法忠实地再现和表达。总之,语言对于描绘这种感受实在太贫乏了。
不着力描写外在环境和人物的外在行为和行动,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表现人的内在世界内心生活内在体验和感受上。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高超的表演技巧,特别心理表演技巧,是难以达到如此表演境界的。特写不仅使人的脸部在空间上同我们更加接近了,而且使它超越空间进入另外一个新的领域,心灵的领域:微相世界。特写镜头善于摄录极其细小的动作,极其微妙的细节,细微变化的面部表情,难以捉摸的语调,包括眼睛闪动以及睫毛的颤抖。“微相世界”里,通过一个面部的大特写镜头,能够揭示出隐藏在脸后的另一些“脸”。透过一个眼睛的大特写,可以反映出眼睛背后的“眼睛”。在高贵、漂亮的脸庞后面,可以看到卑鄙和粗俗;而在粗鲁、丑陋的五官之间却隐藏着善良与美好。这给电影演员的表演提供了展示心理技巧表演深度的广阔的用武之地。演员的坚强而诚恳的目光,忏悔镜头里痛下决心的语调,叙述意义深长的内涵,其内容实质,都在我们自己与演员的会见中浮现出来,不再需要其他形象以帮助我们感同身受。电影特写似乎把演员置身于显微镜下进行表演。这种“显微镜”能反映出一般情况下肉眼所看不到的东西——人的心灵。“微相世界”中的优秀表演往往不是语言所能形容和表达的。
这部表现三姐妹复杂心理和灵魂震颤的影片表演难度极大,需要具备高度的特别是内部心理技巧。三段回忆蕴含人生痛苦的高度浓缩。大姐阿格尼丝临终前对母亲的回忆,妹妹玛丽娅与医生的情感纠葛及丈夫的自杀,二姐卡里茵不愿与其丈夫一起生活和进行房事而自残等。激烈的戏剧冲突在平平常常生活中自然展开。如卡里茵与丈夫共进晚餐的场面,那么生活、自然,互斟共饮葡萄酒,她将杯子碰倒,玻璃碎片浸在血红的葡萄酒溶液中,她不动声色地拾起一个锋利的碎片。接着是佣人安娜替他松带解衣,然后就是在床上丈夫发现她下部被玻璃碎片割成血红的场面。震撼人心的戏剧冲突在极其自然生活的表演中展现在观众面前。特别大姐死后,二姐与妹妹俩人为了消除彼此间长期形成的仇恨与隔膜,欲沟通又难以沟通,处于异常紧张的情感危机表现得那么细腻、准确、复杂多变。配上红色背景和大提琴声,真是将她们灵魂深处的呼喊与细语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贵的是演员运用了高度的演技,表演得那么出色,那么准确,那么自然,又那么具有感染力,仿佛他们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生活,观众仿佛不是在看电影,而是站在窗外窥视这三位女性的现实生活。
《理发师的情人》——另类魅力的剖析
《理发师的情人》是一部具有独特的理解、独特的体现、独特的个性、独特的表现、独特魅力的独特电影。由帕特利斯·勒孔特导演的法国喜剧、爱情片《理发师的情人》教会我们何谓独特的个性与独特的体现魅力。创作中经常要遇到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的命题。《理发师的情人》大胆地采用了意料之外的情节加上意料之外的表现。包括影片结构、手法、开场、结尾、舞蹈、镜头处理等都是一种另类手法,并体现一种另类境界。第一次看导演帕特里斯·勒孔特的片子,惊讶他驾驭电影的魅力,把生命、爱情、死亡这些重大的主题放到一个看似平淡荒谬的故事中去表现,女主角美艳中的温柔,代表着男性对女性全部美德的潜在渴望,而男主角的带着邪气的痴情,则是女性心目中的男性最浪漫的意象,令观众在视觉的另类光鲜中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境界。艺术创作中,审美意象的孕育过程,也就是对复杂、丰富的表象(包括眼前直观和记忆的表象)进行富于个性的选择、组织、建构、变形和重组。
该片以优美的影像和秘密化的风格来描述一个温柔的爱情故事。安东尼的感情被两次相似的经历支配着,首先12岁的他和一个性感的中年美发师有过一次恋爱经历,而当他到了中年时又和另一个美发师玛蒂德相识,并被她的美艳所征服,两人发展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故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男人安东尼在少年时期迷上了镇上美发店的一个中年女理发师,他的梦想是长大后要娶个理发师。之后,女理发师猝死,安东尼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步入了中年,终于他遇见了美丽的女理发师玛蒂德并娶她为妻,两人婚后的生活可以用十分甜蜜来形容,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缠绵、浪漫的机会,然而就在两人如胶似漆的时候,玛蒂德却在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借口去买黄油毅然决然地走出理发店的门,直奔向滚滚急流的大河,投身在了波涛汹涌的河水之中,只给安东尼留下了一封短短的遗书。而玛蒂德为了得到永恒的爱而自杀了……结尾最精彩,也是引起争论或议论最多的。是作品最有深意、画龙点睛的绝笔。
影片的叙事结构与时空构置堪称一绝。特别是当成年的男主人公听到女理发师答应嫁给他的喜讯时,反映镜头是窗外童年的他的微笑;结婚后,男女主人公亲密地做爱时,出现的又是童年的他幸福的窥视。这可以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另类的情节处理引发观众诸多问号:为什么会偏偏爱上理发师?为什么情感最甜蜜时会去自杀?这是现实的问法,并非艺术家在艺术中对现实的发展。编导注重的是引起思索而不是叙说现实。不是在表现某一具体事件的“小真实”。表现的是当今世界整个人类的整体感受,要表现人类面对变幻莫测世界时的茫然和无法把握的精神状态这样的“大真实”。
结尾的处理堪称绝笔:安东尼坐在沙发上静静地等待,仿佛玛蒂德真的出去买黄油还没回来。一位顾客进来也坐在沙发上,翻弄着杂志,等待着。安东尼突然问他要洗头吗,于是帮他洗完头,就在安东尼去拿剪刀时,他习惯地放进那盘磁带,音乐响起,他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顾客也被感染了,同他一起手舞足蹈,他们尽情地舞着,释放着压抑的心灵,然而他突然“啪”地关掉了录音机,重又坐回沙发,等待着玛蒂德回来理发。他们一同坐着,等待着。窗外阳光灿烂,如同每一个平常的午后。第二天,安东尼照旧开了门,一个埃及人进了理发店,他们一起坐在沙发上等待女理发师回来,安东尼给埃及人跳了那个从小就爱跳的、状如抽风的舞蹈,埃及人难以掩盖一阵的惊喜:这是我们的舞蹈,你是怎么会跳的。于是他又继续跳了一会儿,停了下来,坐回到沙发上,继续玩他的填字游戏。“她会回来的。”他说。影片中,玛蒂德风韵犹存,与安东尼爱意正浓,未到相看两厌之时恰逢其时地死去,将爱情最美好的时光得以定格,留下的全是甜蜜回味。也逃避了爱情进入瓶颈时期的失落、争吵与伤感。爱来如抽丝,爱去如山倒。我们不可能像玛蒂德那样上演一出恰逢其时地自杀来保鲜爱情的味道,我们应该学会从爱情中去领悟,去珍惜由爱演变为情的过程。这部影片注重的是引起思索而不是叙说现实。一种眼睛引起的无限思索与遐想,一种不同答案各自独特的思索与遐想。
编导不拘泥于事件本身的发生与否,表现人类共同的感受,通过变形扭曲表现“真实”,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真实”,也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更高的境界。电影的开篇是一个老式收音机,里面放着埃及传统舞曲,歌曲充满神秘欢快的异域色彩,但舞蹈却让人大跌眼镜,真是太有趣了,跳舞的人就是电影的主人公,他从小穿着妈妈给他织的红色毛绒游泳裤在沙滩上与玩伴嬉戏,在他小小的世界中,有一个古怪的梦想,就是要娶一个理发师做老婆,这源于小镇上一个丰满性感的理发师,在小男孩的眼中,她圆润的胸部和她身上的气味就是女神的代言,所以在他小小的心中就埋下了这样一个被大人所不齿的愿望。他很执着,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理发师的出现,因为他相信万事皆有可能,只要你的愿望足够强烈,所以他等到了。
她是个美丽的女人,纤长的躯体,光滑的肌肤,诱人饱满的胸部还有迷人的微笑,一切都让这个曾经是个男孩如今却已是双鬓略显斑白的男人神魂颠倒,她就是曾经的那位玛蒂德,曾经的女神,所以在他第二次去理发店时,就说出了“你愿意嫁给我吗”的话语,第三次,玛蒂德答应了他,这爱情就这样在对的时间邂逅了对的人,接下来是一切正常人对爱情的向往,每天无尽的痴缠,这份爱情不需要别人来支撑,不需要第三者来维系,即使短暂的一瞥,都以为误入了天堂,男人和女人快乐地在这个小小的理发店里经营着俗世难寻的爱情,他们每天接待着不同的顾客,看着被外面的世界所摧残的爱情与生活,他们觉得能拥有彼此已是他们此刻最大的幸福,就连观众也不会相信这种幸福会持续下去……因为大多数观众都是现实的,所以编剧也就安排了那戏剧性的一幕,男女主人公在暴风雨的天气中狂热地云雨过后,女主人玛蒂德跑出了理发店说去买黄油,就再也没有回来,这是多么令人想不通的一个结局啊。导演给观众的一道生命的谜语?
艺术家在事物面前必须有独特的感觉,独创性就是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领悟,深刻独特的发现与开掘,在于艺术构思的独特新颖。不拘泥于事件本身的发生与否,表现人类共同的感受,通过变形扭曲表现“真实”,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真实”,也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更高的境界。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是一种有自己的特点、具有主动性和创见性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没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创造活动,没有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作用,就不可能有任何创造性的成果。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它打破传统和习惯,不按部就班,解放思想,向陈规戒律挑战,对常规事物怀疑,否定原有的框框,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即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不论在思路的选择上、思考的技巧上、思维的结论上,都具有“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
列夫·托尔斯泰对他的作家弟弟说过:“你具备一个作家的全部优点,然而你缺少作为一个作家必须具备的缺点,那就是偏激。”为什么大师要这么说,值得深思。这也许与艺术的审美个性、艺术的风格样式以及创作的特性有关,也许与艺术反对“一般化”、反对“共性”有关,也许艺术需要的不是四平八稳,恰恰是偏激。风格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外部形式上。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取决于它表现的对象是什么,而取决于怎样表现。最核心的还是要有创新精神。
“强化”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原则,“审美,它意味着我们的感情生活达到它的最大强度,而正是在这样的强度中,它改变了它的形式。因为这里我们不再生活在事物的直接实在之中,而是生活在纯粹的感性形式的世界中。”
“我们所有的感情在其本质上的特征都经历了某种质变的过程。情感本身解除了它的物质的重负……艺术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深处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但是,这些运动的形式、韵律、节奏是不能与任何单一情感状态同日而语的。”[27]
这种创作个性,集中地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现实美的独特感受和认识,一是独特的表现方法;从艺术构思的独特性和艺术传达的独特性中体现出对生活、生命的独特思考与认识。它体现于三个层面:第一,对生活感受的独特性,创作者主体性在作品中审美的人性化的表现;第二,具有独特的创作个性、具象的审美感受与另类风格的艺术作品;第三,审美传达方式的独创性。这几个方面形成了创作个性的统一体。
该片以优美的影像和秘密化的风格来描述一个温柔的爱情故事。安东尼的感情被两次相似的经历支配着,首先12岁的他和一个性感的中年美发师有过一次恋爱经历,而当他到了中年时又和另一个美发师玛蒂德相识,并被她的美艳所征服,两人发展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故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男人安东尼在少年时期迷上了镇上美发店的一个中年女理发师,他的梦想是长大后要娶个理发师。之后,女理发师猝死,安东尼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步入了中年,终于他遇见了美丽的女理发师玛蒂德并娶她为妻,两人婚后的生活可以用十分甜蜜来形容,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缠绵、浪漫的机会,然而就在两人如胶似漆的时候,玛蒂德却在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借口去买黄油毅然决然地走出理发店的门,直奔向滚滚急流的大河,投身在了波涛汹涌的河水之中,只给安东尼留下了一封短短的遗书。而玛蒂德为了得到永恒的爱而自杀了……结尾最精彩,也是引起争论或议论最多的。是作品最有深意、画龙点睛的绝笔。
影片的叙事结构与时空构置堪称一绝。特别是当成年的男主人公听到女理发师答应嫁给他的喜讯时,反映镜头是窗外童年的他的微笑;结婚后,男女主人公亲密地做爱时,出现的又是童年的他幸福的窥视。这可以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另类的情节处理引发观众诸多问号:为什么会偏偏爱上理发师?为什么情感最甜蜜时会去自杀?这是现实的问法,并非艺术家在艺术中对现实的发展。编导注重的是引起思索而不是叙说现实。不是在表现某一具体事件的“小真实”。表现的是当今世界整个人类的整体感受,要表现人类面对变幻莫测世界时的茫然和无法把握的精神状态这样的“大真实”。
结尾的处理堪称绝笔:安东尼坐在沙发上静静地等待,仿佛玛蒂德真的出去买黄油还没回来。一位顾客进来也坐在沙发上,翻弄着杂志,等待着。安东尼突然问他要洗头吗,于是帮他洗完头,就在安东尼去拿剪刀时,他习惯地放进那盘磁带,音乐响起,他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顾客也被感染了,同他一起手舞足蹈,他们尽情地舞着,释放着压抑的心灵,然而他突然“啪”地关掉了录音机,重又坐回沙发,等待着玛蒂德回来理发。他们一同坐着,等待着。窗外阳光灿烂,如同每一个平常的午后。第二天,安东尼照旧开了门,一个埃及人进了理发店,他们一起坐在沙发上等待女理发师回来,安东尼给埃及人跳了那个从小就爱跳的、状如抽风的舞蹈,埃及人难以掩盖一阵的惊喜:这是我们的舞蹈,你是怎么会跳的。于是他又继续跳了一会儿,停了下来,坐回到沙发上,继续玩他的填字游戏。“她会回来的。”他说。影片中,玛蒂德风韵犹存,与安东尼爱意正浓,未到相看两厌之时恰逢其时地死去,将爱情最美好的时光得以定格,留下的全是甜蜜回味。也逃避了爱情进入瓶颈时期的失落、争吵与伤感。爱来如抽丝,爱去如山倒。我们不可能像玛蒂德那样上演一出恰逢其时地自杀来保鲜爱情的味道,我们应该学会从爱情中去领悟,去珍惜由爱演变为情的过程。这部影片注重的是引起思索而不是叙说现实。一种眼睛引起的无限思索与遐想,一种不同答案各自独特的思索与遐想。
编导不拘泥于事件本身的发生与否,表现人类共同的感受,通过变形扭曲表现“真实”,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真实”,也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更高的境界。电影的开篇是一个老式收音机,里面放着埃及传统舞曲,歌曲充满神秘欢快的异域色彩,但舞蹈却让人大跌眼镜,真是太有趣了,跳舞的人就是电影的主人公,他从小穿着妈妈给他织的红色毛绒游泳裤在沙滩上与玩伴嬉戏,在他小小的世界中,有一个古怪的梦想,就是要娶一个理发师做老婆,这源于小镇上一个丰满性感的理发师,在小男孩的眼中,她圆润的胸部和她身上的气味就是女神的代言,所以在他小小的心中就埋下了这样一个被大人所不齿的愿望。他很执着,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理发师的出现,因为他相信万事皆有可能,只要你的愿望足够强烈,所以他等到了。
她是个美丽的女人,纤长的躯体,光滑的肌肤,诱人饱满的胸部还有迷人的微笑,一切都让这个曾经是个男孩如今却已是双鬓略显斑白的男人神魂颠倒,她就是曾经的那位玛蒂德,曾经的女神,所以在他第二次去理发店时,就说出了“你愿意嫁给我吗”的话语,第三次,玛蒂德答应了他,这爱情就这样在对的时间邂逅了对的人,接下来是一切正常人对爱情的向往,每天无尽的痴缠,这份爱情不需要别人来支撑,不需要第三者来维系,即使短暂的一瞥,都以为误入了天堂,男人和女人快乐地在这个小小的理发店里经营着俗世难寻的爱情,他们每天接待着不同的顾客,看着被外面的世界所摧残的爱情与生活,他们觉得能拥有彼此已是他们此刻最大的幸福,就连观众也不会相信这种幸福会持续下去……因为大多数观众都是现实的,所以编剧也就安排了那戏剧性的一幕,男女主人公在暴风雨的天气中狂热地云雨过后,女主人玛蒂德跑出了理发店说去买黄油,就再也没有回来,这是多么令人想不通的一个结局啊。导演给观众的一道生命的谜语?
艺术家在事物面前必须有独特的感觉,独创性就是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领悟,深刻独特的发现与开掘,在于艺术构思的独特新颖。不拘泥于事件本身的发生与否,表现人类共同的感受,通过变形扭曲表现“真实”,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真实”,也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更高的境界。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是一种有自己的特点、具有主动性和创见性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没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创造活动,没有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作用,就不可能有任何创造性的成果。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它打破传统和习惯,不按部就班,解放思想,向陈规戒律挑战,对常规事物怀疑,否定原有的框框,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即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不论在思路的选择上、思考的技巧上、思维的结论上,都具有“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
列夫·托尔斯泰对他的作家弟弟说过:“你具备一个作家的全部优点,然而你缺少作为一个作家必须具备的缺点,那就是偏激。”为什么大师要这么说,值得深思。这也许与艺术的审美个性、艺术的风格样式以及创作的特性有关,也许与艺术反对“一般化”、反对“共性”有关,也许艺术需要的不是四平八稳,恰恰是偏激。风格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外部形式上。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取决于它表现的对象是什么,而取决于怎样表现。最核心的还是要有创新精神。
“强化”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原则,“审美,它意味着我们的感情生活达到它的最大强度,而正是在这样的强度中,它改变了它的形式。因为这里我们不再生活在事物的直接实在之中,而是生活在纯粹的感性形式的世界中。”
“我们所有的感情在其本质上的特征都经历了某种质变的过程。情感本身解除了它的物质的重负……艺术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深处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但是,这些运动的形式、韵律、节奏是不能与任何单一情感状态同日而语的。”[27]
这种创作个性,集中地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现实美的独特感受和认识,一是独特的表现方法;从艺术构思的独特性和艺术传达的独特性中体现出对生活、生命的独特思考与认识。它体现于三个层面:第一,对生活感受的独特性,创作者主体性在作品中审美的人性化的表现;第二,具有独特的创作个性、具象的审美感受与另类风格的艺术作品;第三,审美传达方式的独创性。这几个方面形成了创作个性的统一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